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立
- 作品数:34 被引量:60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加拿大钾磷研究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水旱轮作地区免耕的肥力效应被引量:18
- 2000年
-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李生秀
- 关键词:免耕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
-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被引量:91
- 2003年
-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杂交狼尾草秸秆在稻麦轮作田中为期 1年的原位分解。结果表明 :秸秆用量对其分解率影响甚微 ,1年后秸秆C分解了 72 %左右 ,分解速率常数为 2 7× 1 0 - 3d- 1,但秸秆用量的多少与土壤原有碳的分解和土壤有机碳平衡密切相关。黄棕壤原有C年分解率为 5 4 5 %~ 6 0 7% ,分解速率常数在 1 0 4× 1 0 - 4~ 1 1 8× 1 0 - 4d- 1之间。随秸秆用量增加 ,黄棕壤原有C分解率和分解量均增加 ,土壤有机碳的亏缺减少。微生物量14 C占加入秸秆14 C的 3 79%~ 1 0 63% ,占土壤残留14 C的 1 2 2 7%~1 7 4 3% ,其大小变化及减少程度均较微生物量12 C显著。微生物量12 C约为微生物量14 C的 0 74~ 3 85倍 ,说明大多数情况下 ,土壤原有C仍是土壤微生物活动所需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微生物量14 C的周转率在 1 1 0~ 1 1 8a- 1之间 ,微生物量12 C的周转率在 0 97~ 1 0 6a- 1之间。增加秸秆用量可加快土壤微生物量C的周转速度 ,反过来微生物量C周转速度的加快又加速了秸秆C和土壤原有C的分解。土壤原有C和秸秆C的分解进程与微生物量12 C和微生物量14 C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有机碳分解的快慢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弱的外在表现。
-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刘海琴
-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土壤养分
- 免(少)耕土壤的肥力与推荐施肥被引量:9
- 1990年
- 文章就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化肥肥效、肥料利用率以及它们与推荐施肥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对测试土样的采样深度进行了讨论。
- 黄东迈朱培立
- 关键词:免耕土壤肥力推荐施肥
- 免少耕条件下的土壤肥力与推荐施肥
- 黄东迈朱培立
- 关键词:少耕土壤肥力单位面积产量氮素营养平衡施肥
- 耕作土壤有机态氮内循环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 本文对耕作土壤有机氮内循环中有关旱地和水田有机态氮的矿化速率和矿化量、土壤有机氮和有机碳的生物周转、无机氮对土壤中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和土壤管理与氮素肥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中的依据大多出于15N、14C单、双标记秸秆在实验...
- 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
- 关键词:内循环微生物生物量
- 文献传递
- 无机氮对土壤中有机碳矿化影响的探讨被引量:36
- 2001年
- 采用1 4 C同位素示踪恒温密闭培养法 ,研究了秸秆和化肥配合施用体系中 ,无机氮对1 4 C秸秆碳矿化的影响 ,培养期一年。结果表明 ,在非石灰性土壤中 ,无机氮的施用促进了1 4 C秸秆碳的矿化 ,相对增加了土壤固有碳 ( 1 2 C)的固持 ,两者间的互补显示无机氮对土壤总碳矿化的影响不大 ;淹水土壤中的1 4 C秸秆碳年矿化率比旱地高 ,发现无机氮对1 4 C秸秆碳年矿化率的增加不论在旱地或水田状况是近似的。在石灰性土壤中 ,无机氮对1 4 C秸秆碳、土壤固有碳的矿化均起到抑制作用 ,没有发现无机氮对有机碳矿化的促进。对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体系中 ,化学氮肥对土壤有机碳转化影响 ,以及化学氮肥在土壤有机碳内循环中的作用功能等 。
- 朱培立王志明黄东迈余晓鹤严少华
- 关键词:无机氮矿化淹水土壤旱地土壤土壤有机质
- 磷、钾肥对薄荷产量的影响及其残留效应被引量:8
- 2000年
- 长江下游灰潮土上进行的薄荷NPK 三要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PK 平衡施肥处理薄荷鲜草产量最高,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大小顺序为K> N> P。每千克K2 O 对头刀薄荷鲜草产量增产率最高,为64 .5kg 。钾肥提高产量的机理主要是提高薄荷的总叶节数、存叶重和降低落叶率。磷、钾肥均有较大的残留效应,钾肥残效可使二刀薄荷鲜草增产20 % 以上,磷肥则可增产15 % 。
- 朱培立王志明黄东迈曹凤进朱建桦王志进王振林陆建石
- 关键词:薄荷平衡施肥磷肥钾肥
- 砂姜黑土不同耕作管理对稻后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探讨和比较了砂姜黑土稻麦轮作条件下。
- 朱培立李庆康黄东迈余晓鹤于杰蔡志良孙行斌宋文斌徐振云朱振才
- 关键词:砂姜黑土水稻小麦轮作
- 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被引量:104
- 1998年
- 14C标记的羊粪、杂交狼尾草(象草)及其根部分别施于淋溶土中,在30℃培养365天。土壤保持旱地(70%WHC)和淹水两种状态,进行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的对比试验。另一组试验采用14C标记的水稻秸和玉米秸,分别施于老成土和变性土中,在上述相同的水分条件下于30℃培养112天进行对比。所有加入的不同有机物料。不论是在何种土壤,其在淹水土壤中的有机碳分解速率均快于旱地土壤,而前者的残留率却明显低于后者。淹水处理中各种不同有机物料的分解半衰期约为旱地相应处理的1.4—2.0倍。这和有关有机质在旱地和水田土壤中分解速率的传统概念相反。作者认为如果旱地和水田的土壤条件均适宜于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水田土壤中不论是有机碳的分解速率还是分解量实质上均大于旱地土壤。
- 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余晓鹤
- 关键词:有机碳旱地水田
- 稻麦表层土壤管理对氮素平衡的影响
- 在练湖农场的粘重水稻土上,进行连续免耕7年后再耕翻和常规耕翻种植的三种耕作方式相比较。氮的吸收率、残留率和亏损率以及土壤供氮容量等方面基本相同。表明仅仅改变扰动土壤方式的耕作方法,对土壤中氮肥的转化和土壤供氮容量的影响较...
- 朱培立黄东迈张振华
- 关键词:土壤氮素水旱轮作土壤耕作少耕大田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