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消融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管
  • 1篇电极导线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电极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血管并发症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锁骨
  • 1篇锁骨下
  • 1篇锁骨下静脉

机构

  • 6篇山西省心血管...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李小明
  • 5篇李保
  • 4篇高兵兵
  • 3篇王绪太
  • 2篇房振英
  • 2篇张学禹
  • 1篇李运乾
  • 1篇王敬萍
  • 1篇畅芳叶
  • 1篇高明兰
  • 1篇韩慧媛
  • 1篇刘达怡
  • 1篇李天亮
  • 1篇安健
  • 1篇张亮清
  • 1篇来春林
  • 1篇黄志芳
  • 1篇刘卓敏
  • 1篇姚焰
  • 1篇李巧丽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希浦系统起源IVT射频消融29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与射频消融(RFCA)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表心电图(ECG)起搏标测法、心动过速标测法、窦性心律下P电位(浦肯野电位)标测法.结果 29例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全部经射频消融成功,随诊1个月~36个月无复发,心动过速标测消融组与窦性心律下P电位标测消融组在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起搏标测组与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RFCA治疗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②心动过速下标测消融与窦性心律下标测消融优于起搏标测.
高兵兵李小明李保姚焰
关键词:射频消融
690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回顾分析
2004年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经验 ,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 690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2 60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3 85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 45例。结果 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成功率为 98.4% ,复发率为 1.3 % ,并发症发生率为 3 .5 %。其中AVRT成功率为 98.7% ,AVNRT成功率为 99.6% ,IVT成功率为 98.0 %。结论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成功率高。
高兵兵李小明李保王绪太房振英张亮清张学禹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性
心律失常介入手术的外周血管并发症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介入手术血管穿刺成功率及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190例心律失常介入手术中行血管穿刺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股动、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53%,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93%。②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股动脉组(7.85%)较股静脉组(0.42%)、颈内静脉组(0.15%)、锁骨下静脉组(0.22%)为高(P<0.05)。③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股静脉组、颈内静脉组、锁骨下静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介入手术外周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经皮股动脉穿刺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大多数经内科治疗预后良好。
李小明高兵兵李保房振英王绪太张学禹
关键词:心律失常并发症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介入手术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体会被引量:1
1997年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体会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030001)李小明来春林毋卫华王爱环刘达瑾王绪太李运乾刘卓敏宽QRS波心动过速(WQRST)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心律失常,它可以是室性心动过速(VT),也可以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合并束...
李小明来春林毋卫华王爱环刘达瑾王绪太李运乾刘卓敏
关键词:心动过速QRS波射频消融
主动固定型心脏起搏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李小明高兵兵李保安健王敬萍
关键词:起搏电极导线心脏起搏器固定型起搏导线起搏系统
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李天亮韩慧媛李建国李巧丽高明兰胡新玲畅芳叶刘达怡黄志芳李保李小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