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山
- 作品数:19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新型静电环保擦黑板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静电环保擦黑板装置,包括连接脉冲电源的黑板和俘获装置,黑板支撑部分由不导电的绝缘体制作,表面涂覆黑色导电的油漆,在黑板的左右两个边缘处接上并联电极,两个并联电极与脉冲电源负极相联,在黑板的下边缘处接一...
- 李瑞山张培增牛月萍马莉杨文旭赵津锐李守来
- 文献传递
- 能实现匹配的比例集成电阻版图结构
- 能实现匹配的比例集成电阻版图结构,减小了集成电路中比例电阻占用的面积,减小的面积来自相邻电阻满足光刻对准的间距要求。在电阻中插入悬空的接触孔图形,即虚假接触孔,可以替代光刻对准的间距要求和互连的金属图形,需要在比例电阻的...
- 任国栋赵世芳魏智强蒲忠胜冯旺军戴剑锋褚润通王道斌雷景丽武钢冯有才李晓晓李瑞山王青陈玉红侯尚林
- 文献传递
- 脚踩式锁门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踩式锁门装置,包括固定在墙上的锁扣部分和安装在门上的机械传动装置,所述机械传动装置包括脚踏板、金属拉绳、转向滑轮、前盖、后盖、棘轮、插销,所述前盖为空心结构,内侧设有导轨,所述前盖位于后盖左侧;所述前盖...
- 李瑞山张昊 李玉川 张培增 温坤 杜钰 刘存辉
- 文献传递
- 新型静电环保擦黑板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静电环保擦黑板装置,包括连接脉冲电源的黑板和俘获装置,黑板支撑部分由不导电的绝缘体制作,表面涂覆黑色导电的油漆,在黑板的左右两个边缘处接上并联电极,两个并联电极与脉冲电源负极相联,在黑板的下边缘处...
- 李瑞山张培增牛月萍马莉杨文旭赵津锐李守来
- 文献传递
- 不锈钢衬底两面同时液相电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其沉积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利用液相电沉积技术实现在金属衬底表面全方位电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不同尺度的不锈钢片作为衬底,在表面电沉积了DLC薄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Raman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衬底两面薄膜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尺度大于石墨阳极的不锈钢衬底,仅在衬底正对着阳极的一面实现了DLC薄膜的沉积;而对于尺度小于阳极的不锈钢衬底,在衬底两面都有DLC薄膜沉积,且两面薄膜结构相似,形貌相近。利用准静态电场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提出在金属衬底表面实现液相电沉积DLC薄膜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垂直于衬底表面的电场分量,为进一步实现在复杂形状的导电性衬底表面沉积DLC薄膜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瑞山冯有才王璇张培增谢二庆杨华
- 关键词:类金刚石薄膜电沉积
- 类金刚石和碳氮薄膜的电化学沉积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室温下成功地沉积了类金刚石(DLC)薄膜和非晶CNx薄膜,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讨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合状态.场发射测量结果表明:DL膜和非晶CNx的开启场分别为8·8和10V/μm;并且在23V/μm的电场下,DLC膜和非晶CNx膜的发射电流密度分别达到10和0·37mA/cm2.
- 叶凡谢二庆李瑞山林洪峰张军贺德衍
- 关键词:类金刚石碳氮薄膜电化学沉积场发射性能
- 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
- 类金刚石碳(diamond-like carbon,DLC)是一类含有大量sp3相碳的非晶亚稳碳材料的统称。DLC薄膜由于具有高硬度、化学稳定性、高光学透过率和比较宽的光学带隙,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作为真空微电子...
- 李瑞山
-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场发射金刚石薄膜
- 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场发射机理的研究
- 场发射电子源是一种冷阴极电子源,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平板显示器,多电子束平版印刷,微推进,射频源,信息存储技术和电子制冷等。金刚石和类金刚石薄膜由于具有负的表面电子亲和势,被认为可以在冷阴极器件中作为电子源,其场发...
- 李瑞山
-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场致电子发射
- 文献传递
- “两小儿辩日”中的物理规律探索被引量:1
- 2019年
- 将物理理论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大学物理中的知识分析了《两小儿辩日》一文中的现象.
- 李瑞山冯有才刘延君张培增
- 关键词:日地距离瑞利散射
- YMnO3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8
- 2010年
- 采用改进的丙烯酰胺聚合凝胶法制备YMnO3纳米颗粒。通过加入丙烯酰胺使Y和Mn的无机盐水溶液成胶,在溶液成胶过程中,丙烯酰胺聚合形成高分子网络骨架,为粒子提供生长的空间。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等多种手段研究干凝胶的热分解及YMnO3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800℃煅烧可获得高纯的YMnO3粉体,比固相反应法合成YMnO3降低了近300℃。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制得的YMnO3粉体的粒度分布均匀,颗粒呈类球形。磁滞回线测量结果表明:YMnO3纳米颗粒在室温具有微弱的铁磁性,这是其陶瓷样品所不具有的。
- 王仕发杨华县涛姜金龙魏智强冯有才李瑞山冯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