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文

作品数:37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7篇哲学
  • 11篇卢卡奇
  • 9篇马克思主义哲...
  • 8篇本体论
  • 7篇主义
  • 6篇马克思主义哲...
  • 5篇社会
  • 4篇社会存在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文化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中国马克思主...
  • 2篇中国马克思主...
  • 2篇社会存在本体...
  • 2篇实践哲学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终极关怀
  • 2篇西方哲学
  • 2篇民族
  • 2篇科学发展观

机构

  • 21篇黑龙江大学
  • 16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7篇李俊文
  • 2篇李俊春
  • 1篇周继锋
  • 1篇李俊秀

传媒

  • 5篇哲学动态
  • 4篇黑龙江社会科...
  • 3篇学术交流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东岳论丛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2篇中国哲学年鉴
  • 1篇世纪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哲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评介的考辨被引量:2
2007年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出版《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以后,对卢卡奇及其著作的研究与评价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多重讨论。为使卢卡奇与这部著作能更真实地展现给读者,笔者以评介为视角,展开了这一著作思想的概要分析,对引发争议的肯定、否定、自我三种评价进行了梳理考察,并提出了解读文本需澄清的三个问题,即卢卡奇及其著作性质所属的问题、卢卡奇如何对待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如何鉴别卢卡奇的自我批评问题。
李俊文李俊秀
关键词: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社会时空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信息化和虚拟哲学研究的兴起,马克思社会时间与空间理论在中国哲学界受到关注,这种关注最直接的原因是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时空观的反思。传统哲学教科书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并没有完全反映马克思时空理论的全貌和特色,在一定条件下还容易造成人们对马克思时空观的误读或片面理解。
李俊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社会时间哲学教科书哲学研究时空观
思考理性与构建和谐社会——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的启示
本文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视角,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重要哲学著作《理性的毁灭》的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理性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比较研究了理性、非理性、合理性、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等基本范畴及哲学观念,廓清了理性...
李俊文
百年来中国美学发展历程及省思被引量:3
2014年
百年来中国美学的思想既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又大量吸收了西方美学和西方文化的新观点、新方法。以学科发展为视角,梳理反思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四个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学启蒙及其学科创建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中国现代美学奠基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以讨论为特征的美学争鸣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美学反思与发展并存期。新世纪的美学研究必须改变跟在西方现代美学后面跑的被动局面,才能建构起对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独特解释力的中国美学体系。
李俊文
关键词:中国美学美学学科
拷问理性——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研究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紧紧围绕着卢卡奇对理性的毁灭与建构展开论述。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通过对理性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比较研究了理性、非理性、合理性、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等基本范畴及哲学观念,廓...
李俊文
关键词:卢卡奇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哲学观念唯意志论生命哲学
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被引量:8
2008年
网络影响、改变着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当大学生欣喜、沉迷于网络的同时,网络的生存危机也日益凸显。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诸多负面伦理问题,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网络伦理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所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通过道德引导与教育、法制等手段来填补现时网络中无规范的真空,构建新的伦理规范,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尝试,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李俊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
信息化时代生活世界的变革被引量:2
2003年
人是在世界中存在和发展自己的。这世界不是自然界 ,不是与人对立、抗悖着的世界 ,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是人活动并由这种活动构成着的世界。国际学术思想中的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意味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任何一种生活世界理论总是针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状况提出来的。在信息时代 ,不论是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活动 ,还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文化娱乐、日常生活 ,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不断的重建。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展现信息时代生活世界的基本生存样式。
李俊文
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建构被引量:1
2007年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以劳动为本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卢卡奇确定了劳动的本质性内涵:作为目的论设定过程、作为社会实践模式以及作为类自由模式的劳动。以历史性对存在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劳动为本体建构的关于社会存在的劳动本体论的基本内涵表现为,自然本体论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提,劳动创造着人及其本质,目的性劳动驱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卢卡奇的劳动本体论学说对重建与发展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重要启示。
李俊文
关键词:卢卡奇马克思哲学本体论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早年实践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在普遍意义上被理解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理论并没有进行考察,更没有研究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关联。理论研究表明,马克思在早年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三部理论著作创作,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与超越,形成了实践哲学这一科学的理论形态。
李俊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劳动异化实践哲学
解读卢卡奇的理性精神
2012年
理性,是人类生命在永恒开放中追求的一种自我定位,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理由和无限超越的终极关怀。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世界文明史就是人类追寻理性的历程。当人们认定理性对现代文明承负起推进作用时,这的确应被称作理性主义的伟大胜利。生命的非理性本性固然是一个生物学的事实,
李俊文
关键词:卢卡奇人类生命世界文明史终极关怀安身立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