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伟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青年Graves病患者血清PINP及β-CTx与骨代谢关系分析
- 目的:探讨中青年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GD患...
- 陈玮祝捷徐将吴玉洁董林杨光伟陈超邢学农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_3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和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例,非糖尿病对照组4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入组者血清中25(OH)D3含量。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BCI)和空腹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FBCI),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分析T2DM患者25(OH)D3水平和上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T2DM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对照组(P<0.01);(2)T2DM组患者25(OH)D3和IR均呈正相关和IAI呈负相关。25(OH)D3水平与FBCI、HBCI无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5(OH)D3是IR和IAI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体内VD水平降低,可能是其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补充VD可能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 王炜邢学农叶山东陈超董林杨光伟陈玮
- 关键词:糖尿病胆骨化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细胞
- 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6年
- 近年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但具有降血脂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并非完全由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引起,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非降脂相关的肾保护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肾保护作用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杨光伟叶山东
- 关键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糖尿病肾病糖尿病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血清MCP-1和ICAM-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1周后,C组以辛伐他汀20mg/(kg·d)灌胃,A组和B组灌以相应量的蒸馏水,检测各组每周血糖、检测第8周血清中MCP-1、ICAM-1水平。结果血糖水平B组和C组相近,均显著高于A组(P<0.01);第8周B组和C组血中MCP-1、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1),其中C组较B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辛伐他汀在调脂治疗的同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保护。
- 林杨叶山东陈燕范爱红杨光伟李秀财
-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R组以罗格列酮5mg/(kg·d)灌胃,C组和D组灌以相应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2、4、8周测其尿白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结果各时间点R组尿白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均高于C组,但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害,降低尿白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李秀财杨光伟叶山东范爱红陈燕王迎新
- 关键词:糖尿病
-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中MCP-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中MCP-1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糖尿病组(B组)、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一周后,C组以罗格列酮(5 mg.kg-1.d-1)灌胃,A组和B组灌以相应量的生理盐水,检测各组每周血糖、检测第8周血清中MCP-1水平。结果血糖水平B组和C组相近,均显著高于A组(P<0.01),第8周A、B、C三组血清中MCP-1分别为3.817±0.046 pg/ml、4.150±0.064 pg/ml、3.971±0.113 pg/ml,B组和C组血中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1),其中C组较B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有抗炎作用,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林杨叶山东陈燕范爱红杨光伟李秀财
- 关键词:罗格列酮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CP-1
- 女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骨密度特点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绝经前后女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患者骨密度,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318例女性(GD患者242例,对照组76例)桡骨全部、腰椎2-4及股骨颈三个部位骨密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GD患者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绝经前GD患者桡骨全部、腰椎2-4、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低于绝经前对照组(P<0.01),而绝经后GD患者仅桡骨全部的骨密度显著低于绝经后对照组(P<0.01)。绝经后GD患者与绝经前GD患者比较,以及绝经后对照组与绝经前对照组比较,三个部位骨密度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GD影响女性的骨健康状况,尤其对前臂骨影响更显著。绝经后GD患者除甲状腺激素对骨量的负性影响外,雌激素的缺乏也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雌激素缺乏可加剧GD对骨代谢的负影响。
- 陈玮吴玉洁董林杨光伟王计艳陈超邢学农任安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骨密度雌激素骨质疏松女(雌)性
-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的变化。方法根据血糖水平将79例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C组)、糖耐量减低组(IGT组)和2型糖尿病组(T2DM组),比较不同组间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 25(OH)D3在NC组、IGT组和T2DM组呈递减趋势,NC组、IGT组和T2DM组这三组间在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和25(OH)D3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5(OH)D3与HOMA-IR正相关,BMI与HOMA-IR负相关。结论维生素D与糖代谢相关,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
- 朱翔周剑朱文静杨光伟汪兰兰邵丽洁王卫东康冬梅
- 关键词:葡糖耐量试验维生素D葡萄糖代谢障碍
-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组)、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8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w后,R组以罗格列酮5mg·kg-1.d-1灌胃,D组和C组灌以相应量的生理盐水,8w后留取血、尿标本后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标本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血糖水平R组和D组相近,均显著高于C组(P<0.01);但低于D组(P<0.01);光镜和电镜下R组肾小球和肾小管-肾间质病变较D组明显减轻,同C组相比仅有少量病变。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活化PPAR-γ对糖尿病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不依赖其降糖作用而独立存在,部分可能与其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
- 李秀财杨光伟叶山东陈燕范爱红胡文陈柯王迎新
- 关键词:罗格列酮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 他汀类药物保护糖尿病肾损害及其机制的研究
- 本文对他汀类药物保护糖尿病肾损害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建立了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每组各8只,C组在模型建立一周后予辛伐他汀灌胃给药。检测各组第2,4,8周血...
- 杨光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辛伐他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