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斌
- 作品数:24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颌骨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咬合重建
- 目的:探讨颌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重建咬合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咬合重建,除1例采用固定修复外,其余均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其中采用磁性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3例,杆卡式修复2例,球帽式修复2例,...
- 杜志斌陈江黄文秀郑静宜
- 淫羊藿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淫羊藿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4只3~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和卵巢切除+淫羊藿组(EP组)。建模手术后8周确认大鼠形成骨质疏松则开始给药,实验组给予淫羊藿药汁5.36 g/(kg·d)灌胃,其余两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2周和第20周处死大鼠,取血清观察各组骨代谢情况。结果:①术后8、12、20周OVX组、EP组比SHAM组大鼠体重增加快(P<0.05)。②血清生化指标观察,20周时OVX组的血清中P含量比SHAM组明显减少(P<0.05);12周时EP组的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比OVX、SHAM组显著升高(P<0.01)。第20周时EP组的血清骨钙素(BGP)与OVX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第12周与第20周各指标前后比较,20周时OVX组及SHAM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值均增加(P<0.05),血清BALP值均降低(P<0.05,P<0.01)。结论:切除大鼠双侧卵巢8周后可成功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
- 李华珠黄文秀杜志斌陈江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淫羊藿骨代谢
- 辛伐他汀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MP-2及信号转导蛋白Smad1/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蛋白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表达的调节,探讨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机制及辛伐他汀对其调节作用。方法:54只3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手术,术后8周开始给药,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5 mg/(kg.d)灌胃,其余2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后第4周每组随机处死半数大鼠,12周后处死剩余大鼠,分离胫骨,免疫组化检测胫骨干骺端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的表达。结果:①用药4周,大鼠胫骨干骺端BMP-2表达:实验组、对照组较模型组增加(P<0.05或P<0.01);②用药12周,大鼠胫骨干骺端BMP-2表达、Smad1/5表达:实验组、对照组较模型组增加(P<0.05或P<0.01);③用药12周较4周,实验组Smad1/5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BMP-2及信号转导蛋白Smad1/5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机制,辛伐他汀能上调BMP-2的表达,长期用药能促进信号转导蛋白Smads1/5的表达,可能与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有关。
- 简小冲陈江黄文秀杜志斌
- 关键词:骨质疏松辛伐他汀骨形成蛋白-2信号转导
- 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和股骨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卵巢切除加辛伐他汀组(OVX+SIM),每组1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手术,术后8周给药,OVX+SIM组给予辛伐他汀5 mg.kg-1.d-1,其余2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服。用药后第4、12周分2批各处死半数大鼠,取血观察各组大鼠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的代谢情况。分离股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检测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桡度、弹性桡度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1)用药4周,BALP水平OVX+SIM组较OVX组升高(P<0.05),弹性载荷OVX+SIM组较OVX组降低(P<0.05)。(2)用药12周,BALP水平、BGP水平OVX+SIM组较OVX组升高(P<0.01),最大载荷、弹性载荷OVX+SIM组较OVX组增加(P<0.05,P<0.01)。(3)用药12周与用药4周时比较,OVX+SIM组BALP水平降低(P<0.01),OVX+SIM组BGP水平升高(P<0.01),OVX+SIM组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均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辛伐他汀显著影响去势大鼠的骨代谢,促进成骨,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
- 黄文秀陈江杜志斌简小冲
- 关键词:辛伐他汀股骨疾病模型骨钙素碱性磷酸酶
- 平台转换种植系统不同种植体深度的生物力学分析
- 2011年
- 目的:临床上在部分病例中出现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现象,而平台转换连接方式的使用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骨吸收。为了了解平台转换连接方式的生物力学分布,建立平台转换连接的种植体支持的上颌前牙有限元模型,为平台转换种植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olidwork 2007机械设计软件建立平台转换种植系统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处理模型并进行单元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有效的平台转换种植系统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模型,包括种植体,平台转换基台,不同骨质骨块,牙冠等实体模型。结论:联合利用Solidwork 2007机械设计软件和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建立有效的平台转换种植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方法高效快捷,所建模型准确,几何相似性、生物力学相似性均佳,为后期的生物力学分析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刘群英杨秋燕杜志斌陈江
- 关键词:种植体支持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模型ANSYS
- 颌骨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咬合重建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颌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重建咬合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咬合重建,除1例采用固定修复外,其余均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其中采用磁性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3例,杆卡式修复2例,球帽式修复2例,套筒式覆盖义齿修复1例,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1例。结果:经过12~48月的临床观察,除杆卡式修复的1例患者由于软组织较厚,牙龈在带入6月时出现增生外,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临床症状。38枚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种植技术结合适当的修复方法能够使颌骨缺损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及美学效果。
- 杜志斌陈江黄文秀郑静宜
- 关键词:颌骨缺损咬合重建覆盖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精密附着体
- 上颌前牙平台转换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中切牙模型,分析平台转换基台连接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平台转换基台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olidworks画图软件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中切牙模型,基台采用传统平齐对接(Normal Model,N)和平台转换(Platform switching Model,PLS)设计,将数据导入ANSYS 11.0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布分析。垂直舌侧牙面进行加载,载荷为118 N,比较两种模型种植体周围各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两种模型皮质骨最大应力值均位于种植体颈部颊侧骨皮质,N和PLS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分别是50.08 Mpa、37.34 Mpa,两种不同设计钛基台周围的应力值分别是133.05 Mpa、284.15 Mpa。结论与平齐对接形式相比,平台转换设计可减少种植体颈部皮质骨组织的应力,但同时使基台肩台、种植体颈部、牙冠颈部所受应力增加,两种模型松质骨应力大小相似。
- 杨秋燕陈江杜志斌窦宁
- 关键词:切牙应力有限元分析牙种植体
- 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开放式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1例(23侧)行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及人工骨材料植入,同期植入种植体57颗。术后1,3,6,9月复查种植体骨结合及上颌窦情况。Ⅰ期术后4~6月行Ⅱ期手术,Ⅱ期术后2~3月行上部修复。结果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症发生,X线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均形成良好骨结合,术后6~9月完成种植体上部修复。结论开放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行之有效的重建方法。
- 黄文秀郑静宜吴东杜志斌杨进陈江
- 关键词:上颌窦牙种植骨种植牙缺失
- 颌骨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咬合重建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颌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重建咬合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咬合重建,除1例采用固定修复外,其余均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其中采用磁性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3例,杆卡式修复2例,球帽式修复2例,套筒式覆盖义齿修复1例,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1例。结果经过12~48月的临床观察,除杆卡式修复的1例患者由于软组织较厚,牙龈在带入6月时出现增生外,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临床症状。38枚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种植技术结合适当的修复方法能够使颌骨缺损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及美学效果。
- 杜志斌陈江黄文秀杨进郑静宜
- 关键词:上颌骨下颌骨牙种植体义齿精密附着体义齿
- 基于配准技术的微创牙种植导向模板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设计制作精确的微创牙种植导向模板,以指导医生准确地手术定位。方法对行种植手术的患者下颌骨进行CT扫描,依据CT数据构建三维牙颌模型,并利用Simplant专业种植软件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种植,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对牙颌石膏模型进行数字化扫描,通过曲率配准技术将石膏模型和CT三维模型进行对齐,确定种植体设计位置与牙颌扫描模型的关系,根据种植体位置,在牙颌石膏数字化模型上利用3-Matic软件完成导向模板的设计,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导向模板。结果通过配准技术将CT数据与牙颌数字化数据相融合,设计出的微创导板定位精确,在无需切开口腔黏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很好地为医生在实际种植时提供导向。结论将三维配准技术应用于种植领域,结合Simplant模拟种植和快速成型等技术制作的微创种植导向模板定位准确,实现了手术的微创性与精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林泽明何炳蔚陈江杜志斌郑静宜李艳琴
- 关键词:牙种植配准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