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成像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心肌
  • 2篇心肌运动
  • 2篇右室
  • 2篇右室壁
  • 2篇室壁
  • 2篇组织多普勒
  • 2篇组织多普勒成...
  • 2篇组织追踪显像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老年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心动描记
  • 2篇超声心动描记...
  • 2篇成像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机构

  • 4篇杭州市余杭区...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余杭区第一人...

作者

  • 6篇曹昕阳
  • 4篇戴晓艇
  • 4篇郑凤华
  • 4篇高继康
  • 2篇郑哲岚
  • 1篇高丽渊
  • 1篇王永平
  • 1篇付红霞
  • 1篇钟永红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壁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患者右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获得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右室前壁、下壁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心内膜下心肌层的组织速度显像、组织追踪显像、应变显像、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显像曲线后,分别测量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收缩期峰值位移(PDs)、收缩期峰值应变(PS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PSRs)、达一峰值速度时间(TTPV);并将各节段的参数与右室射血分数(RVEF)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采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与对照组有差别的参数的诊断界值.结果 肺心病组右室壁所有节段的PSs值,前、下、侧壁的基底段及前壁中段的PDs值,前壁基底段、中段及下壁中段PSRs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在所有相关性分析的参数中,右室前壁基底段PSs值与RVEF高度相关;右室下壁基底段的PSs的界值-22%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大,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2.54%、65.38%、68.92%.结论 组织多普勒技术可评价肺心病患者的右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尤其是应变显像;利用局部心肌的组织多普勒参数测值可间接反映肺心病患者的右室整体收缩功能.
高继康郑哲岚戴晓艇郑凤华曹昕阳
关键词:组织速度显像组织追踪显像组织同步显像应变率显像
复方丹参滴丸和黄芪精口服液联合抗心绞痛疗效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和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和黄芪精口服液联用抗心绞痛作用及有无耐药性存在。方法:按入选标准将我院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经双盲方式给药观察8周,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黄芪精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疗程8周。结果:疗程4周后,治疗组心绞痛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在疗程6周后无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疗程6周后显著降低。结论: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和黄芪精口服液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长期服用疗效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
曹昕阳付红霞王永平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黄芪精口服液抗心绞痛作用耐药性心绞痛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8
2014年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为重症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2-06~2014-03收治的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包括症状、体征及胸部CT、胸片征象的缓解情况),肺功能改善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9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CT征象显著优于治疗前,病情得到控制,其中1例因肾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达2.5%;39例患者PaO2/FiO2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VE、FEV1、PEFR)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 呼吸机辅助呼吸能够有效地促进症状和体征的恢复,减少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是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行之有效的救治方式.
高丽渊曹昕阳钟永红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
组织追踪显像对肺心病患者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的定量分析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的价值。方法选择52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及53例体健者(对照组),分别获取两组对象右室前壁、下壁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心内膜下心肌层的位移曲线,然后测定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峰值位移(PDs),将各节段PDs值与右室射血分数(RVEF)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两组间有差异的参数的诊断界值。结果(1)肺心病组患者前、下、侧壁的基底段及前壁中段PDs值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或0.01);(2)右室前壁基底段PDs界值为8.5mm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大,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2.75%、65.38%、64.07%;(3)肺心病组患者右室下壁及前壁基底段PDs与RVEF呈显著正相关(r=0.36、0.33,均P〈0.01)。结论组织追踪技术能够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室壁部分节段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部分节段的PDs值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反映肺心病患者的右室整体收缩功能,其中基底段是组织追踪显像检测肺心病患者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时的最重要节段。
高继康郑哲岚郑凤华戴晓艇曹昕阳
关键词:肺心病超声心动描记术组织追踪显像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正常老年人右室壁心肌运动定量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老年人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的价值。方法获得右室前壁、下壁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心内膜下心肌层的组织速度显像、组织追踪显像、应变显像、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显像的曲线后,分别测量每...
高继康郑哲岚郑凤华戴晓艇曹昕阳
文献传递
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评价老年人右室壁心肌运动的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高帧频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老年人右室壁局部心肌运动的价值。方法获得右室前壁、下壁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心内膜下心肌层的组织速度显像、组织追踪显像、应变显像、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显像的曲线后,分别测量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Vs),收缩期峰值位移(PDs),收缩期峰值应变(PS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PSRs)、达—峰值速度时间(简称达峰时间,TTPV);舒张早期充盈速度(Ve),心房收缩期充盈速度(Va),舒张早期应变率(Esr),心房收缩期应变率(Asr);并计算舒张早期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速度(Ve/Va),舒张早期应变率/舒张晚期应变率(Esr/Asr)。结果右室各壁的PVs,PDs,Va及下壁的Ve的总体均数在基底段最高,中段其次,心尖段最低(P<0.05);前壁基底段与中段的PSs,前壁基底段与中段及其基底段与心尖段的PSRs,下壁中段与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与心尖段的Ve/Va,侧壁心尖段与基底段的Esr/Asr的总体均数相互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右室壁各节段的TTPV,前、下壁各节段的Esr,侧壁各节段的Asr的总体均数相互之间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人右室壁各节段的局部心肌运动可以通过高帧频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进行定量评价,基底段是应着重分析的节段。
高继康郑凤华戴晓艇曹昕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组织多普勒显像心肌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