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树武
作品数:
9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辛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徐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周卓华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
阎卫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应品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8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8篇
理学
3篇
化学工程
主题
6篇
催化
5篇
催化剂
4篇
氮化钼
4篇
加氢
3篇
乙酸
3篇
乙酸乙酯
3篇
乙酯
3篇
脱氢
3篇
负载型
2篇
氧化锆
2篇
吡啶
2篇
加氢脱氮
2篇
ZRO
2篇
CU/ZN
2篇
MO
1篇
氮化
1篇
氮化物
1篇
性能研究
1篇
选择加氢
1篇
乙醇
机构
6篇
中国科学院
3篇
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9篇
杨树武
5篇
辛勤
4篇
徐江
3篇
周卓华
3篇
应品良
3篇
阎卫宏
2篇
齐兴义
1篇
高秀英
1篇
熊光
传媒
3篇
Chines...
2篇
高等学校化学...
1篇
分子催化
1篇
辽宁师范大学...
1篇
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1篇
2002
3篇
1998
2篇
1997
3篇
1996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Cu/ZnO/Al_2O_3/ZrO_2催化剂上乙醇脱氢合成乙酸乙酯Ⅱ.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17
1996年
采用XRD,TPR和TPD/TPSR方法研究了CuO/ZnO/Al2O3/ZrO2(及还原态)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状况、酸碱性质及吸附状况,并与其它催化剂作了比较.XRD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在还原前有以晶相存在的CuO,还原后以铜晶形式存在,而Al2O3,ZnO,ZrO2在还原前后均以无定形形式存在.TPR实验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只有一个耗氢峰,对应CuO的一种分布状态,且催化剂中ZrO2的存在促进了催化剂的还原.NH3-CO2双组分共吸附结果表明,CuO/ZnO/Al2O3/ZrO2催化剂上有两种强度不同的酸中心(100℃,340℃)及弱碱中心(90℃).乙醇在催化剂上的TPSR结果表明,在110℃有乙醇的脱附峰,氢气及乙醛的生成峰在210℃,而在高温时则有CO,CO2及丙酮的脱附,整个过程中仅检测到微量乙酸乙酯的脱附(m/e=43)
杨树武
周卓华
关键词:
脱氢
乙酸乙酯
催化剂
氧化锆
负载型铜基催化剂上乙醇脱氢直接合成乙酸乙酯
被引量:12
2002年
采用浸渍法合成了经各种元素改性的负载型Cu/SiO2 催化剂 ,并考查了在该催化剂上乙醇直接脱氢为乙酸乙酯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ZrO2 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使用 95 %乙醇为原料 ,在 2 6 5℃ ,重量空速(WHSV)为 1.5h- 1 ,铜担载量为 15wt % ,ZrO2 含量为 3wt%时 ,乙醇的转化率为 70 .5 % ,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 5 0 .0 % .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可归结为ZrO2 提供了酸活性中心 .TPR结果表明ZrO2
苑静
杨树武
周卓华
关键词:
乙醇
乙酸乙酯
脱氢反应
浸渍法
催化活性
γ-Mo_2N合成过程中的热变化及中间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997年
采用DTA技术,通过改变升温速率研究了γ-Mo2N合成过程中的热变化,并经XRD、BET及IR测试,对DTA曲线中的谱峰进行归属,考察了中间产物.DTA结果表明,在MoO3和NH3程序升温反应过程中有放热峰及吸热峰出现,且随升温速率的升高,放热峰面积与吸热峰面积之比逐渐减小.结合XRD及IR结果可知,DTA曲线中的放热峰可归属为由MoO3变化为MoO2的还原峰,吸热峰则归属为由MoO2变化为Mo2N的氨化峰.在低升温速率(≤3K/min)时,氮化产物为γ-Mo2N;而在高升温速率(≥5K/min)时,氮化产物中除γ-Mo2N外还有MoO2生成,且升温速率越高,产物中MoO2的含量越高.NH3先与MoO3反应生成MoO2,然后MoO2再被氮化为γ-Mo2N.
杨树武
徐江
阎卫宏
应品良
高秀英
齐兴义
辛勤
关键词:
氮化钼
XRD
α-β不饱和醛中C=C和C=O键选择加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98年
α-β不饱和醛中C=C和C=O键选择加氢的研究进展杨树武徐江辛勤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α-β不饱和醛选择加氢贵金属催化剂分类号O643.32随着催化学科的发展,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杨树武
徐江
辛勤
关键词:
选择加氢
不饱和醛
加氢
催化剂
负载型氮化钼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和加氢脱氮反应性能研究
杨树武
关键词:
催化剂
氮化钼
负载型钴-钼氮化物的制备及吡啶加氢脱氮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998年
以钼磷酸+硝酸钴、仲钼酸铵+硝酸钴、仲钼酸铵为前体活性相组元及γ-Al2O3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双(单)组元过渡金属氮化物[CoMoN-(Ⅰ,Ⅱ,Ⅲ),MoN-Ⅳ],并利用BET、XPS、H2-TPD及Raman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正己烷+环己烷+吡啶为模型底物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吡啶加氢脱氮活性.与CoMoN-Ⅱ、CoMoN-Ⅲ和MoN-Ⅳ相比,CoMoN-I具有较高的吡啶加氢脱氮活性.
齐兴义
熊光
杨树武
辛勤
关键词:
氮化物
钼磷酸
吡啶
加氢脱氮
钴
Cu/ZnO/Al_2O_3/ZrO_2催化剂上乙醇脱氢合成乙酸乙酯Ⅰ.催化反应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31
1996年
研究了经ZrO2改性的Cu/ZnO/Al2O3的催化性能,考察了操作条件、ZrO2含量及不同原料的影响.发现经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O/Al2O3/ZrO2具有最佳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以95%乙醇为原料,在265℃,WHSV1.5h-1时,乙醇转化率为69.0%,乙酸乙酯选择性为70.2%.使用无水乙醇为原料要好于95%乙醇,使用乙醛或醇醛混合原料,亦有乙酸乙酯生成.乙醇在此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为乙醇先在Cu上脱氢为乙醛,然后乙醛在酸碱双中心上发生Cannizarro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杨树武
周卓华
关键词:
乙酸乙酯
脱氢
催化剂
氧化锆
γ-Mo_2N催化剂上H_2及NO吸附性质的TPD-MS研究
被引量:4
1996年
采用TPD-MS方法研究了H2及NO在γ-Mo2N上的吸附状况.单独的H2-TPD结果表明,当H2在673K吸附时,在443K、573K及723K得到了三个H2脱附峰,表明γ-Mo2N上有三种不同能量的H2吸附位.NO-TPD结果表明,NO吸附后亦有三个脱附峰(383K、493K、543K),对应着γ-Mo2N上三种不同能量的NO吸附位:低、中、高能吸附位.NO既可以以解离状态,又可以以一种NO三聚态(dimerordinitrosyl)的形式吸附在γ-Mo2N上,这些吸附物种在脱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2及少量的N2O.对比NO吸附在不同处理条件的γ-Mo2N上的TPD结果可知,NO是吸附在γ-Mo2N上的MO的配位不饱和中心上,这些吸附中心既可通过还原催化剂,又可通过在773K抽空钝化态的γ-Mo2N而产生,H2和NO共吸附的结果表明,预吸附H2再吸附NO后,H2和NO的脱附量均大大减少,且只有两个脱附峰出现.NO只在363K及493K出现两个脱附峰,表明预吸附氢占据了NO的强吸附位,且NO很难取代它,从而使NO只能吸附在能量较低的吸附位上;而H2只在523K及723K出现两个脱附峰,且伴随着H2的脱出有N2和H2O的产生,表明在γ-Mo2N上NO可能与预吸附氢形成了一种复合相MoHx(NO)y,它在脱附时分解为H2、N2及H2O.
杨树武
纪纯新
徐江
阎卫宏
张耀军
应品良
辛勤
关键词:
氮化钼
催化剂
TPD
活性位
SiO_2负载的氮化钼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998年
采用MoO3/SiO2和NH3程序升温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Mo含量的Mo2N/SiO2催化剂,并采用XRD、BET、XPS、TPR、H2TPD和IR等手段,结合中压下吡啶加氢脱氮反应,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发现Mo2N/SiO2催化剂在反应性能和吸氢性质等方面类似于非负载的氮化钼.氮化前后,低Mo担载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不大,在高Mo担载量下,由于氮化态的Mo/SiO2催化剂上出现了粒径更小的晶相γMo2N,而使其比表面积比前身态的增加.在钝化态的Mo2N/SiO2表面,有Mo6+、Mo4+和Moδ+(0<δ<2)三种价态的Mo存在,其中高价钼以氮氧化物或无定形的MoO2的形式存在,它们可在高温被还原.NO和吡啶吸附的红外结果表明,在Mo2N/SiO2催化剂上有配位不饱和的Mo中心和L酸中心存在,它们是吡啶加氢脱氮的吸氢活性中心和脱氮活性中心.
杨树武
徐江
阎卫宏
应品良
辛勤
关键词:
氮化钼
负载型
吡啶
加氢
脱氮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