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猛 作品数:27 被引量:9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尘螨疫苗治疗对哮喘小鼠固有免疫的增强作用及机制研究 马一禾 杨小猛 刘志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凋亡蛋白Fas、FasL的表达 被引量:1 2005年 刘仿 田长斌 赵丹 肖红 杨小猛 伍昌林关键词:T细胞亚群 中位年龄 血液病诊断 抗凝静脉血 ITP患儿 过敏性哮喘模型脱敏治疗前后小鼠肥大细胞的变化与其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制备粉尘螨粗抗原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检测细胞因子并观察肥大细胞形态及脱颗粒的情况。方法:制备粉尘螨粗抗原,3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治疗组(C组)。A组始终使用PBS处理,B组和C组在第0、7和14天用50μg粉尘螨粗抗原+50μl明矾佐剂腹腔注射致敏。在第28天,A组和B组用PBS、C组用粉尘螨粗抗原(350μg/次)皮下注射免疫1周,隔天免疫1次,末次免疫1周后开始用50μg粉尘螨粗抗原滴鼻激发,每天1次,连续7次。末次激发24 h后进行气道高反应检测。末次激发48 h后处死小鼠取血,对小鼠进行肺泡灌洗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无菌摘取肺组织和脾脏,分别进行肺组织病理切片与脾细胞培养。检测BALF和脾细胞上清中IL-4、IL-10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血清中IgE、组胺抗体水平,进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状况。结果:与B组相比,C组气道高反应性和肺部病理症状减轻(P<0.01)。C组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B组相比,C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明显减轻,细胞形态稳定。与B组(IgE:1.905)相比,C组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IgE:1.278)明显降低(P<0.01)。BALF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C组BALF中IL-4水平明显降低接近A组值(P<0.01),而IL-10与A、B两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1),C组的IFN-γ也高于A、B两组(P<0.01)。C组脾细胞上清中IL-4明显低于B组(P<0.01),而IL-10明显高于B组(P<0.01),IFN-γ也明显高于B组(P<0.01)。BALF和血清中组胺水平结果显示,在BALF中,C组与B组相比略低(P<0.05),而在血清中检测出的组胺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模型脱敏治疗后小鼠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被抑制。 姚添淇 吴莹莹 杨小猛 匡渤海 刘志刚关键词:粉尘螨 过敏性哮喘 肥大细胞 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的表达及纯化 2014年 目的研究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的表达和纯化,为研究其在尘螨疫苗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GenBank中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蛋白的基因序列,将其中稀有密码子改造为大肠杆菌常用密码子并进行二级结构优化,合成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并经酶切鉴定,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采用GST亲和层析纯化柱纯化。结果经密码子改造和二级结构优化后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基因长度为588bp,其编码蛋白理论分子量为21kDa。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与理论推测结果相符,该基因经IPTG诱导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得到高效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1kDa,其单一蛋白纯度达95%以上。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基因的pGEX6P-1原核重组质粒,获得的可溶性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E2118在尘螨疫苗免疫治中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杨小猛 袁谢芳 陈涛 杨平常 刘志刚关键词:尘螨 肠道微生物 PROTEIN 粉尘螨过敏原Der f15的表达、纯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表达纯化出粉尘螨过敏原Der f15蛋白,并预测其三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利用实验室已有的Der f15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经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Der f15免疫原性,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er f15的三维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高效表达出Der f15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产物分子量约107ku。经亲和层析成功纯化蛋白,纯化蛋白以尘螨过敏患者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blot,结果显示:Der f15重组蛋白能与患者血清IgE发生特异性结合,而阴性对照没有反应条带出现,表明Der f15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对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表明,Der f15蛋白的第20-35、121-131、340-359及485-500是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粉尘螨Der f15表达、纯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Der f15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为粉尘螨过敏反应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疫苗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胡维 詹政科 刘玉琳 喻海琼 杨小猛 刘晓宇关键词:粉尘螨 免疫印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h1/Th2、Tc1/Tc2亚群漂移的研究 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方法 :收集ITP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抗凝静脉血 ,分离纯化得T细胞 ,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抗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 ,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 :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 ,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 (P <0 0 5 ) ,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 (P <0 0 5 ) ,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ITP患儿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 ,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 ,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 杨小猛 刘仿 陈群 赵丹 伍昌林 蔡康荣 肖红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1/TH2 TC1/TC2 CRTH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04年 杨小猛 刘仿 陈群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因学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药物依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型的分析 被引量:7 2006年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30例ITP患儿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克隆抗体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患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此结果说明T细亚群分化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肖红 刘仿 伍昌林 杨小猛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细胞亚群 TH1/TH2 TC1/TC2 CRTH2 朊毒体研究进展 2004年 朊毒体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病原微生物概念的特殊致病因子。目前公认其化学本质是一种具有蛋白酶抗性的蛋白质分子。朊毒体又称为传染性蛋白颗粒或朊病毒,是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体。本文从朊毒体结构特点、感染机制、动物模型及应用、病理变化及疾病诊断、研究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 杨小猛 陈群关键词:动物模型 疾病诊断 病理特点 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小板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Fas、FasL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儿T 细胞亚群及血小板中的表达状况及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ITP患儿及... 肖红 刘仿 伍昌林 杨小猛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