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皓均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林培政教授从“暑湿”论治成人风疹病毒性脑炎验案
- 2021年
- 成人风疹病毒性脑炎是风疹病毒感染的少见并发症,是一种累及神经系统的罕见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尚无特异治疗,西医以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力等治疗为主。林培政教授以温病理论为指导,结合患者发病特点,辨病为暑湿病,辨证先后属暑湿弥漫三焦、困阻中下焦、暑湿伤气,分别以清暑化湿、宣通三焦,清暑化湿、健脾化湿消积,清暑化湿、培元和中为法,完全治愈1例成人风疹病毒性脑炎患者,无任何后遗症,疗效确切。
- 何灵玲彭皓均彭皓均沈强沈强刘亚敏吴智兵
- 关键词:温病暑湿
- 刘氏菖郁汤治疗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证疗效观察
-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根据全国名老中医刘仕昌教授的经验,根据岭南地区气候、环境以及人体体质、饮食习惯等,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
- 杨小梅彭皓均庾国桢刘亚敏
- 关键词:中风临床药理疗效评价
- 补肾填精法对脑卒中失眠症模型大鼠血清褪黑素含量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法对脑卒中失眠症模型大鼠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含量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建模成功的脑卒中失眠症大鼠随机平分为3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于造模第7 d起,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补肾填精汤(低剂量组最终含生药浓度低剂量为0.7 g/mL、中剂量为1.4 g/mL)以1 mL/(100 g·d)灌胃,连续14 d,记录血清MT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第1 d、第7 d与第14 d的逃避潜伏期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第7 d与第14 d的进入中央区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也多于治疗第1 d(P<0.05),高剂量组也多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第14 d的血清MT含量、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与褪黑素受体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补肾填精法在脑卒中失眠症模型大鼠中的应用能促进血清MT的释放,提高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与褪黑素受体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缓解失眠症状。
- 苗原滔彭皓均彭皓均何思颖林培政林培政
- 关键词:补肾填精脑卒中失眠症
- 安宫牛黄丸联合化学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及影响患者外周血Mg2+浓度的Meta分析
- 目的 :系统评价安宫牛黄丸联合化学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Mg浓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
- 涂淮彭皓均赖纪才庾国桢杨小梅吴智兵曾征伦张俭
- 从“伏气学说”理论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作用机制
- 研究目的: 1.评价补肾清毒法、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肾清毒法治疗CHB的优势。 2.了解正常人与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是否具有功能上的差异,探讨慢乙肝患者体内HBV持续...
- 彭皓均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9年
- 患者男性,45岁,因神志欠清3d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家属代诉患者于5月28日下午出现神志欠清,不愿言语,当晚出现二便失禁,自服药物改善不明显。入院时症状包括:神志欠清,嗜睡,时而呓语,表情淡漠。家人代诉患者既往有吸毒病史10年.主要以烫吸为主。
- 彭皓均沈强
- 关键词:海洛因白质脑病发病机制
- 焦虑抑郁状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及ALT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及ALT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97例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评定,其中焦虑抑郁状态的CHB患者42例,无焦虑抑郁状态的CHB患者55例,均以补肾清毒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eAg及ALT的变化。结果:焦虑抑郁状态CHB患者与无焦虑抑郁状态CHB患者治疗后血清HBV 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及ALT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状态对CHB患者HBeAg阴转及ALT的恢复正常具有直接影响。
- 刘亚敏沈强彭皓均徐秋英
- 关键词:焦虑抑郁状态乙型
- 黄连素对Aβ25-35诱导的HT22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25-35,Aβ25-35)诱导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HT22细胞,孵育不同浓度的黄连素(0,5,10,20,40,80μmol·L-1),24 h后行甲基噻唑基四唑法确定黄连素的保护浓度。随后将HT22细胞分为空白组,Aβ组,黄连素组,TAK242组。空白组加入培养基,Aβ组加入Aβ25-35(40μmol·L-1),黄连素组和TAK 242组加入黄连素(20μmol·L-1),TAK 242(1μmol·L-1)预处理1 h后加入Aβ25-35(40μmol·L-1)。共作用24 h后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细胞生存率,并行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磷酸化(p)-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0μmol·L-1的黄连素促进细胞增值,40μmol·L-1和80μmol·L-1的的黄连素抑制细胞增值(P<0.01),在各药物组中,20μmol·L-1的黄连素组的细胞增殖率最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Aβ组的细胞生存率降低(P<0.01),与Aβ组比较,黄连素组和TAK 242组的细胞生存率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Aβ组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且染色质凝集,核萎缩,凋亡小体增多,与Aβ组比较,黄连素组和TAK 242组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且染色质凝集,核萎缩和凋亡小体较少;与空白组比较,Aβ组的TLR4,p-NF-κB和TNF-α和IL-1β的表达增多(P<0.01),与Aβ组比较,黄连素组和TAK 242组的TLR4,p-NF-κB和TNF-α和IL-1β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HT22细胞中由Aβ25-35活化的TLR4/NF-κB通路,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 庾国桢彭皓均黄秀芳涂淮杨小梅沈强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黄连素
- 春季刚走,抑郁仍未远行——抑郁篇之一:中西合璧,标本兼治被引量:2
- 2010年
- 2010年3月22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一跃而下,终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留下的一纸遗书称:“现在知识太没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有用的只是关系和背景。”
- 沈强彭皓均
- 关键词:标本兼治抑郁春季博士研究生
- 彭胜权教授温病学治学思想探究
-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影响中医药事业继往开来的关键环节.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乃是中医药理论和他们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 曾征伦吴智兵彭军刘亚敏柯立珊徐秋英刘叶葛文华林长峰林兴栋彭皓均于征淼
- 关键词:温病学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