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源性硫化氢与皮质发育障碍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皮质发育障碍DCDs(disorder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模型鼠的认知功能与H_2S的变化关系。方法用γ射线照射孕15d Wistar大鼠,制作DCDs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P30(出生后30天)、P60、P90 F1代DCDs模型鼠和对照组大鼠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大鼠血液及海马组织中H_2S浓度。用亚甲基蓝法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胱硫醚-β-合酶CBS(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酶活性。结果水迷宫实验:P60、P90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且随月龄增加潜伏期越长。P60、P90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血液H_2S浓度分别降低6.5、11.5μmol/L、海马组织H_2S含量分别减少3.2、5.6μmol/L.mg,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CBS酶活性降低24.94、34.46μmol/L.g.min。P30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变化不明显。结论 DCDs模型鼠脑内H_2S含量及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CBS酶活性降低,内源性H_2S降低与DCDs认知功能损害可能具有相关性,并为治疗皮质发育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提供治疗途径。
- 赵丰丽彭雪梅彭竹云代政伟孟涛张华晏勇
- 关键词:皮质发育障碍海马硫化氢
- 硫化氢对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途径的影响,探讨可能的细胞信号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硫氢化钠(NaHS,50、100和200μmol·L-1)作用PC12细胞1和18h,Westernblotting法检测APP、C99、C83、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MAPK/ERK1/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β42的水平。50μmol·L-1 NaHS作用于PC12细胞前30min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25和50μmol·L-1)或MAPK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25和50μmol·L-1),重复上述检测。各种检测实验均设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0μmol·L-1 NaHS组C99及Aβ42水平降低(P<0.05),C83的表达提高(P<0.05),Akt及ERK1/2的磷酸化增加(P<0.05),而LY294002可抑制NaHS的上述作用,但PD98059不具有与LY294002类似的作用。结论:H2S能使APP的代谢向非淀粉样途径转变,其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
- 张华谷小云孟涛代政伟赵丰丽彭雪梅彭竹云晏勇
- 关键词:硫化氢淀粉样前体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
- NO、CO和H_2S与缺血性脑损伤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相继发现动物和人体内也存在一定浓度的一氧化氮(N0)、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等气体。这些气体分子可由生物体自身合成,均具有神经递质和调质作用,它们的生物作用有所不同,但可以单独或者联合的形式,在多个系统及其多种疾病的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它们的产生及传感机制引起了学者的兴趣。
- 彭雪梅晏勇
-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缺血性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