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磊

作品数:10 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急流
  • 2篇低空
  • 2篇低空急流
  • 2篇地闪
  • 2篇预警
  • 2篇灾害
  • 2篇中尺度
  • 2篇雷达
  • 2篇环流
  • 2篇降水
  • 2篇暴雨
  • 1篇倒春寒
  • 1篇倒春寒天气
  • 1篇低纬
  • 1篇低纬高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冬季暴雨
  • 1篇对流性
  • 1篇多普勒雷达

机构

  • 10篇云南省气象局
  • 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0篇李磊
  • 4篇普贵明
  • 4篇胡娟
  • 4篇闵颖
  • 4篇李华宏
  • 3篇李湘
  • 3篇李超
  • 2篇杨素雨
  • 2篇许迎杰
  • 2篇高敏琪
  • 2篇鲁亚斌
  • 2篇周国莲
  • 1篇刘雪涛
  • 1篇杨竹云
  • 1篇陈小华
  • 1篇万石云
  • 1篇尹丽云
  • 1篇王志云
  • 1篇张腾飞
  • 1篇朱莉

传媒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气象
  • 2篇灾害学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模型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应用2000-2011年12年的雨量观测数据和收集整理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资料,综合考虑影响滑坡泥石流的内外因子,重点分析了触发滑坡泥石流的雨量、雨强和地质结构因子,得出不同地质结构和降水条件下的滑坡泥石流等级预报指标,结合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建立了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模型。通过个例检验表明:该系统在2012年9月11日彝良滑坡泥石流灾害中表现了较好的预警能力。
闵颖胡娟李超许迎杰李华宏李湘万石云李磊杨素雨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
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华宏胡娟许迎杰闵颖杨竹云杨素雨李磊陈小华许彦艳
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基于地理信息基础数据计算云南省各气象站点的坡向、坡度值,然后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云南省各气象站点观测要素与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各地理因子对气象要素分布的影响和权重,得到适合云南特殊地...
关键词:
“20110629”云南特大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综合利用1°×1°NEC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闪电资料,对2011年6月29日发生在云南的特大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动力诊断、雷达回波和地闪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西北气流携带冷平流与西移的热带低压外围高能高湿气流相互作用先后触发的一个中-γ尺度对流风暴和中-β尺度的飑线造成的.侵入的东北风与西北风发生碰撞、辐合促进了对流的发展;冰雹发生前中低层有对流不稳定能量的聚积,对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对流不稳定能量达到峰值;垂直风切变的加强使得高低层发生能量交换,激发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促使强对流天气的爆发,垂直上升运动最大值的高度在冰雹临近时高于0℃层高度,利于冰雹天气的形成;冰雹发生前500 hPa有冷平流输送,存在"冷心"结构,冰雹临近时"冷心"高度有明显上升;风暴的整个生命史具有非常低的地闪频数;风暴在成熟期,正地闪有一个突然集中发生的阶段,正地闪的百分比明显增加,对应着地面强天气的发生.
李磊朱莉
关键词:飑线正地闪
低纬高原罕见“雷打雪”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09年
应用常规高空资料、FY-2C卫星红外和水汽图像、加密自动站地面观测资料,结合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综合分析了2008年2月28日夜间至29日凌晨发生在云南的“雷打雪”罕见天气现象。结果表明:南支槽和冷空气、西南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是其发生的有利天气背景,其中强对流天气就发生在急流与锋面相互作用的湿度锋湿区内斜压不稳定的环境中。中-γ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并逐渐增强为中-β尺度对流云团是形成此次复杂对流天气的直接中尺度系统。多普勒雷达回波中,PPI上有回波强度达25-33dBz的“人字形”回波、钩状回波以及阵风锋的出现,相应VP-PI上出现逆风区、低层零线“S”形暖平流及“牛眼”结构是“雷打雪”天气中降雨转为冰雹、阵雪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由弱变强的典型特征。地面逐时温、压、湿、风的迅速演变特征表现为雷暴发生前增温增湿和增压,温度、气压出现峰值,且气压曲线显示为圆顶状的中尺度雷暴高压特征;风的变化则表现为风向呈逆时针旋转,偏北风增大并出现风速峰值。雷暴过境时,要素显示为降温增湿,出现露点锋。
郭荣芬鲁亚斌高安生李磊
关键词:西南急流多普勒雷达特征中尺度特征
云南对流性大风天气的潜势预报及雷达回波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为提高云南省对流性大风短时临近预报水平,使用历年大风日数和上百个对流性大风个例的探空、雷达资料,分析了T-lnp图、对流参数和雷达回波特征,总结提炼云南省对流性大风的预报预警指标。结果表明,非对流性大风和对流性大风具有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非对流性大风受大尺度系统影响,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滇东、滇中和滇西北影响最重。对流性大风多受中小尺度系统影响,主要出现于夏季,呈现局地性特征。对流参数、T-lnp图在对流性大风的潜势预报中有一定指示意义。雷达产品在对流性大风的临近预报中有较好的反映。回波顶高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在对流性大风发生前和发生时的跃变特征是预警对流性大风发生的关键因子,可提供6~12min的提前预警时间。
胡娟李华宏李湘李磊李超
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
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被引量:41
2014年
通过分析云南省2000-2011年116个县站共计1 101次山洪地质灾害个例和近12年的逐日降水数据,探讨山洪地质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适用于本省的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方法。研究表明云南省的山洪地质灾害时间变化与降水的时间变化吻合,灾害主要集中在雨季(5-10月)发生,并在主汛期出现峰值;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西多东少、西北多东南少的特征,在滇南和滇西南山洪地质灾害总次数的高中心的分布与强降水日数中心值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经过计算116个县站各次个例的日综合雨量,分析得出各县站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的临界雨量,并对临界雨量分级定出各县站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5个风险等级,在2012年的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中取得良好效果。
胡娟闵颖李华宏李湘李超李磊
关键词:山洪地质灾害临界雨量
2005年3月云南倒春寒天气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2005年3月3—6日的MICAPS常规资料,对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中,由于孟加拉湾到中南半岛一直维持强的高压环流,高压中心在高、中、低层都达到相当的强度,致使冷空气由北向南侵入滇中后受南部高压脊阻挡未能南下,而是向西侵入滇西、滇西北。这次倒春寒天气过程虽然没有南支槽配合,但高原南侧的低槽为这次降雪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500hPa上的西北气流,为这次倒春寒带来了强的冷平流;700hPa维持在丽江、昆明、蒙自的切变线是雪雨天气持续的主要动力因子。这些工作为今后此类特殊的倒春寒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周国莲普贵明李磊高敏琪
关键词:倒春寒天气环流物理量分析
“2010.12.11”云南冬季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云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诊断分析研究了2010年12月11日发生在滇中及以南地区的云南暴雨天气过程.结果发现,这次冬季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ITCZ位置偏北较活跃,孟湾存在大片对流云系,中印度洋10°N附近存在一支异常的大尺度西南气流,孟加拉湾低层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明显的气旋式云系,孟湾热带气旋和90°E附近的南支槽及槽前西南低空急流东移造成了这次暴雨天气过程;引发暴雨的水汽和能量由低空急流从孟加拉湾输送而来,充沛的水汽在云南上空强烈辐合,暴雨区θse呈陡立状,暴雨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区,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和湿Q矢量辐合区与暴雨区对应较好.
王志云鲁亚斌普贵明李磊闵颖
关键词:冬季暴雨热带气旋南支槽低空急流湿Q矢量
孟加拉湾风暴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NCEP/NCAR资料,对1945~2008年孟湾风暴期间500 hPa和700 hPa的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得出:①不同移动路径的风暴与不同特征的大气环流有明确的相互配合关系,孟湾风暴期间,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风暴向东北或西北移动时贝-巴之间的脊稍弱.②孟湾风暴向东、东北移动期间,脊前西北气流引导冷平流沿青藏高原南下进入云南,促使高原东南侧的低槽切变或横槽切变向南移动进入云南.但印度半岛至孟湾北部的反气旋强弱不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不同,高原南侧的系统也不相同.前者副高位置偏南偏西,西脊点西伸至92°~97°E间,脊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10°N以南,副高西北侧为偏西气流.这种大气环流特征有利于风暴向东移动.后者副高位置略偏北,西脊点位于108°E附近,脊线位于10°~18°N间,副高外围的西南气流控制孟湾东部至低纬高原地区,滇缅间为西南急流区,这种大气环流特征有利于风暴向东北方向移动.但两者都会给云南造成强降水天气过程.③风暴向北移动时,中高纬度气流较为平直,高原南侧至孟湾北部为低槽区,印度半岛为反气旋环流控制.副高西脊点位于100°~106°间,脊线呈东西走向,位于15°~25°N间,中南半岛到孟湾东部为偏南气流控制.印度东部的西北急流和滇缅间的西南急流引导风暴向北移动.④西北和向西移动的孟湾风暴多发生在10°N以南的孟加拉湾地区,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着20°N以南地区.中低纬度地区为平直西风气流.孟湾东部为副高外围的偏东气流控制,北部为偏北气流.这两类风暴对低纬高原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弱.
周国莲普贵明高敏琪李磊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大气环流降水
滇东一次局地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和地闪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卫星红外资料对2010年6月25—26日发生在马龙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冷空气和低层暖湿气流在滇中以东地区交汇,形成明显的辐合是本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多普勒雷达上表现为2条带状回波合并加强,后部小单体快速东移合并入同一地点,在马龙上空形成明显的"列车效应",中尺度低空急流和逆风区的出现使得抬升辐合运动加强,触发了马龙上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了特大暴雨.卫星云图上,多个MCS合并为中-β尺度对流云团再发展为中-β尺度对流云带,产生强降水的过程始终保持较大面积的低于-60℃的冷中心,冷中心长时间在马龙上空维持.暴雨过程伴随着频繁的地闪活动,地闪密集地出现在单体回波合并后的强回波区域、对应着径向速度≤10 m/s的辐合区和逆风区后部及≥15 km的回波顶高位置,TBB和地闪的峰值超前于强降水1~2 h.
尹丽云普贵明张腾飞李磊刘雪涛
关键词:特大暴雨地闪列车效应低空急流云顶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