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文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动态图像法的河流砂和湖滩砂粒形一粒度特征对比被引量:5
- 2015年
- 对沉积颗粒大小、形态特征的量化和解释,是沉积动力条件分析和古地理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图像法作为粒度分析的标准,长期受制于样本量小、效率低等困难。基于动态图像法的新型粒度粒形分析系统可在几分钟内获取多达n×l0^7个颗粒的形状和大小信息,为沉积环境重建和动力条件分析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基于两组样品(青藏高原的湖滩砂和黄河中游的河流砂)的动态图像粒度粒形数据,定量分析和对比了湖滩与河流两种环境沉积颗粒的粒度、粒形特征及其异同。结果表明,样品组成颗粒的球度与均值粒度之间整体上存在明显的反相关,球度一粒度曲线可大致划分为斜率不等的三段:占据颗粒绝大多数的中段(C.S.)球度适中,斜率最小;细端(F.T.)球度大,斜率也大;粗端(C.T)球度小,斜率小且不稳定。结合天然沉积颗粒的形状和密度特征,本文认为这些不同斜率的段落可能源于沉积颗粒密度效应和形状效应导致的粒度分异。对比研究表明,湖滩砂与河流砂在粒形一粒度曲线形态与分段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样品在不同粒形参数(球度-长宽比-凹凸度)三角图和不同球度分段所对应颗粒体积百分比(c.T.-C.S.-F.T.)三角图中均能完全分离。这些事实表明基于动态图像分析的粒度粒形分析可望成为一种潜在的第四纪环境重建工具,在环境研究中有助于对天然沉积物物源特征以及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 李德文康艳蕊李大伟
- 关键词:河流沉积密度效应
- 古地震学研究新探索--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古地震学研究主要基于地震活动的地质记录恢复史前地震信息,古地震学研究对了解断层活动习性,认识地震孕育、发震机制,预判未来地震活动规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是指导抗震设防及防震减灾建设的重要基础学科.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主要基于古地震活动会引发湖泊沉积扰动的现象,通过湖泊沉积扰动特征的识别,结合年代学约束,恢复古地震信息.本文主要概述了古地震学研究进展,地震动引发的湖泊沉积扰动特征,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内容.湖泊沉积具有沉积环境稳定,沉积过程连续,地层横向展布范围广,易于获取精确测年样品等特征,可以有效避免基于地表破裂古地震研究中古地震信息的缺失,然而湖泊沉积扰动的复杂性及成因的多样性是该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区分古地震导致的湖泊沉积扰动是制约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的关键,建立普适性的湖泊沉积古地震识别标志是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的重要目标.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是对地表破裂古地震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是未来古地震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 李林林李德文
- 关键词:古地震学湖泊沉积
- 乌海断陷发现多种性质活动断层
- 乌海断陷位于河套断陷盆地带的西南端,南邻银川断陷盆地.断陷展布在贺北隆起带与桌子山隆起带之间,呈一地势低陷的南北向槽地,南北长约100km,东西宽5-15km.乌海断陷基底由太古界千里山群变质岩组成,中生代开始大规模的沉...
- 马保起李德文孙昌斌沈晓明
- 关键词:活动断层
- 文献传递
- 京西北蔚县-广灵半地堑盆地南缘断裂带的断层生长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高分辨率DEM三维分析、野外地质地貌调查以及探槽开挖等方法,对蔚县-广灵盆地南缘断裂带上多处断层生长发育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断层的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几何结构不规则的区段,亦即断层的生长是由其几何结构不规则性决定的。这种不规则性主要包括几何形态的不平滑性或不连续性。断层的生长发育具有一种"截弯取直"的趋势和效应,消除几何结构的不规则性,使断层变得更加平滑和连续,结果是降低了滑动面的粗糙程度,更加有利于盆地内半地堑地块沿滑动面进行下滑运动。此外,断层的生长发育受不规则形态的空间尺度的影响,"截弯取直"的程度随着不规则形态空间尺度增大而降低。
- 王林田勤俭李德文张效亮
- 关键词:正断层
- 末次冰期以来乌兰布和沙漠北缘的环境变迁被引量:3
- 2017年
-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边缘是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相互作用较为典型的区域,对其形成和演化历史的恢复重建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区域人地关系。本文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乌兰布和沙漠北缘(磴口以西地区)十多个湖相地层出露点(包括3个典型剖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貌、沉积和年代学研究,获得了研究区湖泊退却最后阶段的地层记录。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在9.315—7.375kaB.P.(10.64~8.06eal.kaB.P.)的时限内退出湖泊环境,局部(可能为河汊或湖湾)湖相沉积可延续至全新世中晚期。沉积研究表明,所观察到的湖相地层大体形成于42cal.kaB.P.以来的河口环境,但河流过程和湖泊过程的相对强弱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剖面下部(约42cal.kaB.P.以来)沉积物相对较粗,推移质占主导,斜层理局部可见,反映波浪作用对沉积物的搬运沉积具有主导作用,湖水相对较深,有利于动力较强的波浪的形成;剖面上部(大约在全新世以来)沉积物普遍变细,以悬移质沉积为主,最后阶段均沉积具水平层理的“红胶泥”,软体动物大量繁衍,指示晚期湖泊近岸区域水动力条件弱、湖水浅、坡降小,沉积过程以静水堆积为主导。空间分异特征反映了河口环境河流冲积过程与湖泊滨岸过程在不同位置的作用程度不同,主要与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以及堆积区水下地形特征及其与河口的相对距离有关。基于地层记录和沉积环境分析,结合前人资料,本文认为研究区湖泊由深变浅直至消亡的过程主要与晋陕峡谷溯源侵蚀引起的河套古湖出口下切有关。
- 赵杰李德文孙昌斌赵俊香
- 关键词:末次冰期粒度分析河套平原
- 鹤庆-再源断裂带中段晚更新世以来的走滑活动被引量:9
- 2016年
- 鹤庆–洱源断裂带是滇西北活动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性质、特征和活动历史的研究可为区域地震活动评价和震害防御提供依据,也可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历史和方式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鹤庆–洱源断裂带中段基岩山区的室内外调查和研究,结合光释光和14C定年,初步查明该段断裂具有复杂的空间展布格局,由多条左旋走滑性质的分支断裂构成,它们共同吸收了断裂带在鹤庆盆地南端与洱源盆地北端之间的走滑分量;运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局部地段兼具正断或逆冲性质;剖面地层断错和覆盖关系表明该段断裂在晚更新世活动强烈,现有证据表明最新活动时代约为距今2万年。结合区域构造环境,作者认为鹤庆–洱源断裂带中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是对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响应,其左旋走滑符合滇中次级块体顺时针转动模型,是块体旋转在角端的局部应变响应。
- 沈晓明李德文孙昌斌康艳蕊刘睿张亚娇
- 关键词:晚更新世左旋走滑青藏高原隆升
- 天山乌鲁不齐河源混杂堆积层内粗碎屑组构定量分析
- 作为重力过程的产物,混杂堆积层内粗碎屑组构优选强度和方位包含着大量关于沉积环境和动力过程的信息.冰碛物及其类似混杂沉积内粗碎屑组构的定量测量与分析,是冰川作用和过程特征识别和对比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在东天山乌鲁木齐河源选择...
- 李德文易朝路马保起王鹏岭马春梅
- 关键词:组构分析泥石流堆积
- 图像法粒度分析最小样本量及其与激光衍射法测试结果的对比被引量:4
- 2014年
- 分析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是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粒度分析标准方法的图像法,其发展和应用一度受制于耗时长和样本量较小等实际困难。目前,新的动态图像法粒度粒形获取技术可在几分钟内获取10~7~10~8个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为图像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对采自河流和湖滩的共34个松散砂样分别用图像法和激光衍射法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对比,分别就图像法测试所需的最少样本量及图像法和激光衍射法粒度测试结果的差异进行了探讨。通过改变样本量大小观察粒度参数计算结果的变化,认为河流和湖滩砂样最小样本量不少于30000和10000时,测试结果基本能代表完整样品的粒度分布(均值粒径标准偏差≤0.015)。通过比较图像法和激光衍射法测试结果中各粒级含量和粒度参数的差异,认为两种方法对粉砂级的测试结果有很大差异,无可对比性;对细砂级、中砂级和粗砂级的测试结果相关关系显著。两种方法得到的均值粒径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互相转换,分选系数、偏度和峰态的相关性弱,无可比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图像法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康艳蕊李德文李大伟
- 关键词:图像法
- 金沙江巧家段冲积物动态图像法粒度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图像法作为国际地科联唯一推荐的粒度分析方法,长期受制于样本量不足的问题。基于新型快速成像和处理技术的动态图像法可在短时间内为样品建立海量颗粒的粒度粒形数据库,为天然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直观表达开辟了广阔前景。本文以金沙江巧家段右岸支沟冲积扇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4个沉积剖面20个样品进行动态图像粒度分析,建立样品颗粒图像数据库,计算颗粒6种粒径,包括等效投影圆面积径(等积径),弗雷德(Feret)径三种(最大、最小和均值)以及最小外接矩形径两种(最大和最小)等,并与激光(衍射/散射)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图像法所获6种粒径的中值粒径和均值粒径均较激光法粗,分选性较激光法优。②消除量程差异后的对比结果表明,激光法所测均值粒径仅为真实均值粒径(图像法结果)的3/10~1/2左右(差值为0.68~1.78φ);这种偏离可能与天然沉积物的多矿物属性和不规则性有关。③两种测试方法所获结果均能反映相同的剖面沉积物粒度相对变化趋势,在传统的沉积环境判别准则下均能反映基本一致的动力条件和堆积环境。这些认识为图像法粒度分析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解释依据。
- 王有鹏李德文王锦鹏
- 关键词:粒度分析金沙江
- 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演化与地貌响应被引量:41
- 2004年
- 对大青山山前台地沉积地层剖面的沉积学、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呼包盆地环境发生过两次重大转变。约47-28kaB.P.的呼包盆地湖泊水位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水平,湖相沉积沿河伸入大青山内;约28kaB.P.以后,湖泊逐渐退缩,山区及山前地带沉积特征转为以河流加积为主,并一直维持到约22kaB.P.;此后山区河流由加积转变为下切,最大下切深度达100m。断裂两侧的地貌分析表明,在约22kaB.P.之前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构造活动不明显;约28kaB.P.的湖泊-河流转换事件是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有关。约22kaB.P.的环境突变事件主要由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构造活动引起,其垂向活动速率约为4-6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大青山山前断裂的稳定时期对应呼包盆地的湖相环境时期,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对应气候的冷干时期。
- 马保起李德文郭文生
- 关键词:晚更新世晚期大青山山前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