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玮

作品数:2 被引量:4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在轨故障
  • 1篇碳纤维
  • 1篇碳纤维复合材...
  • 1篇配电
  • 1篇纤维复合
  • 1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供配电
  • 1篇复合材料
  • 1篇板卡
  • 1篇AR
  • 1篇复合材

机构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北京卫星环境...
  • 1篇北京卫星制造...

作者

  • 2篇李玮
  • 1篇吴祥
  • 1篇钮建伟
  • 1篇黄首清
  • 1篇段成红
  • 1篇刘一帆
  • 1篇方舟

传媒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空间科学与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典型供配电产品在轨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探讨
2025年
针对空间站典型供配电产品在轨故障精准定位、精细化维修、过程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提出典型供配电产品在轨原位故障智能诊断及精细维修技术方案,并对其中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必要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论述和应用前景的探讨。阐述了面向功率控制单元、指令母线单元等产品的板卡级、部件级故障,进一步降低维修层级和对轨道更换单元(Orbital Replaceable Unit,ORU)在轨修复、重复利用的总体思路;探究了快速智慧化故障诊断和精准定位、在轨精细级焊接维修等在轨维修必需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在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全过程实时多模式交互支持的在轨维修方面,分析了现有AR技术面对板卡级精细维修需求存在的差距,探讨了自主可控国产智慧引擎研发的重要性,以及动态注册技术、高精度锚定算法、柔性目标识别、人机工效评估等关键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轻量化高舒适度穿戴装备的开发方案;并对该方案中受微重力等天地差异影响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剖析,提出在轨验证的必要性、实验方法和实施方案,包括在轨焊接技术、快速故障精准定位技术、AR引导航天员操作等。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具有低成本、多层级、精细化的优势,能够切实降低维修层级,优化备品备件,提升系统安全性,还具有极强通用性,可推广至其他实验系统或更多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方舟李玮黄首清石俊彪钮建伟刘一帆苏亮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46
2011年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对其材料性质的研究还远不充分。为了节省试验经费,应在进行必要试验的同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质进行模拟计算。本文针对一标准试验,利用ANSYS软件的节点耦合技术和接触分析技术分别对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NOL环进行了拉伸破坏载荷下的强度计算,给出NOL环上各点的周向应力。结果发现,这两种模拟方法与试验值的误差分别为23.6%和5.6%,表明接触分析技术比较精确。
李玮段成红吴祥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