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省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非均质油藏变粘酸的研制及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
- 基质酸化、酸压是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最主要的增产措施,由于其储层非均质性强、伤害程度差异性大,如果仅仅进行全井段布酸酸化,不仅不能很好的解除储层伤害,反而会加重储层纵向渗透率的差异,使得均匀布酸更加困难。因此,酸液的性能是...
- 徐良伟
- 关键词:变粘酸
- 文献传递
- 三角形截面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被引量:1
- 2011年
- 相对渗透率是岩石一流体相互作用的动态特征参数,也是油藏开发计算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关于相对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相对渗透率的计算公式。本文,笔者通过三角形模型,结合Burdine公式,推导出了一种截面为三角形的相对渗透率公式。在三角形模型中,形状因子能够描述残余油、水饱和度的变化,而通过三角形模型相对渗透率公式,可以直观地反映流体饱和度以及形状因子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 董淼湛祥惠徐良伟曾鸣
- 关键词:相对渗透率三角形截面流体饱和度特征参数相互作用
- 酸化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油酸、3-二甲氨基丙胺合成了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类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用该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配制自转向酸体系,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酸液体系粘度随酸浓度的降低先增大后减小,最大粘度为165 mPa·s出现在酸浓度为9%HCl+1%HF处,体系能够满足酸化过程中的耐温和耐剪切性能,并且通过破胶实验发现其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破胶,容易返排,且破胶后与煤油分层,即不污染油层。
- 徐良伟赵林马超何祖慧
- 关键词: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季铵盐性能评价酸化
- 破胶—絮凝—深度氧化法处理残余压裂液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胜利油田压裂作业后产生的残余压裂液具有COD、黏度、浊度高的特点,采用破胶—絮凝—深度氧化法来处理残余压裂液。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破胶剂、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和深度氧化体系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最终得到胜利油田残余压裂液室内处理配方:每100 mL残余压裂液需加破胶剂JPC 0.5 g、聚铝0.25 g、聚丙烯酰胺溶液3 mL、5 mL Fenton试剂〔n(FeSO4.7H2O)∶n(H2O2)=8∶1〕。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残余压裂液的各项污染物大幅下降,除COD外,其余污染物含量已经远低于GB 8978—1996的Ⅱ级排放标准。
- 马超徐良伟刘源白波
- 关键词:破胶絮凝
- 一种用于非均质碳酸盐岩酸化体系的自转向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均质碳酸盐岩酸化体系的自转向剂,其特征在于以芥酸作为起始剂,加入3-二甲氨基丙胺,在携水剂二甲苯和催化剂KOH的作用下,在油浴条件下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减压抽真空、冷却后即制得芥酸酰胺基叔胺;将...
- 马超赵林徐良伟
- 文献传递
- 新型变粘酸自转向剂合成及酸液性能研究
- 本文采用芥酸、3-二甲氨基丙胺、氯乙酸钠在室内合成了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红外分析表明产物为设计目标产物.并利用该表面活性剂在酸体系中能实现自动变粘转向的特点,配制适合非均质油藏酸化的变粘酸体系.通过对酸液...
- 马超徐良伟胡君城董淼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
- 文献传递
- 海洋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滨海-6井废弃钻井液的特点,提出了破胶—固液分离—固化的思想。通过实验优化破胶剂、絮凝剂、固化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100 mL废弃钻井液破胶剂加量为2 g,絮凝剂为2 gAS+2.5%HPAM溶液(质量分数0.1%),固液分层现象明显、出水水质透明。固化剂的加量为1.5%CJ-1、27.7%水泥、7.7%CJ-2、6.2%CJ-3。固化强度和浸出液试验表明:固化体在养护15天后平均强度3.0 MPa,浸出液指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 徐良伟马超陈书明雷宇
- 关键词:破胶固液分离
- Fenton试剂在返排压裂液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油气田压裂作业后的返排残余压裂液黏度、有机物含量以及浊度都较高,对油田企业周围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农作物及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经过破胶—絮凝处理后,COD仍然较高。文章以胜利油田水基胍胶返排压裂液为研究对象,针对破胶—絮凝处理后的上清液,采用Fenton试剂深度氧化处理,处理后压裂液COD去除率可达99.3%,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 马超徐良伟陈永红白波
- 关键词:FENTON试剂COD
- 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型自转向酸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了以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自转向酸体系的流变特性。通过稳态剪切流动实验,得到鲜酸和残酸体系的本构方程分别为σ=0.0893γ^(0.803)(R^2=0.967)、σ=6.30γ^(0.383)(R^2=0.983),均符合幂律型非牛顿流体;两种酸液体系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快速降低,鲜酸在100 s^(-1)时的黏度平台值约为40mPa·s,残酸在400 s^(-1)时的黏度平台值约为150 mPa·s。触变性实验表明,低剪切速率下鲜酸体系黏度下行线大于上行线,表现为复合触变性;残酸体系触变环面积小,剪切后结构易恢复。小幅振荡实验表明,鲜酸体系储能模量(G′)总是大于损耗模量(G″),且G′—G″曲线基本呈直线。残酸体系G″总是大于G′,在低频率下G′—G″符合Maxwell模型Cole-Cole图,表现出单一松弛时间的线性黏弹性;而在高频率下,G′—G″曲线又呈现直线趋势,显示出复杂的黏弹性。
- 马超徐良伟董淼陈书明
- 关键词:触变性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