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岭芬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螺杆菌
  • 2篇呼气
  • 2篇呼气试验
  • 2篇儿童
  • 1篇碘伏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切口感染
  • 1篇庆大
  • 1篇庆大霉素
  • 1篇微量元素
  • 1篇微量元素影响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留置
  • 1篇螺杆菌感染
  • 1篇螺旋杆菌
  • 1篇静脉

机构

  • 6篇邢台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成岭芬
  • 3篇逯建立
  • 2篇韩艳珺
  • 1篇杨瑞英
  • 1篇路丽霞
  • 1篇聂彦国
  • 1篇郭维
  • 1篇陈娜
  • 1篇伊春花
  • 1篇袁栋材
  • 1篇韩君花
  • 1篇刘壮

传媒

  • 1篇药物与人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合成线、庆大霉素与碘伏联合应用对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杨瑞英逯建立成岭芬郭维聂彦国韩君花陈娜
该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放在寻找安全、有效的预防会阴伤口感染,合成线、庆大霉素与碘伏联合应用对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的效果满意。合成线在吸收过程中有轻度组织反应。庆大霉素吸收迅速,局部应用不良反应小,且很少出现耐药现象。碘伏为...
关键词:
关键词:合成线庆大霉素碘伏
儿童反复腹痛与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成岭芬刘壮韩艳珺逯建立
该课题通过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在应用13c呼气试验检幽门螺杆菌(HP)对两组儿童进行检测,对HP感染进行根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由于样本比较大,该项目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减轻患儿痛苦,价格低廉,降低患...
关键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微量元素影响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Hp)后其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3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阳性患儿100例纳入实验组,200例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斌对象静脉血1mL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血清锌、铁、钙、铜、镁、水平,采用统计学原理比较血清铜、锌、钙、镁、铁的浓度。结果:Hp感染组儿童全血中铁、锌的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而钙、镁、铜水平以及缺乏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是造成或加重儿童铁、锌缺乏的重要因素;对Hp感染患儿应进行铁、锌元素舍量检测,必要时给予补铁、锌治疗,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铁、锌缺乏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成岭芬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微量元素儿童
儿童反复腹痛与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12月具有反复腹痛症状患儿100例为实验组,另选取100例无腹痛症状儿童为对照组,应用13c呼气试验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Hp感染阳性率,基于统计学原理对HP感染阳性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感染HP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联治疗对腹痛改善显著,HP感染转阴率高,且毒副作用小。结论:Hp感染与儿童反复腹痛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三联治疗Hp感染转阴疗效明显,对患儿腹痛症状改善明显,且根除率高,副作用少。
成岭芬逯建立韩艳珺
关键词:儿童反复腹痛幽门螺杆菌
^(13)C呼气试验患儿200例的护理体会
2014年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病密切相关。Hp 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儿童是 Hp 感染的易感人群,早期检测儿童是否有 Hp 感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3 C 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是最新、快速、无创伤而且无辐射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13 C 呼气试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仍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药物、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其他产生尿素酶细菌等影响,有可能检测的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中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护理很关键。
成岭芬
关键词:患儿护理
急救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急救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发生的情况及原因,制订护理防范对策。方法:观察急救使用留置针的患者81例,对发生静脉炎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81例中28例发生静脉炎,占33.33%。分析其原因有消毒、血管、静脉留置针型号选择、腹贴使用及活动影响等方面。结论:在急救时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常规,合理选择静脉,合理固定等方法,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
袁栋材成岭芬路丽霞关保琛伊春花
关键词:急救静脉留置针静脉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