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江

作品数:154 被引量:70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理学
  • 24篇医药卫生
  • 19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8篇分子
  • 25篇超分子
  • 22篇凝胶因子
  • 16篇水凝胶
  • 15篇超分子凝胶
  • 14篇活性剂
  • 14篇表面活性
  • 14篇表面活性剂
  • 13篇凝胶
  • 13篇纳米粒
  • 13篇雷公藤
  • 10篇溶胀
  • 9篇室温磷光
  • 9篇磷光
  • 8篇手性
  • 7篇凝胶剂
  • 7篇自组装
  • 7篇纳米
  • 7篇胶剂
  • 6篇手性结构

机构

  • 13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华中理工大学
  • 9篇湖北省化学研...
  • 3篇武汉科技学院
  • 2篇武汉化工学院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武汉华中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54篇杨亚江
  • 45篇杨祥良
  • 37篇王宏
  • 36篇徐辉碧
  • 20篇王芹
  • 11篇王理
  • 10篇付新建
  • 10篇赵彦兵
  • 9篇殷以华
  • 9篇廖永贵
  • 8篇王宁霞
  • 8篇黎坚
  • 7篇刘明星
  • 7篇解孝林
  • 6篇董静
  • 6篇魏振华
  • 5篇朱锦涛
  • 5篇陈华兵
  • 5篇王洛礼
  • 5篇孟亚斌

传媒

  • 14篇高分子学报
  • 9篇化学学报
  • 4篇药学学报
  • 3篇塑料工业
  • 3篇中国化学会超...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化学通报
  • 2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纺织学报
  • 2篇有机化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药学会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12篇2004
  • 10篇2003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圆二色谱研究具有手性结构的超分子凝胶的相转变行为
圆二色谱(CD)是立体化学、分子构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近年来也广泛用于超分子化学研究。超分子凝胶是由小分子凝胶因子(gelator)通过氢键或其他非共价分子间相互作用在有机溶剂或水介质中自组装形成的超分...
孙炎王宏方铭清肖萧杨亚江
关键词:超分子凝胶相转变圆二色谱
文献传递
一种包封Bi<Sub>2</Sub>S<Sub>3</Sub>纳米粒的海藻酸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封Bi<Sub>2</Sub>S<Sub>3</Sub>纳米粒的海藻酸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液滴型微流控技术,以含有可溶性含硫化合物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为分散相,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相为连...
王芹邹倩杨亚江杨祥良廖永贵王宏
文献传递
改进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核/壳型Me.PEG-PLA纳米粒的表征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表征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Me.PEG-PLA)纳米粒。方法 采用本体聚合合成了亲水改性的Me.PEG-PLA,用改进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该共聚物纳米粒。结果与结论 HNMR和FT-IR表征了共聚物结构为嵌段共聚物。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纳米粒的形态研究表明,未经PEG改性的PLA纳米粒呈规整的球形,而PEG改性的PLA纳米粒为核/壳结构,外壳为亲水性的PEG链段,内核为疏水的PLA。激光粒度仪测定共聚物纳米粒的zeta电势为零,进一步证明其核/壳结构。共聚物纳米粒的粒径在70-160 nm,并呈正态分布。
董静刘明星杨亚江徐辉碧杨祥良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二醇纳米粒
聚合有机凝胶印迹膜对D-和L-苯丙氨酸的选择性吸附被引量:5
2009年
以1-甲基-2,4-二(N'-十八烷脲基)苯为凝胶剂,以液体单体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200)酯以及模板分子和光敏引发剂的混合物为溶剂,其目的是利用该凝胶剂可在这个混合物中进行超分子自组装,形成互相缠绕的具有纳米尺寸的纤维状聚集体,并最终导致这些单体混合物形成稳定的超分子有机凝胶.然后经UV光引发聚合,经乙醇抽提凝胶剂聚集体和模板分子,制备了一种新型分子印迹的聚合有机凝胶膜材料.探讨了不同凝胶剂浓度、模板分子浓度、单体混合物配比所制备的印迹聚合有机凝胶膜对D-和L-苯丙氨酸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印迹聚合有机凝胶膜对L-苯丙氨酸吸附效率约为对D-苯丙氨酸吸附效率的3~4倍,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吸附性.
熊芸王宏靳磊冯桂龙张圣祖杨亚江
关键词:有机凝胶分子印迹
碳酸丙烯酯分子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6
2004年
碳酸丙烯酯 (PC)在凝胶因子 4 ,4′ 二 (硬脂酰胺基 )二苯醚 (BSDE)的作用下形成分子凝胶。交流阻抗法研究发现 ,含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锂 (LiTFSI)的PC分子凝胶在室温下的电导率达 5 .5 6× 1 0 -3 S·cm-1 。在较低温度下 (≥ - 35℃ ) ,温度对分子凝胶电导率的影响比其溶液电解质的影响大。在 - 35℃时 ,含LiTFSI的PC分子凝胶的电导率为 5 .91× 1 0 -5S·cm-1 。以不锈钢电极为工作电极 ,锂电极为参比电极 ,用循环伏安法 ,测定PC分子凝胶电解质体系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 0 .0~ 4 .7V。
孟亚斌杨亚江
关键词:碳酸丙烯酯电化学行为凝胶因子交流阻抗法循环伏安法
凝胶因子在嵌段共聚物层状结构中的二维自组装
靳磊方铭清徐锦嘉王宏杨亚江
关键词:凝胶因子
一种光响应室温磷光超分子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光强度可调控的光响应室温磷光超分子防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选取凝胶因子1,3:2 4‑苯亚甲基‑山梨醇(DBS)作为自组装单元,将四羰基苯基钯卟啉(Pd‑TCPP)及邻硝基苯甲醛(NBA)加入到由...
王宏朱婷玉杨亚江解孝林郑成赋廖永贵
文献传递
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透皮吸收研究
目的:制备布洛芬微乳,考察布洛芬微乳对离体小鼠皮的透皮能力以及透皮促进剂左旋薄荷醇对该体系的促渗效果.方法:用Zetapals多功能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布洛芬微乳的粒度及其分布.用旋转式粘度计测量微乳的绝对粘度.用改进...
陈华兵翁婷常雪灵杨亚江杨祥良
关键词:布洛芬薄荷醇透皮吸收微乳制剂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形成超分子水凝胶的水性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能使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形成超分子水凝胶的水性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凝胶剂是化合物N-6-溴化己酰基-L-苯基酰胺基十八烷吡啶盐。制备方法是采用起始原料L-苯丙氨酸,先在分子结构中引入长链烷基,然后成盐。本发明...
杨亚江付新建王宁霞
文献传递
水分子凝胶中有机凝胶因子聚集体的分形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水分子凝胶是一种新型软凝聚体系 .是凝胶因子在很低的浓度下在水中聚集、自组装 ,使水凝胶化形成的凝聚体系 .透射电镜 (TEM)表明凝胶因子在水中聚集、自组装成细纤维状结构 .通过对TEM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 ,采用Sandbox法和密度 密度相关函数法计算的结果表明凝胶因子在聚集组装过程中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 .根据C ++程序计算出分形维数D =1 814— 1 977.以分形理论对凝胶因子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水分子凝聚体系的分形特征进行了讨论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 (SAXS)研究进一步表明 ,凝聚体系的分形结构存在于尺度α =1nm与ε=4 0nm之间 ,且在较大的范围内具有分形特征 ,分形维数D =1 9.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
王理黎坚杨亚江
关键词:凝胶因子透射电镜小角X射线散射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