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朴静子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叶螨
  • 6篇二斑叶螨
  • 5篇螺螨酯
  • 3篇抗性
  • 2篇杀螨
  • 2篇杀螨剂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解毒酶
  • 2篇抗性选育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花生
  • 2篇基因
  • 1篇动态参数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悬浮剂
  • 1篇抑菌

机构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1篇朴静子
  • 6篇周玉书
  • 6篇李忠洲
  • 5篇田如海
  • 5篇高萍
  • 4篇李自博
  • 4篇周如军
  • 1篇薛彩云
  • 1篇陈唯军
  • 1篇杨银辉
  • 1篇孟祥梅
  • 1篇仇贵生
  • 1篇曹远银
  • 1篇姜永强
  • 1篇李天亚
  • 1篇郝宁
  • 1篇车午男
  • 1篇王晓宏

传媒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农药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生疮痂病菌蓝光受体EaWC 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2年
光是真菌感知和适应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调控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s,ESC)是花生疮痂病菌重要的毒力因子,蓝光对其具有正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揭示光调控ESC机制,开展了花生疮痂病菌蓝光受体基因EaWC 1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受体基因EaWC 1全长为3 261bp,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长度为1 08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1.95 kD,理论等电点为8.81,具有核定位信号,为稳定亲水性蛋白。qPCR定量分析表明,EaWC 1基因表达受到蓝光诱导,其表达模式与ESC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阐明花生疮痂病菌蓝光受体生物功能,揭示ESC毒素生物合成光调控机制和调控网络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洋张晓天朴静子周如军李自博关海雯
关键词:蓝光受体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抗阿维菌素的二斑叶螨解毒酶活力变化及其酯酶同工酶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在沈阳农业大学昆虫抗性实验室已有的二斑叶螨抗性种群的基础上,以杀死种群60%的剂量用2.0%的阿维菌素乳油继续汰选。选育至35代,抗性增长到13.76倍。离体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6233和3.0475倍,暗示这两种酶活力的增强是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二斑叶螨敏感品系和抗性筛选品系均有至少4条明显的谱带,所有的抗性品系酶带染色均比敏感品系的强,表明二斑叶螨经过长期的阿维菌素汰选,酯酶活性增强。
高萍周玉书孟祥梅李忠洲朴静子
关键词:二斑叶螨阿维菌素解毒酶酯酶同功酶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选育及其解毒酶活性测定被引量:15
2013年
用螺螨酯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进行35代抗性选育,抗性指数达到8.34,并在选育过程中,对二斑叶螨解毒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抗性增强,细胞色素P450活性亦显著提高,而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较敏感品系差异不显著。说明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药性的增强与其体内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增强有关。
李忠洲周玉书朴静子田如海高萍
关键词:二斑叶螨螺螨酯解毒酶活性杀螨剂
二斑叶螨对240g/L螺螨酯悬浮剂的抗药性预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预测二斑叶螨对螺螨酯(240 g/L SC)产生抗药性的速度,指导合理用药。[方法]以选择压力为杀死种群50%~60%的剂量,对二斑叶螨敏感种群进行室内汰选,每隔5代用浸叶碟法和叶片残毒法对种群进行测定,求得毒力回归方程。[结果]经过25代汰选,二斑叶螨的卵对螺螨酯抗性指数仅上升至1.28倍,并未产生明显抗性。汰选至35代,对幼螨的LC50值(制剂量)由15.1252 mg/L升高至127.2624 mg/L,获得抗性指数8.41倍的抗性种群。[结论]在室内汰选35代后,二斑叶螨的幼螨虫态对240 g/L螺螨酯SC已产生明显抗药性。
田如海周玉书李忠洲朴静子高萍
关键词:二斑叶螨螺螨酯抗药性
240g/L螺螨酯SC对二斑叶螨敏感种群毒力测定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建立240 g/L螺螨酯SC对二斑叶螨敏感种群的毒力基线,为抗性预测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叶碟法和叶片残毒法,就240 g/L螺螨酯SC对二斑叶螨不同虫态进行毒力测定。[结果]240 g/L螺螨酯SC对二斑叶螨卵和幼螨的LC50值分别为3.188 6、15.125 2 mg/L(制剂用量),对被处理雌成螨所产下卵的LC50值为13.249 5 mg/L(制剂用量)。[结论]该药剂对二斑叶螨卵的毒性高于幼螨,对雌成螨的生殖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周玉书田如海朴静子仇贵生车午男李忠洲
关键词:螺螨酯二斑叶螨敏感种群毒力测定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在24℃条件下,饲养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系统观察2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其一系列生命、生殖及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二斑叶螨抗性品系(R)的孵化率、幼螨成活率、有效产卵量、内禀增长率等均具有不利性,抗性品系(R)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S)的0.582倍,存在适合度缺陷。
周玉书李忠洲田如海朴静子高萍
关键词:二斑叶螨螺螨酯抗性相对适合度动态参数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药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为提高药用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实验教学信息化,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药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本文介绍了药用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现状与不足,探讨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优势及其应用于该课程的模式构建,并分享了取得的教学效果,以期为数码显微互动与农林院校实验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薛彩云周如军李自博郝宁朴静子李天亚
关键词:实验教学
丁子香酚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024年
黑斑病是人参上最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与品质。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丁子香酚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并评价了对病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0.30 mg/mL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高达90.14%和94.40%;丁子香酚处理病原菌菌丝12 h后,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66.18%和1.83nmol/g;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峰值出现在24 h,分别为379.80、38.80和305.10 U/g。丁子香酚能够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增强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促使活性氧大量积累,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发挥抑菌功能。本研究可为丁子香酚在人参黑斑病绿色防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人参黑斑病防控增加了用药选择。
郭鸶怡马榕李思奇李自博朴静子周如军
关键词:人参黑斑病菌抑菌活性生理生化机理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选育及现实遗传力被引量:7
2012年
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Koch是我国蔬菜、花卉、果树上的重要害螨,对多种杀虫、杀螨剂容易产生抗药性。螺螨酯(spirodiclofen)对二斑叶螨等多种害螨防效突出,对卵和幼若螨杀伤力较强,而且对雌成螨有很强的不育作用。作者等参考Tabashnik的概率值分析法,研究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预测二斑叶螨对该药剂产生抗性的速率,以便合理使用农药。
田如海周玉书李忠洲朴静子高萍
关键词:二斑叶螨现实遗传力抗性选育螺螨酯抗药性杀螨剂
6种虫媒病毒PCR-Mass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2年
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同时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西尼罗病毒(WNV)、森林脑炎病毒(TBEV)和圣路易脑炎病毒(StLEV)等6种虫媒病毒的PCR-Mass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上述6种病毒的序列信息,经过分析比对,设计6组扩增引物和延伸探针,初步建立针对上述6种病毒的PCR-Mass检测体系。采用上述6种虫媒病毒和其他常见致病性病毒为检测对象,确定PCR-Mass体系的特异性;通过对重组质粒的定量检测,确定该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并利用该体系对12份TBE阳性和10份JEV阳性脑脊液样本进行检测,评价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PCR-Mass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上述6种虫媒病毒,而对其他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现象;6种虫媒病毒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102copies.mL-1;对22份阳性样本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本研究建立的PCR-Mass检测方法可实现对6种虫媒病毒的快速、同时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朴静子王晓宏陈唯军杨银辉姜永强曹远银
关键词:虫媒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