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云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砷中毒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某高校因意外原因,一批学生食用含砷食物而发生急性中毒,现将我院救治的68例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 魏旭东焉培杰王桂菊孙培宗李白云阎西艴王淑梅赵志平
- 关键词:砷中毒
- 重度食管炎、食管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酸溶性蛋白的测定
- 1994年
- 重度食管炎、食管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酸溶性蛋白的测定陈健,王魁花,李白云,张瑜卿,林晓银,油书恒,王修彦,邢陆伟(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郑州450052)关键词食管肿瘤;酸溶性蛋白;食管炎人体酸溶性蛋白(AS...
- 陈健王魁花李白云张瑜卿林晓银油书恒王修彦邢陆伟
- 关键词:食管肿瘤酸溶性蛋白食管炎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测定被引量:2
- 1998年
-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R)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CT)与食管癌、胃癌及结肠癌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生化方法测定35例食管癌、65例胃癌、26例结肠癌、34例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血清、癌组织、胃窦粘膜及胃癌癌旁粘膜中GST,γ-GT活性和25例胃癌术前及术后10天血清中该两种酶的活性。结果:食管瘤、胃癌、结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GST、γ-GT活性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1~0.005);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及组织中GST、γ-GT活性虽高于对照组,但除组织中GST(P<0.05)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胃癌组织中该两种酶的活性明显高于胃炎伴癌前病变(P<0.01);胃癌组织中GST,γGT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该两种酶的活性又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25);胃癌术后10天血清中GST,γ-CT活性明显低于术前(P<0.001)。结论:血清和组织中GST、γ-GT活性的测定可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监测癌前病变的进展及预测肿瘤是否复发。
- 李白云王智慧郭慧平苟建军僧国珍邢陆伟油书恒王修彦
- 关键词:食管癌结肠癌GSTΓ-GT
- 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和腐胺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用改良分光光度法测定31例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和腐胺(PUT)含量,并与25例轻度结肠炎患者对照。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ODC活性,以及血液中PUT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3±0.40对2.40±0.30,P<0.001;11.75±1.32对7.36±0.90μg/mg蛋白质,P<0.001;和84.97±6.10对61.36±6.01μg%,P<0.01。组织中PUT含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这些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ODC活性增强,多胺合成增多。测定这些指标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
- 李建生油书恒牛正先周天星李白云王修彦张瑜卿邢陆伟林晓银
-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腐胺结直肠癌
- 老年胃癌全血及组织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 1995年
- 用5-5'二硫双硝基苯甲酸比色法测定了85例老年慢性单纯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全血,胃窦和胃癌组织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neReductaseGR)的活性。结果表明老年胃癌患者全血中该酶的活性明显升高(P<0.005);胃癌组织中其活性却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细胞内GR活性降低致氧自由基水平增加,可能是引起细胞衰老及癌变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为延缓机体衰老及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 李白云王进张静张瑜卿林晓银邢陆伟油书恒王修彦
- 关键词:谷胱甘肽还原酶氧自由基胃癌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酸溶性蛋白的测定
- 1994年
- 人体血清酸溶性蛋白(ASP)是一种复合蛋白群。在急性炎症、肿瘤时,血清ASP增高。但病变组织中ASP的测定及血与组织中ASP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对1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单纯型),84例萎缩性胃炎,44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42例胃癌血清及病变组织中AS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示消化性溃疡与胃癌患者血清ASP含量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P<0.01),而胃癌患者血清ASP水平又高于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血清ASP水平比较差异光显著性。上述各类疾病病变组织中AS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四种疾病血清及组织中ASP水平无相关性。提示血清ASP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血清ASP的升高可能与病变是否刺激肝脏有关。
- 陈健李继昌李白云张瑜卿林晓银油书恒王修彦荆陆伟
- 关键词:胃肿瘤胃炎消化性溃疡蛋白
- 胃癌、食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4
- 1993年
- 用氯化钙法和三氯化铁显色法对34例胃癌,41例食管癌的血清、癌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胆固醇(CH)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别以50例慢性单纯性胃炎及20例正常食管的血清、胃窦组织和食管粘膜中LDL及CH含量为对照。结果表明癌症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LDL和CH含量明显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LDL、CH含量低分化腺癌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01)。结果揭示胃癌、食管癌细胞LDL代谢增强,血清LDL和CH可用于肿瘤的筛选及预后的判断;癌组织中LDL和CH含量的测定可作为胃腺癌分化分级的客观指标。
- 李白云李继昌陈健司莲芝周冬菊张瑜卿林晓银邢陆伟郭新珍阎增亮油书恒
- 关键词:脂蛋白胆固醇食管肿瘤
- 纤维内窥镜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7例
- 1991年
-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简称十二指肠癌)是不常见的一种小肠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常被临床医师误诊或延误诊断。1980~1989年我院经纤维内窥镜检查发现且病理证实患者17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2.5岁,中位年龄48.5岁。其中20~29岁2例,40~49岁4例,50~59岁5例,60岁以上6例。二、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腹胀、上腹不适,烧心或嗳气等消化不良表现,其中13例有上腹疼,
- 李白云牛正先林晓银张瑜卿
- 关键词:十二指肠癌腺癌内镜
- 老年慢性胃炎及胃病患者全血及组织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1995年
- 老年慢性胃炎及胃病患者全血及组织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李白云,牛正先,苏中人,王进,司莲芝,张瑜卿,林晓银(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郑州450052)邢陆伟,郭新珍,王修彦,油书恒(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我们测定了老年...
- 李白云牛正先苏中人王进司莲芝张瑜卿林晓银邢陆伟郭新珍王修彦油书恒
- 关键词:胃炎血液谷胱甘肽还原酶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恶性肿瘤腹水价值的探讨
- 2000年
- 探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恶性腹水的价值。方法 用生化法测定腹水中腺苷脱氨酶(ADA)及总蛋白定量(Tg),用双抗体夹心法间接ELISA检测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用夹心法ELISA检测白介素-8(IL-8)。结果 用本文检测方法,当腹水中sIL-2R>780u/ml、IL-8<40ng/L时,可认为是诊断恶性腹水的两项阳性结果,以上两项指标中任一项阳性时,有可能是恶性腹水,两项均阳性时可诊断为恶性腹水,两项均阴性时可排除恶性腹水。结论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准确性。
- 邹宏志李白云李军
- 关键词:腹水腺苷脱氨酶SIL-2RI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