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2篇体层成像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成...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导水管
  • 1篇低场
  • 1篇低场MRI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多时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超声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糖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机构

  • 9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杨俊霞
  • 7篇詹浩辉
  • 5篇许秋霞
  • 2篇周祺源
  • 2篇师红莉
  • 2篇杨静
  • 1篇程鹏
  • 1篇邢建武

传媒

  • 2篇临床研究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时相CTA联合CTP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洛阳市偃师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均实施多时相CTA和CTP检查,并随访3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剔除15例患者,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4)和预后良好组(N=138)。比较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的多时相CTA、CTP检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多时相CTA联合CTP对患者近期神经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9.77%;预后不良组区域软脑膜评分(rLMC)、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均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发病至溶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SS)量表评分、未遵医嘱治疗、rLMC评分、CBF、CBV、TTP、MTT均是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时相CTA、CTP各参数预测患者近期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时相CTA联合CTP预测患者近期不良的灵敏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风险高,影响因素多,且多时相CTA联合CTP对其预测效能高。
冉晓波詹浩辉杨俊霞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不良
MRI诊断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应用价值及相对CT的优势
詹浩辉杨俊霞许秋霞
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8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均经手术确诊,设为研究组,另于同一时间段选择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研究对象,设为参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接受高分辨率MRI及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扫描。将两组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率MRI检查的各项指标、应用三维超声检查的各项指标,以及盆底肌厚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膀胱颈下降、子宫颈下降、肛管直肠连接下降各项数值均比参照组研究对象升高(均P<0.05);研究组患者膀胱移动度、Valsalva盆膈裂孔面积均相较于参照组上升,子宫后位占比为71.08%,相较于参照组的28.80%升高,子宫前位占比为28.92%,相较于参照组的71.25%下降(均P<0.05);经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对象左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左、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参照低,且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对比,左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右侧升高(均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接受高分辨率MRI检查和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均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且高分辨率MRI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诊断时,可首选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方法,而对于行上述检查未见明显征象的患者,可行高分辨率MRI检查,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杨俊霞詹浩辉
关键词:高分辨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评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宫颈癌患者,住院期间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判定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核磁共振技术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术前核磁共振分期总体符合率为87.0%(80/92),临床分期总体符合率为75.0%(6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分期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准确性为95.7%(88/92),敏感度为86.7%(13/15),特异性为97.4%(75/77)。结论核磁共振可对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以及肿瘤体积进行直观显示,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常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程度和范围,为临床分期提供重要参考。
师红莉杨俊霞仝向莎
关键词:宫颈癌核磁共振成像淋巴结转移
MR检查在踝关节不同体位下对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检查在踝关节不同体位下对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扭伤/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分不同体位检查:自然体位、完全跖屈、完全背屈)。对比不同体位下踝骨内侧、外侧MRI T_(2)值;另外将MRI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对其诊断结果及阳性征象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然体位、完全跖屈、完全背屈踝骨内外侧负重区、非负重区MRI T_(2)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手术发现阳性70例,阴性6例,自然体位MRI检查诊断阳性68例,阴性8例,完全跖屈MRI检查诊断阳性67例,阴性9例,完全背屈MRI检查诊断阳性65例,阴性11例。自然体位MRI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74%、95.71%、83.33%,完全跖屈MRI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79%、92.86%、66.67%;完全背屈MRI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79%、91.43%、83.33%,三种体位MRI诊断效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较准确的评估踝扭伤/骨折患者的踝关节稳定性,在踝关节3种体位下(自然体位、完全跖屈、完全背屈)均能较敏感的反映周围韧带和肌腱损伤情况。
周祺源杨俊霞詹浩辉程鹏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损伤肌腱损伤
非酮症性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伴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MRI的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证实的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及MRI表现特征。结果 7例患者男2例,女5例,发病时均可见单侧或双侧不同程度舞蹈症状,发病时血糖16.1-24.8mmol/L,尿酮体均为阴性;颅脑CT可见发病肢体对侧基底节区豆状核及尾状核头部等或稍高密度灶,MRI显示相应部位呈短T1,稍短T2信号,FLAIR呈等低信号,SWI可见小片状低信号,经临床对症治疗后6例舞蹈症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MRI复查显示1例基底节T1高信号消失,1例病灶形态减小,信号减弱。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有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两者结合可明确诊断。
詹浩辉杨静许秋霞杨俊霞
关键词: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
低场MRI对单椎体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2012年
随着MRI的广泛应用,对脊柱多发转移瘤的发现和诊断已日渐成熟,但如何提高单椎体转移瘤的诊断,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经临床或病理证实21例单发椎体转移瘤患者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旨在探讨低场MRI对单椎体脊柱转移瘤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MRI征象。
许秋霞杨俊霞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椎体转移瘤低场MRI文献资料分析MRI表现MRI征象
颈部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诊断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不仅发病迅速,且致残率极高,病死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导致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颈动脉狭窄[1]。目前临床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的金标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但属于有创性检查[2],不能作为普遍筛查性项目。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无创检查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其中CT、颈部血管超声(cVUS)、磁共振成像(MRI)均为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MRI可以通过不同序列成像显示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与形态[3],但关于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诊断应用效果报道较少。
詹浩辉许秋霞周祺源杨俊霞师红莉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颈部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
CT和MRI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CVST患者的CT及MRI资料,总结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CVST患者,其中上矢状窦2例,直窦2例,2例为乙状窦和横窦联合受累,5例CT平扫患者中2例可见"带征",6例MRI平扫均可显示静脉窦病变,3例显示脑实质内病变,5例MRV可显示静脉窦中断或充盈缺损。结论:CVST患者CT和MRI检查均有特征性的直接或间接征象,CT可作为急性期患者的临床初筛,进一步确诊需结合MRI。
詹浩辉邢建武杨静许秋霞杨俊霞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