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霞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黄河源区
  • 3篇径流
  • 2篇应急响应
  • 2篇特征指标
  • 2篇重现期
  • 2篇径流演变
  • 2篇抗旱
  • 2篇抗旱减灾
  • 2篇河道
  • 2篇QTP
  • 2篇WE
  • 2篇P-
  • 1篇冻融期
  • 1篇年径流
  • 1篇年径流量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变化
  • 1篇流域
  • 1篇径流变化
  • 1篇径流量

机构

  • 8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黄河水利委员...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8篇李霞
  • 8篇刘佳嘉
  • 5篇周祖昊
  • 2篇严登华
  • 2篇严子奇
  • 2篇褚俊英
  • 2篇牛存稳
  • 2篇贾仰文
  • 1篇夏军强
  • 1篇王康
  • 1篇杜崇
  • 1篇王浩
  • 1篇黎曙
  • 1篇李佳
  • 1篇蓝云龙

传媒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青海科技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四川水利
  • 1篇陕西水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河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或流量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或流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江河的多种功能和干旱期江河断面的保障目标,具体分析河道的供水保障目标;根据河道的供水保障目标,计算河道内需水量和河道外需水量;综合河道内、河道外保障目标,对旱...
严子奇周祖昊郑金丽刘佳嘉严登华牛存稳褚俊英李霞
文献传递
一种河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或流量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分级分期旱限水位或流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江河的多种功能和干旱期江河断面的保障目标,具体分析河道的供水保障目标;根据河道的供水保障目标,计算河道内需水量和河道外需水量;综合河道内、河道外保障目标,对旱...
严子奇周祖昊郑金丽刘佳嘉严登华牛存稳褚俊英李霞
1956~2018年黄河源区降水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依据黄河源区气象站和雨量站点1956~2018年实测降水量序列,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源区及其3个分区(黄河源头区、黄河沿-玛曲、玛曲-唐乃亥)的降水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1956~2018年的降水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此序列年中无显著突变点,且仅存在以23年为周期的一级主周期。3个分区中黄河源头区的降水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他分区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黄河源头区的降水在2004年发生显著突变,其他分区没有发生显著突变;3个分区均存在以23年为周期的一级主周期;研究成果对黄河水资源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蓝云龙黎曙李霞关铜垒刘佳嘉
关键词:黄河源区降水量
1956年~2020年黄河源区径流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利用水文站点1956年~2020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分析法、Pettitt突变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对黄河源区黄河沿、玛曲、唐乃亥的3个站点的年径流量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分析黄河源径流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56年~2020年黄河沿站年径流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玛曲站、唐乃亥站呈现不显著增加的趋势。在整个系列年中3个站点无显著突变点。黄河沿站年径流量第一主周期的周期大小为18年,玛曲站及唐乃亥站第一主周期的周期大小为24年。
蓝云龙黎曙李霞关铜垒徐东坡刘佳嘉
关键词:黄河源区年径流量
基于WEP-QTP的长江源区径流组分变化及驱动机制
2023年
为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高原寒区径流演变规律,利用WEP-QTP模型模拟了1956~2020年长江源区水循环过程,分析了长江源区径流及其组分演变规律,并基于多因素归因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径流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56~2020年长江源区径流组分中降雨径流、融雪径流及融冰径流占比分别为79.4%,17.2%和3.4%。对比基准期(1956~1998年)与变化期(1999~2020年),气候影响下径流变化量为21.4亿m^(3),气温和降水对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8.4%和108.4%。对径流组分进行分析,气候影响下降雨径流变化量为24.8亿m^(3),气温和降水对降雨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36.2%和63.8%;气候影响下融雪径流变化量为-3.1亿m^(3),气温和降水对融雪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48.1%和-248.1%;气候影响下融冰径流变化量为-0.3亿m^(3),气温和降水对融冰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1.5%和121.5%。对径流及其组分逐月过程进行分析,气候变化对径流及其组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6~10月。
李霞周祖昊刘佳嘉王鹏翔贾仰文
关键词:径流演变
近63a黄河源区气温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1956-2018年黄河源区及周边14个气象站点实测气温资料,通过空间插值得到黄河源区及其三个分区(黄河源头区、黄河沿-玛曲、玛曲-唐乃亥)的逐年年均气温,采用MK趋势检验法、P突变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956-2018年黄河源区的气温呈现显著的升温趋势,同时在整个系列年中存在显著突变点,突变年份为1997年,存在周期为27a、7a、3a的三个主周期。三个分区的年均气温均呈显著升温趋势,且突变点均与黄河源区一致,均为1997年。除黄河源头区存在7a和3a左右的两个主周期以外,其余两个分区(黄河沿-玛曲和玛曲-唐乃亥)与黄河源区一致,均存在三个主周期,且一级主周期的周期为27a左右,二级主周期的周期为7a左右,三级主周期的周期为3a左右。
蓝云龙黎曙关铜垒李霞徐东坡刘佳嘉
关键词:黄河源区气温变化
封闭内流区域的子流域划分方法研究
2022年
对封闭内流区域而言,四周高内部低,水系主要向区域内部汇集,最终消散于湖泊。针对现有子流域划分方法划分封闭内流区子流域时,存在模拟河网提取错误、子流域上下游关系错误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封闭内流区域的子流域划分方法,主要通过对DEM数据进行虚拟出口设置、虚拟河网绘制、流域边界加高3步预处理后再使用现有子流域划分方法实现,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进行子流域划分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取的模拟河网比较符合实际,且能正确提取出相对独立的四级区和整个柴达木盆地范围,为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铜垒刘佳嘉周祖昊李霞杜崇
基于WEP-QTP模型的近65 a黄河源区径流演变分析
2024年
为研究黄河源区径流演变规律,以WEP-QTP(The 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水热耦合的黄河源区冻土水文模型。采用玛曲站2019—2021年冻融期逐日土壤温度及土壤液态含水率对模型进行验证,率定期及验证期决定系数(R2)均值为0.8左右,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1.0℃及0.04左右;采用8个冻土监测点1971—2000年冻融期逐日冻土深度进行验证,决定系数(R2)均值为0.89,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为214.81 mm。模型模拟黄河源区1956—2020年逐月流量过程,效率系数(NSE)为0.8左右,相对误差(RE)为5%左右,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黄河源区径流过程。利用M-K趋势检验分析得到1956—2020年黄河源区径流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是降水与气温共同影响的结果。冻融期、非冻融期径流与全年趋势一致。降水增加、气候变暖及冻土退化使径流组分发生变化,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均呈增加趋势,但地下径流在全年及冻融期增加趋势更加显著。
李霞周祖昊刘佳嘉夏军强王康李佳王鹏翔尤继洲王浩贾仰文
关键词:径流演变冻融期黄河源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