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比较与启示被引量:10
- 2011年
- 比较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两种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表明,两种合作机制在法律基础、组织性质、运行机制、合作领域、融资能力和项目执行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应综合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和CAREC两个平台,建立和完善以中国新疆为主体的与中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合作机制,以此扩大新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
- 李道军胡颖
-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
- 哈萨克斯坦农业政策支持水平、结构特征与改革取向被引量:4
- 2015年
- 运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农业支持指标体系对农业支持水平进行衡量,可知尽管哈萨克斯坦农业支持水平不高,但是近年却呈现上升趋势;结构上,农业生产者支持水平下降,但一般服务支持水平持续上升。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未来农业政策目标是提高农业竞争力,调整方向为提高农业支持力度、改善支持结构、完善农业保障机制和大力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
- 胡颖李道军
- 关键词:农业支持
- 新疆对中亚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比较与促进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贸易便利条件和农产品贸易政策等四个方面比较新疆对中亚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特征,认为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应通过不同的路径来稳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中国新疆应从加强出口基地建设、调整产品市场定位、开展境外投资以及加强政府间沟通等途径促进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出口;应通过完善通道建设、开展境外加工以及加强农业技术合作与援助等途径扩大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出口。
- 胡颖李道军
- 欧亚区域运输便利化合作机制比较与启示
- 2017年
- 欧亚区域的运输便利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和比较了联合国中亚经济体特别方案、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框架下运输便利化合作的机制、进展和效果。研究认为,欧亚区域运输便利化机制既存在重叠性也存在差异性,未来应重视各合作机制间的协同问题;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运输便利化方面成效显著,未来仍将主导中亚区域运输走廊的建设。因此,建议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和欧亚经济联盟在该领域的对接;充分利用国际组织与机构的技术力量和资金力量,推动欧亚区域通关便利化和标准一致化建设。
- 李道军
- 产业梯度差异与中哈产能合作产业选择
- 2021年
- 产能合作是当前和未来促进中哈两国"共同发展",构筑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行业层面测度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差异,测度了两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中哈产能合作的领域及模式。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仅有资源密集型行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很强竞争力,其他行业竞争力虽然低但多数行业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中国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竞争力较强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力很强但呈下降趋势。深化中哈产能合作应该巩固并优化中哈两国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产能合作,积极推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链合作,加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能合作水平,继续扩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与投资。
- 李道军胡颖
-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产业梯度
- 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一黑一白"发展战略实施十几年对新疆经济影响巨大,目前该区域处于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型期。本文对"一黑一白"发展战略的实施效应以及战略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在低碳经济即将到来时刻,对新疆以矿物能源为基础建立的经济发展战略予以几点思考。
- 胡毅李道军
- 关键词:矿物能源低碳经济
- 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最重要平台,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框架下积极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本文认为,这对新疆产生了积极的贸易投资效应:一是新疆对中亚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且贸易方向发生转移;二是促进新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资金,并促进新疆对中亚国家的投资。然而,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不完善以及融资机制的缺陷是制约区域经济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
- 胡颖李道军
- 关键词: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