杨渝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纯空心拉力螺钉及结合侧后方支撑钢板治疗Hoffa骨折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单独空心拉力螺钉及空心拉力螺钉结合侧后方支撑钢板治疗Hoffa骨折手术指针、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以来收治12例股骨远端冠状面上的骨折(AO分型的B3型),其中男7例,女5例。
- 杨渝勇
- 关键词:HOFFA骨折
- 海洛因注射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人工血管移植治疗
- 2009年
- 腹股沟区注射海洛因患者一般经历了吸入、上肢静脉注射、腹股沟区注射的过程,为了追求更大的欣快感,往往反复注射至回血为止,导致血管损伤严重,血管壁结构破坏,形成假性动脉瘤。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13例,皆采用人工移植治疗,现报告如下。
- 曹兴刘筑杨渝勇曹国永
- 关键词:假性股动脉瘤人工血管血管壁结构假性动脉瘤静脉注射
- 椎体间自体骨移植内固定治疗MED术后腰椎滑脱症
- 2009年
-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实。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术后时有复发或滑脱的发生。有文献称MED术后复发率0.51%,滑脱的发生率更低。我院自2003年3月~2007年6月,共行MED手术1374例,术后椎体滑移者发生3例,加院外术后2例。
- 曹兴曹国永刘筑杨渝勇
-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腰椎滑脱
-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1年内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研究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1年内复发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4-04-2017-08行臭氧消融术治疗的1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分别设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调查两组患者相关病历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92例患者1年内复发25例,复发率为13.0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吸烟史、臭氧分布、腰椎节段活动度、突出类型、术前VAS评分、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等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病程>3年、臭氧聚集分布、腰椎节段活动度>10°,均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年内有一定的复发率,吸烟史、病程>3年、臭氧聚集分布、腰椎节段活动度>10°均可增加其复发风险。
- 杨渝勇王扬雷涛
- 关键词:臭氧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因素
- MED在椎间孔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MED治疗椎间孔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特点,评估ME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例采用MED治疗的椎间孔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的手术要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随访结果,采用Mac-nab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1例中,手术切口1.6cm,平均手术时间2.8h、出血63.5ml、术后卧床2.3d,没有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优良率94.76%。结论在手术技术熟练、解剖层次清楚的前提下,MED治疗椎间孔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安全的,疗效与开放手术无显著差异,同时具有微创,出血少,卧床时间短,不干扰椎管内结构,无损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 杨渝勇梅芳瑞刘筑尹世杰
- 关键词:MED腰椎间盘突出症
- 围术期临床干预对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临床干预对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2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后入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围术期临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内皮素水平以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抑郁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疼痛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临床干预能够降低后入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曹兴杨渝勇邓淼曹国永
- 关键词:围术期胸腰椎结核应激反应
- 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手术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手术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均行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手术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在术后3 d、3、6个月时VAS评分的结果,以及患者术后症状疼痛缓解和住院时间的情况。记录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满意度结果。结果:在手术后的3 d、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术后患者的症状疼痛缓解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其差异结果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无明显差异,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为(20.26±2.67)mm,Cobb角为(9.01±1.36)°,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18.83±3.62)mm和(11.34±2.35)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在术后的满意度高达92.5%,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4.6399,P=0.0000)。结论: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手术系统结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具有明显的优势。
- 曹兴杨渝勇邓淼曹国永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老年人
- LMP-3基因转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用于治疗骨缺损的研究
- 目的:创伤、疾病所造成的骨缺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之一,随着DNA重组技术及基因转移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进展,骨缺损的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LMP是最近发现的一个骨生成诱导蛋白,其中LMP-1和LMP-3具有成骨作用,是成骨细...
- 杨渝勇
- 关键词:基因转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缺损
- 文献传递
- 外科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处理经验和教训。[方法]分析1999~2004年之间的37例手术治疗的C3型Pilon骨折临床资料,应用AO原则,根据伤情特点灵活把握手术时机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不负重功能锻炼。[结果]37例中,平均随访1.8年,疗效优18例,良9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73%。其早期并发症以切口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为主,晚期并发症主要是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C3型Pilon骨折的治疗非常具有挑战性,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如果合理应用手术原则,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将有助降低其病残率。
- 杨渝勇刘筑米忠友
- 关键词:PILON骨折AO内固定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