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斌
- 作品数:53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应用于修复四肢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值修复小腿骨外露4例,足背皮肤缺损9例,手背及虎口的皮肤缺损2例;切取皮瓣的面积为8cm×10cm-10cm×22cm。结果:15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移植皮瓣的外形及功能恢复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有切取的面积大、切取部位隐蔽、对主要血管不造成损伤,血管蒂较长等优点,为修复四肢皮肤损伤较理想的方法。
- 彭艳斌万圣祥肖颖锋张建张祥翊周喆刚
- 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软组织损伤
- 糖尿病足康复理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糖尿病足康复理疗装置,涉及到糖尿病足康复理疗技术领域,包括浸泡箱,浸泡箱的两侧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暖气扇,浸泡箱内远离暖气扇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U型块,U型块内滑动插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连接有...
- 彭艳斌
-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MRI表现
- 2023年
- 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征象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髋关节58例(病例组)共70个髋关节,以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70个髋关节MR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并分析其差异,比较两组股方肌形态及信号差异。结果病例组IFS、QFS分别为(11.94±0.83)mm、(5.07±1.42)mm,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正常组IFS与QFS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7、0.68(P值均<0.001);ROC分析显示IFS、QFS、股方肌四个影像征象(包括股方肌变形、水肿、萎缩、脂肪浸润)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至1.00(95%CI:0.56~0.74,0.99~1.00)。结论MRI上IFS、QFS变窄可用于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股方肌变形、水肿、萎缩、脂肪浸润可提示诊断本病。
- 周金理郭子睿黄天练罗忠开欧阳永生彭艳斌谢婷婷成官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复杂断指皮肤血管缺损的治疗
- 目的:探讨伴血管皮肤缺损的复杂断指再植修复方法 的选择。方法:根据伤指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游离静脉皮瓣、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局部转移皮瓣、带血管邻指皮瓣、及腹部皮瓣修复伤指的血管...
- 彭艳斌万圣祥肖颖峰
- 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及MRI表现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股骨大转子综合征(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GTPS)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40例临床诊断为GTP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患者股骨转子区滑囊、臀肌肌腱、股骨大转子及髂胫束等解剖结构信号改变。结果 40例患者共累及55髋,其中女性占72.5%,双髋受累15例,临床症状为髋外侧疼痛,主要MRI表现为孤立性转子区滑囊积液、扩张,呈长T1长T2信号(n=40),臀肌肌腱增粗、信号增高(n=13),股骨大转子骨髓水肿(n=2),臀肌肌腱信号局限性中断、缺失(n=2),髂胫束增厚并信号增高(n=1)。结论 GTPS主要见于老年女性,多为单髋受累,MR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韦诚黄天练韦玉乐罗忠开欧阳永生彭艳斌谢婷婷成官迅
- 关键词:滑囊炎肌腱病磁共振成像
- 莫匹罗星软膏对拔甲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对拔甲术后伤口愈合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外科门诊收治的80例行单纯拔甲术治疗的踇趾甲沟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换药时在用敷料及纱布包扎前伤口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对照组换药时直接用敷料及纱布包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消失时间、术后换药次数、伤口结痂厚度、结痂时间及拔甲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换药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结痂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拔甲术后伤口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换药时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波彭艳斌王全震张建肖颖锋万圣祥周陶
- 关键词:莫匹罗星软膏甲沟炎拔甲术伤口愈合
- 白藜芦醇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2年
-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由衰老、肥胖、创伤、遗传等多因素引起的慢性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骨科医生面临的棘手疾病,该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可通过影响软骨衰老、软骨基质代谢、软骨损伤等作用参与OA的发生发展进程,这一过程可能与核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本文拟就白藜芦醇在OA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褚云峰于红燕杨琪彭艳斌陈仲刘明于斐
- 关键词:骨关节炎白藜芦醇软骨退化信号通路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结合甲床扩大术修复指端缺损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介绍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结合甲床扩大术治疗外伤性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伴指甲缺损。方法采用此方法治疗手指末节软组织伴指甲缺损35例38指。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伤指的指端及指甲外形满意。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结合甲床扩大术是治疗外伤性手指末节软组织伴指甲缺损的有效方法。
- 肖颖锋万圣祥王拥军江长青彭艳斌周喆刚
- 关键词:指端损伤指甲指动脉皮瓣
- 足跟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修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足跟黑色素瘤的扩大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观察收治的足跟黑色素瘤9例,其中男5例,女4例。行扩大切除术,并根据足跟皮肤的缺损大小,分别选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外侧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皮肤缺损区,手术前后均应用干扰素治疗。结果: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年,1例患者因黑色素瘤全身转移死亡,其余8例患者足跟部皮瓣形态、感觉、色泽、耐磨性、痛觉及功能均满意。其中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在功能方面最佳。结论:足跟部的恶性黑色素瘤采用扩大切除术,在切缘阴性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建,根据创面大小分别选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外侧皮瓣、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临床疗效满意。
- 彭艳斌万圣祥肖颖峰王拥军周喆刚江长青
- 关键词:足跟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术皮肤缺损
- MR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R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MR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包括:对低分辨率的待重建MR图像采用二维多尺度分析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增强梯度图;将所述待重建MR图像和所述增强梯度图输入预先...
- 彭艳斌胡小婉王好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