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源
- 作品数:84 被引量:71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建设长江经济带的现实价值被引量:14
- 2014年
- 长江经济带不仅发挥着经济主驱动轴的战略作用,而且还具有维系国家、团结民族的重要政治社会文化功能。随着发展方式转型。内需拉动作用增强,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条件下,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与日俱增。其作为后起支撑带的战略重要性不断凸显。
- 文余源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社会文化功能环境约束内需
- 数字化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4年
- 民营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数字时代,数字化赋能成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创新环境、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赋能通过数据资源资本化推动技术升级、运营流程模块化助力流程变革、信息传递高效化重塑组织结构、数字技术通用化促进协同创新、数字金融创新优化融资环境、数据智能化驱动柔性制造升级,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现阶段,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制度保障亟待完善、市场垄断与准入壁垒、数字化人才供给短缺等是数字化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需要通过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优化制度保障、破除垄断清除壁垒、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举措施展数字化赋能的积极作用。
- 文余源刘洋
- 关键词:民营企业数字金融
- 城市规模扩大了城市内部技能工资差距吗?——基于CHIP2013微观数据被引量:3
- 2020年
- 集聚经济影响不同规模城市间收入差距的同时会加剧城市内部劳动力工资收入不平等。本文基于拓展的双层三要素嵌套CES生产函数,构建分析城市规模对技能工资差距影响机制的模型,从劳动力技能溢价的角度对城市规模导致的城市内部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CHIP2013微观数据,实证探讨城市规模是否存在劳动力技能偏好从而影响城市内部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可观测的劳动力个体特征、城市特征以及行业和省份固定效应后,城市规模对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偏误,以及在改变技能划分标准、工资计算方法和城市规模划分方法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为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扩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 彭俊超文余源
- 关键词:集聚经济技能溢价工资差距技能劳动力
- 城市群FDI区位迁移与城市联系强度的交互作用和空间效应--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引导FDI合理地迁移、推进城市群空间优化,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城市联系强度是分析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05—2019年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采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分析讨论FDI区位迁移和城市联系强度的交互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FDI区位迁移和城市联系强度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机制,FDI的迁入促进了城市联系强度上升,但是城市联系强度上升对FDI迁入的促进作用更强;FDI迁入和城市联系强度对自身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二者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为负;城市群扩容强化了FDI迁入对城市联系强度的正向作用,但是城市联系强度上升对于吸引FDI迁入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不同区域的城市联系强度在吸引FDI迁入方面具有异质性,核心区域具有更加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FDI迁入对外围区域的城市联系强度的提升作用高于核心区域。稳健性检验支持研究结论。本文为理解FDI和城市群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角度,为合理利用外资提供了决策参考。
- 文余源王芝清
-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
- 3S技术在长江水利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0
- 2001年
- 结合水利行业的分工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 (GIS)、遥感 (R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即“3S”技术在长江防洪救灾、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及决策、湖泊和河道变迁分析模拟及预测、水环境污染监测、水工程勘察设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水利经济、移民规划和在血吸虫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总结了国内在这方面已做过的工作 ,展望了“3S”技术在长江水利事业中的应用前景—数字长江。说明了目前在长江水利中“3S”技术的应用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但许多更深入的工作还有待开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3S”技术将渗透到长江水利事业的每一个角落 ,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
- 詹小国文余源
- 关键词: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长江地质灾害水利规划水利事业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被引量:20
- 2007年
-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也可以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在阐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并探讨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改革政府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的国有企业产权转换和机制转换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必要举措。
- 段娟文余源
-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 综合评价山洪灾害风险的GIS方法被引量:23
- 2003年
-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的支持下,利用GRID模块地图代数功能,选取最大3d降雨量、集流面积、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指标,并考虑山洪引起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灾害等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的权重,用加权平均法来评价山洪风险,并以三峡库区湖北片为例,评价了该地区的洪灾风险,经检验,证明其评价方法是符合实际的,操作也很简便。
- 詹小国祝国瑞文余源
- 关键词:山洪灾害泥石流水土流失
- 试论南昆轴线产业带的构建
- 1997年
- 本文在综合分析南昆轴线产业的构建可行性条件及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带构与完善的战略对策。
- 文余源
- 关键词: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 湖北省投资环境研究
- 邓宏兵张振二刘丽君张毅张善彩文余源曾群王芳罗晓黎陈娴
- 该成果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的决策和企业经营活动。该项成果从理论、方法到实证,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构筑了投资环境研究的基本体系。对投资环境内涵的界定、投资环境实践价值的认识、投资环境研究方法论的思考、投资环境建设中的政府行...
- 关键词:
- 关键词:投资环境
- 中国城乡互动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城乡互动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也有所不同,正确衡量我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科学制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与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评价1986-2005年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近20年来中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相似发展水平的区域呈空间集聚分布态势,且20年来格局变化不大。该发现对促进我国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 文余源段娟
- 关键词:城乡互动发展综合评价LS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