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 作品数:27 被引量:13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2001-2010年我国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评价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评价2001-2010年我国公开发表的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的质量。方法文献来源于四个主要的中文数据库和两个英文数据库。采用Newcastle-Ottawa-Scale(NOS)工具分别对纳入的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2001-2010年我国伤害预防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分别有84篇和13篇。病例对照研究中,职业人员和儿童青少年分别占45.2%和36.9%,伤害类型中,多种伤害占71.4%。队列研究中,儿童青少年占46.2%,伤害类型中,多种伤害占92.3%。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得分均在5分及以上,平均(6.1±0.7)分;但研究在"暴露因素的确定"、"无应答率"以及"病例的确定是否恰当"条目上得分较低。队列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得分以6分和7分为主,平均(6.3±0.9)分;但研究在"结局指标的评价"条目上得分较低。结论我国的伤害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数量较少,研究人群以儿童青少年和职业人员为主,伤害类型以多种伤害为主,质量相对较高。
- 何琼黄渊秀康文婧田丹平董晶高林谭爱春陈田木李黎邓欣胡国清
-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 长沙市芙蓉区成年居民道路交通出行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了解长沙市芙蓉区居民出行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长沙市芙蓉区3 354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采用x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的构成比分布差异,采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出行时间和出行距离的差异.结果 被调查者的最常见出行选择为步行、乘公交车、自己开车、骑电动车,其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7.9%、10.4%和6.5%.被调查者的日出行时间集中在15~30分钟,占总人群的43.4%.被调查者的日出行距离集中在1~2公里,占总人群的45.2%.不同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职业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采用被调查人数作为分母计算伤害发生率时,骑电动车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步行和骑自行车;当采用出行暴露人数或出行距离作为分母计算发生率时,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均为骑电动车、骑自行车、步行.结论 长沙市芙蓉区18岁及以上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为步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影响居民出行方式、时间和距离.采用出行人数和距离所得的伤害发生率排序明显不同于基于调查总人数所得的伤害发生率排序.
- 邓欣田丹平李黎杨俊峰高林黄渊秀胡国清
-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
- 强化卫生计生部门在伤害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约500多万人死于伤害,由伤害导致的损失占各类疾病总损失的12.4%。我国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据全球疾病负担课题组的数据估计,2010年我国有79.6万人死于伤害,占世界总伤害死亡的16%,其中1~39岁人群总死亡的48%为伤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过社会各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伤害防控工作在我国取得了不小进步,卫生部门曾一度将伤害防控纳入疾病预防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治范畴,作为促进妇女儿童、社区、农村人口健康的内容之一。
- 胡国清李黎
-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疾病负担重大疾病卫生部门妇女儿童
- 隔离患者对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效果的数学模拟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采用动力学模型模拟隔离措施在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理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疾病特征和学校人口学特点,建立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SEIAR)模型,对长沙市某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模拟,采用卡方检验评价模拟结果与实际疫情的拟合优度,并确定模型的关键参数。在SEIAR模型基础上引入隔离措施,构建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隔离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moved-quarantine,SEIARQ)模型。为方便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将对患者(显性感染者)的隔离等分为10个等级(10%、20%、…、90%、100%),以评估不同隔离比例的效果。结果无干预情况下,疫情基本再生数(λ0)为5.64,疫情持续31天,人群感染率高达99.51%。在对显性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后,随着隔离比例的增加,人群感染率(含显性和隐性感染)和人群罹患率(仅含显性感染)逐渐下降。当隔离全部显性感染患者后,可减少63%的罹患率。在只隔离显性感染措施时,仅当隔离比例超过30%,疫情控制效果才相对显著。结论单纯隔离患者最多能降低63%的人群甲型H1N1流感罹患率。各地公共卫生机构应根据当地人力和物力情况,采取部分隔离(隔离比例≥30%)与其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阻断甲型H1N1疫情的发展。
- 陈田木刘如春谭爱春何琼田丹平黄渊秀高林董晶李黎邓欣胡国清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动力学模型基本再生数
- 伤害定义改变对18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伤害发生率结果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探讨伤害操作定义变化对18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伤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长沙市芙蓉区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以2种伤害操作定义计算伤害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率之间的差异.“广义的2004年伤害操作定义”为“过去一年内,是否发生过以下任一种情况的伤害?(1)自己或亲戚朋友帮忙简单处理;(2)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3)因伤休息一天以上”.2004年伤害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修改意见)即严格定义为:“过去一年内,是否发生过以下任一种情况的伤害?(1)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2)因伤休息一天以上”.结果 基于广义伤害定义计算的发生率为4.93%,而按严格伤害定义计算的发生率为3.54%(x2=6.97,P<0.05),后者仅占前者的71.8%.按人口统计学特征分组后,基于广义伤害定义的发生率均高于基于严格伤害定义的伤害发生率,伤害发生率比值介于0.65~0.82之间,但仅女性、汉族和初高中组别的两种发生率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伤害定义会对伤害发生率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未来研究应同时报告不同严重程度伤害的发生率.
- 田丹平邓欣李黎杨俊峰高林黄渊秀胡国清
- 关键词:操作性定义发生率
- 湖南省15岁及以上患者门诊和住院满意度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2013年湖南省两周内门诊患者和近1年内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3年湖南省第1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国家第5次卫生服务调查方案中门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指标评估患者满意度,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门诊和住院患者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运用SAS9.2的SURVEYFREQ和SURVEYLOGISTIC过程实现数据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为73.85%(95%CI:68.67%~79.03%),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为66.31%(95%CI:61.28%~71.34%)。调整地区、性别、年龄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因素后,门诊患者满意度与医护人员认真倾听病情、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呈正相关,对应的调整优势比分别为3.64,5.38和3.34;住院患者满意度与医护人员较好的解释问题态度、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呈正相关,对应的调整优势比分别为2.56,4.69和4.35。结论:2013年大多数湖南省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表示满意。医护人员解释问题态度好、认真倾听病情、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以及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与患者高满意度相关。
- 谭韦张伟李慧萍田丹平王萍邓欣张林李黎宁佩珊程勋杰胡国清
-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门诊服务住院服务
- 边际结构模型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例介绍被引量:5
- 2014年
- 由于观察性研究无法随机分配不同处理组的暴露水平,故在暴露变量和结局变量间的因果关联推断方面无法获得与随机对照试验同等质量的证据。针对观察性研究的这一不足,国外学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边际结构模型(marginal structural models,MSMs)是近二十年中出现的一类新的因果推断方法,它由哈佛大学的Robins于1999年提出。
- 田丹平张敏黄渊秀高林董晶李黎邓欣杨芳胡国清
-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因果关联
- 死因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及常用死因核实方法被引量:1
- 2014年
- 死因监测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科学实施卫生决策的基础。鉴于目前国内关于死因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指标、数据质量现况和常用死因核实的研究较少,本文系统地概括了当前国内外死因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价指标、数据质量和常用数据质量核实方法,为改进我国死因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 张锡兴高林陈田木刘如春李黎邓欣张林张伟胡国清
- 关键词:死因监测数据质量
- 氧化铝种分过程浓度及质量比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从种分过程的动力学机理出发,结合实验室实验和生产现场的工业试验,以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为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包建立种分过程的浓度变化的动态模型对种分过程进行模拟,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连续分解槽的氧化铝浓度变化。基于分解槽浓度变化直接影响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利用模型来研究不同工艺制度下种分过程分解率的变化,同时建立连续分解槽的质量比(Rp)模型,通过Rp模型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种分过程的分解率。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初温和降低末温有利于提高分解率;实际生产过程的温度是波动变化的,温度异相位波动比同相位波动对分解率影响更大,故可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调整种分工艺条件,为分解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张家元李永清付明辉刘斌李黎
- 关键词:氧化铝种分过程分解率
- 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的研制被引量:1
- 2014年
- 【提要】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的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题小组讨论、访谈法及专家座谈会形成问卷初稿,通过预测试进行条目筛选,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问卷维度。利用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进行信度考评,采用专家座谈会和专题小组讨论、现场调查反馈、t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多特征/多条目相关分析分别对内容效度、表面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评价。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风险等级,利用分布法确定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结果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包括6个维度共20个条目。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1;分半信度系数为0.768。过去12个月内出现跌倒伤害的儿童风险评估平均得分高于未出现跌倒伤害者(P〈0.05);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Х^2/df值3.25,拟合指数CFI=0.797、规范拟合指数NFI=0.738、增值拟合指数IFI=0.803、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69;多特征/多条目相关分析显示每一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402~0.852之间,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008~0.394之间。百分位数法确定风险评估得分〈27分为存在低度风险,27~33分为存在中度风险,〉33分为存在高度风险。分布法确定风险评价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为5.5分。结论城市3~6岁学龄前儿童跌倒伤害简易风险评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该年龄段儿童跌倒伤害风险的评估。
- 王琦琦朱松林何琼谭爱春黄渊秀高林田丹平李黎胡明么鸿雁胡国清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跌倒风险评估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