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春
-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被引量:1
- 2010年
- "一座荒凉的山岬","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一所很大的牢房",这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于这个世界和他所生长的环境丹麦的描述。这构成了一个失范的社会模型。而越轨是失范社会的产儿,它是不可避免的悲剧发生的前提,也是新社会新制度诞生的先声。著名社会学家默顿"越轨"的理论中,前一种被称为"反常越轨者",
- 曹艳春
- 关键词:社会学家哈姆雷特新社会荒凉
- 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路径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中日两国侦探小说的产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渊源,但明治维新特别是二战后,日本的侦探小时发展迅速,社会推理小说成为世界侦探小说发展的第三次高峰,而中国侦探小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流派。中日侦探小说艺术成就悬殊,与两国的发展道路和经济水平不同、法律体系的健全和法律观念的普及程度不同,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等因素有关。中国侦探小说要向前发展,一要走本土化创作之路,二要不断丰富小说的社会内涵,三要创作多层次的小说,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读者的审美趣味。
- 曹艳春李世新
- 关键词:侦探小说
- 卓越小学教师艺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精神,有效实施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几年来,认真开展研究与实践探索....
- 张玉成谢慧盈曹艳春王标
-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师教育艺术素养
- “自由联想”与“兴”的可通约性
- 2010年
- 本文认为在中国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与西方"自由联想"相通的艺术手法——"兴",并对这一文学实践进行了初步追溯,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兴"与"自由联想"具有概念内涵的相似性、发生机制的一致性和表现内容的相通性,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学的可通约性。
- 周和军曹艳春
- 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
-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起步较晚,在不长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因而,加强对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问题的研究,具有...
- 曹艳春
-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
- 《古炉》人物谱系简析
- 2011年
- 本文详细分析了贾平凹新作《古炉》中主要人物狗尿苔、霸槽、支书、蚕婆和郭善人等的形象特征,指出他们与中外文学作品及其自己以往作品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谱系特征,在继承和创新之外,某些地方还体现出创作的惯性。
- 杜伟曹艳春
- 关键词:人物谱系
- 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探究语文知识分类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梳理,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分别将语文知识相应地分为工具性知识、审美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大类,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探究语文知识分类的新思路。
- 汤慧兰曹艳春
- 关键词:工具性知识
- 从波兰视角谈美育理论
- 2019年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越来越受到战后波兰人民的关注。纵然此领域的先锋著作可追溯到战间期,例如斯特凡·斯曼(Stefan Szuman)~①研究儿童艺术的论著,以及波格丹·苏霍多尔斯基(Bogdan Suchodolski)~②描述崇高艺术和文化复兴思想的作品,但更为广泛的思想运动直到战后才拉开序幕,人们称之为"借助艺术的教育"。这场运动与争取人们对艺术的支持并引发人们探讨艺术的社会用途和教育用途有关。
- 曹艳春王烨
- 关键词:审美教育民族价值观想象力
- “诗情不似曲情多”:“词言情”论及其缘由探讨
- 2016年
- 与"诗言志、文载道"相比,词是中国文学中最能深入、细腻的抒发感情的文体。对于词善于言情的体性特征,历代词论家均有论及。本文梳理历代词论中"词言情"论,并从词的音乐性和阴柔美两个特点出发,探讨词言情的缘由。
- 曹艳春
- 关键词:缘由音乐性阴柔美
- 从“发愤著书”到“穷而后工”——论中国古典文论的整合性
- 2016年
- 尽管有着《文心雕龙》和《原诗》这样高度系统化的文艺理论著作,中国古典文论在总体的形式结构上仍呈现为散点式、非系统化的特点,但这种外在特点并不能掩盖古典文论自身所具有的能够系统化的自觉整合性特征,而这突出的在"发愤著书"和"穷而后工"两个范畴中体现出来。深层透视和重新解读"发愤著书"和"穷而后工"的内涵,即可窥见其中内具的独特而典型的中国古典文论整合性。"发愤著书"和"穷而后工"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揭示了主客观因素对创作实践活动有着深远影响的特殊规律,更重要的是它从文学活动的四个环节: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全方位对文学发生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批评理论的揭示,对文学规律的揭示。其特有的系统整合性使其在中国古典文论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因此,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今时代仍然会对其作深入的研究和现代阐释。
- 曹艳春
- 关键词:发愤著书穷而后工自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