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晖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绞痛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替罗非班
  • 2篇尿激酶
  • 2篇疗法
  • 2篇内皮
  • 2篇内皮因子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介入治疗后

机构

  • 7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篇杜晖
  • 1篇林凤兰
  • 1篇王晓静

传媒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24~48h)应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0mg组和40mg组,每晚服药1次,观察1、3个月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随访3个月内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服药后1、3个月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均明显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明显减少,且40mg组作用明显优于20mg组。(2)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住院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脂,降低炎症因子,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40mg作用明显优于20mg。
林凤兰王晓静杜晖
关键词:辛伐他汀强化降脂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炎症及内皮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ease,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及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PCI治疗的CHD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开始即刻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测定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炎症因子及内皮因子明显低于PCI术前(P<0.05)。并且替罗非班CHD合并高血压组以及替罗非班CHD合并糖尿病组与替罗非班单纯CHD组同期对比降低显著(P<0.05)。结论替罗非班组PCI术后炎症因子及内皮因子明显低于PCI术前。对于CHD合并高血压以及CHD合并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应用替罗非班后血清炎症及内皮因子的水平降低更加显著。
杜晖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替罗非班炎症因子内皮因子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采用大剂量静脉溶栓疗法,首剂150万U,以后每天50万U静脉点滴,4~7d,总计300-450万U。结果:冠脉再通率82.14%(23/28),再梗率14.29%(4/28),出血并发症10.71%(3/28)病死率10.71%。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以提高相关血管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
杜晖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炎症及内皮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ease,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
杜晖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替罗非班炎症因子内皮因子
文献传递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8例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大剂量静脉溶栓疗法,首剂150万U,以后每天50万U静脉点滴,4~7d,总计300万~450万U。结果冠脉再通率82.14%(23/28),再梗率14.29%(4/28),出血并发症10.71%(3/28),病死率10.71%。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病人,可以提高相关血管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溶栓治疗年龄不限;尿激酶150万U是AMI溶栓治疗较适当剂量。
杜晖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尿激酶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对照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杜晖
关键词:左卡尼汀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BNP与心功能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心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MEIA法测定60例CHF患者BNP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左心室功能。结果 BNP水平随着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脏病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BNP升高代表心力衰竭加重,心功能不全影响BNP。结论 CHF患者血BNP水平随着CHF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反映心室功能状态。
杜晖
关键词:脑钠肽心功能不全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和耐受性。方法: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4例)和曲美他嗪组(26例)。常规治疗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治疗12周后对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6%(P<0.01),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8%(P<0.01),心绞痛明显改善(P<0.01)。运动持续时间延长20%(P<0.01),运动总作功增加24%(P<0.01),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延长23%(P<0.01);而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二项乘积(心率×收缩压)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与其它药物联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杜晖
关键词:曲美他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