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先
-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工程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低温疗法脱除马铃薯病毒及遗传变异分析
- 植物病毒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植物的危害十分严重。马铃薯退化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由马铃薯病毒、微病毒、菌原质及其它植物病毒侵染引起的。侵染源种类繁多,病毒是导致马铃薯退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一般使马...
- 曲先
- 关键词:低温疗法马铃薯病毒病毒脱除超低温保存基因甲基化
- 文献传递
-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茎尖的超低温保存及其遗传变异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5
- 2010年
- 研究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结果表明,4℃低温下锻炼6d,在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酰胺的培养基中预培养5d,60%PVS2于室温下装载30min,0℃下PVS2脱水40min时,茎尖成活率最高(71.6%),再生植株生长分化正常。进一步对再生植株进行AFLP分析,6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85条带,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材料之间未见到明显差的异带,但用MSAP技术分析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甲基化的结果显示:超低温保存后的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在扩增的624条带中,处理与否之间完全一致的带型为584条;有变化的带型为40条,处理2(茎尖经过完整的超低温保存过程,区别于处理1,增加了冷冻、解冻和洗涤后恢复培养)有13个位点的甲基化增加,21个位点去甲基化。
- 曲先王子成
- 关键词:马铃薯超低温保存
- 一种脱除马铃薯病毒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马铃薯病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材料,先进行病毒检测,对确定带病毒的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然后建立单芽系材料;对所建立的单芽系材料进行扩繁继代培养,随后对单芽系材料进行超低温保存处理,对超低温保存后成活...
- 王子成曲先何艳霞李忠爱
- 文献传递
- 小酸浆(Physalis minima L.)茎尖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被引量:3
- 2008年
- 用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小酸浆茎尖的结果表明,1cm的小酸浆茎段放在改良MS培养基上室温预培养3d后,切取2mm长的茎尖放在0℃条件下用100%PVS2溶液中处理70min,快速投入液氮保存,1d后取出,于40℃恒温水浴中化冻2~3min后用含1.2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液洗涤30min,接种于再生培养基上暗培养7d再转接至正常光照35μmol·m-2·s-1条件下,成活率可达36.0%,再生植株生长正常。
- 曲先王子成梁晨
- 关键词:超低温保存玻璃化法
- 超低温保存脱除两种马铃薯病毒被引量:19
- 2011年
- 采用超低温保存的方法对马铃薯病毒PVY和PVS进行了脱除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超低温保存后,材料的存活率可达71.6%,比传统的茎尖培养脱毒材料的成活率在52%左右高;超低温保存后PVY病毒脱除率达到83%,比传统脱毒方法脱毒率(62%)和热处理脱毒率(65%)要高,且操作上也较简单;对于马铃薯PVS病毒脱除率在47%左右,而采用茎尖培养病毒的脱除率仅有17%左右.
- 王子成曲先薄涛
-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脱毒
- 超低温保存小麦种子和幼苗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周98165和开18的种子与幼苗为材料,对它们超低温(液氮中)保存前后的发芽和成活率及田间生长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采用AFLP和MSAP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超低温保存后,其发芽率和成活率与对照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但田间生长,除分蘖数稍低于对照外,其他生长指标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区别。而超低温保存后的幼苗,各项生长指标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AFLP技术分析了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样品,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的AFLP带型一致,统计的1500多条带中未见明显差异带型,表明在超低温保存前后无论是种子还是幼苗,其基因组DNA序列均没有发生变异。进一步用MSAP技术分析了超低温保存后的样品的甲基化水平,13对引物共扩增出590多条清晰的带,与对照相比,超低温保存后的材料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变化,其中变异带最多的达83条,变异率高达13.67%,且脱甲基化变化是主要趋势。
- 陈芳王子成何艳霞曲先
- 关键词:小麦超低温保存AFLPM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