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宫旁血管结扎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宫旁血管结扎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44例资料。病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每组均有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研究组在胎儿娩出后先行宫旁血管结扎,然后处理胎盘;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先取出胎盘,再行宫旁血管结扎,观察两组出血量。结果研究组非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360.0±78.5)mL,少于对照组(509.3±155.8)mL;两组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 275.0±911.4)mL,对照组(1 137.5±986.6)mL]。结论宫旁血管结扎术在非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先结扎后处理胎盘更为合理,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荐应用。 林金孝 戴燕关键词: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产科出血 疾病控制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7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腹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0.9%(47/5 021),主要原因是合并肥胖、糖尿病、妊娠水肿、贫血和产程停滞、术中使用电刀及术后咳嗽等。根据伤口渗出液量的多少将患者分两组:A组渗出液少;B组渗出液多。两组均采用局部挤压脂肪液,或拆开部分切口缝线引流、清除坏死组织等治疗,经局部处理后覆盖大片苯扎氯铵贴等措施,直至切口干燥无渗液。治疗结果:B组患者于剖宫产术后(8.2±1.2)d出院,切口愈合(13.4±2.6)d;A组分别仅需(5.8±0.8)d和(10.5±1.7)d。两组切口均无感染,愈合情况好,无需二期缝合,亦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 B组病人因渗出液多,所需的住院天数与切口愈合天数均较长。应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各种高危因素,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会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林晓玲 林金孝 戴燕关键词:剖宫产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产科 疾病防治 宫旁血管结扎技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时机和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宫旁血管结扎技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时机和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中央性前置胎盘44例,其中22例在胎儿娩出后先行宫旁血管结扎,然后处理胎盘,为... 林金孝 戴燕关键词:剖宫产 中央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中经子宫内膜入路切除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经子宫内膜入路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中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所行手术类型,其中102例经子宫内膜入路切除子宫肌瘤(EM)为EM组,98例经子宫浆膜切除子宫肌瘤(SM)为SM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切除肌瘤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改变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以评估新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剖宫产指征,肌瘤特征(大小,数目,分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组切除肌瘤时间小于SM组(12.80±3.95 min vs 15.55±3.75 min),术中出血量少于SM组(440.20±135.29 ml vs 510.82±183.44 ml)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改变值小于SM组(14.63±3.85 g/Lvs 18.31±4.26 g/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小于SM组(19.33±0.577小时vs 22.80±1.643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经子宫内膜入路切除子宫肌瘤安全,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可作为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的常规方法之一进行推广应用。 戴燕 王琪 林金孝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后妊娠预测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后妊娠预测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病史及手术资料,随访手术后妊娠情况.随访时间24~30个月.结果 内异症合并不孕症者51例,术后2年的累积妊娠率为52.9... 戴燕 林元 刘超斌 黄小琛 林金孝 林丹玫子宫破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孕产妇发生子宫破裂的21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的首要原因(76.2%),其次是药物引产不当(9.5%)、多产次生产(9.5%)及残角子宫妊娠(9.5%)。21例子宫破裂者均行剖腹探查术,其中18例(85.7%)行子宫修补术,2例(9.5%)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4.8%)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患者经积极抢救,未发生死亡,围产儿死亡5例,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及宫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和宫角切除术手术指征,规范药物引产,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林晓玲 林金孝 戴燕关键词:子宫破裂 妊娠 分娩并发症 产科 疾病控制 胎盘早剥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黄小琛 戴燕 陈水仙关键词:胎盘早剥 围产儿死亡率 母儿预后 回顾性分析 妊娠晚期 住院治疗 妇科疾病合并脂肪肝围术期处理78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合并脂肪肝的围术期处理,以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方法回顾分析78例妇科手术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和手术对术后肝功能等的影响。结果轻度60例、中度17例、重度1例,术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随脂肪肝程度加重、手术范围扩大、手术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气管-静脉全麻术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腰硬麻醉。结论妇科疾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多伴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储备降低,手术可加重肝功能损害。术前客观评估肝功能,采取必要的保肝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和麻醉方式,可降低肝功能损害,提高手术安全性。 戴燕 刘超斌 林丹玫 郑惠英 洪新如关键词:脂肪肝 生殖器疾病 女(雌)性 手术期间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40例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的盆腔包块在临床并非罕见,其诊治难度大于初发的盆腔包块。对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盆腔包块的性质、处理方式等一直以来为妇科医师所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40例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的特点和诊治情况,以期对其临床诊治提供有益的资料和借鉴。 刘超斌 林丹玫 戴燕 余爱丽 洪新如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卵巢肿瘤 卵巢囊肿 盆腔炎性疾病 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者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观察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时病情分为两组:Ⅰ组临产后急诊入院者(n=61);Ⅱ组计划性分娩或引产者(n=25... 戴燕 林金孝 林晓玲 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