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淑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格犬经口给予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后血浆中砷化学态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建立了比格犬血浆中4种砷化学态[三价无机砷As(Ⅲ)、五价无机砷As(Ⅴ)、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的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测定法,并用于比格犬灌胃给予牛黄解毒片和雄黄后血浆中砷化学态的比较研究。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上清液减压挥干浓缩、残渣以流动相复溶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HamiltonPRP-X 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1 mm,10μm),以15 mmol/L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钾溶液调至pH 5.9)为流动相,进行HPLC-HG-AFS分析,4种砷化学态在15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6只比格犬随机双交叉单次经口给予雄黄(以砷元素计,相当于11 mg/kg)和牛黄解毒片(以砷元素计,相当于28 mg/kg),测得血浆中的主要砷化学态均为DMA,并有少量As(Ⅴ),未测得As(Ⅲ)或MMA。比格犬单次给药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后DMA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4.7±4.2)和(57.0±32.0)ng/mL,tmax分别为(2.4±0.5)和(2.5±0.5)h,AUC0-36 h分别为(151±13)和(636±418)ng.h/mL,t1/2分别为(16.2±7.9)和(9.4±2.2)h。与雄黄相比,给药牛黄解毒片后DMA的cmax和AUC明显增加,而t1/2显著减小,表明经牛黄解毒片配伍后,DMA的转化增加,而消除加快,说明牛黄解毒片复方配伍对砷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有影响。
- 强淑萍张云静孙晶宋敏杭太俊
- 关键词:雄黄牛黄解毒片砷化学态原子荧光光谱
- 开管型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衍生物键合手性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制备键合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用于手性药物分析。方法:合成了带有十一碳烯酰基的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其键合于毛细管内壁,得到毛细管电色谱柱,并对手性药物进行色谱分离。结果:吡喹酮得到较好分离。结论:制备的毛细管柱对吡喹酮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且柱效较高,对后续键合型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杨清清伍蓉赵敬丹狄斌苏梦翔吴夏冰强淑萍樊菲
- 关键词:键合电色谱手性固定相
-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有关物质的LC-MS初步鉴定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中有关物质进行初步结构鉴定。采用SEPAX GP-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水-乙腈-甲醇-甲酸(650∶175∶175∶10,1.010 L中含甲酸铵1.3 g)流动相等度洗脱,对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有关物质进行分离;采用LC/TOF-MS测定各有关物质的准确质量,电喷雾离子化LC-MS/MS进行结构解析。共检测出11个有关物质,其中7个的含量在0.1%以上,并初步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5个有关物质在已有药典标准中未明确规定。
- 张璐强淑萍张云静王磊张晓飞杭太俊
- 关键词:LCLC-MSMS
- 大鼠口服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后血浆中砷形态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研究大鼠灌胃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后血浆中各形态的砷化合物的经时过程,比较雄黄单味药与牛黄解毒片全方给药后各形态的砷的药动学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技术(HPLC-HG-AFS)检测大鼠血浆中4种形态的砷化合物。大鼠灌胃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后血浆中的主要砷形态为二甲基砷酸(DMA),其他形态的砷化合物:亚砷酸盐[As(Ⅲ)]、一甲基砷酸(MMA)和砷酸盐[As(Ⅴ)]在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大鼠灌胃牛黄解毒片后,与单味雄黄相比,经剂量校正后DMA的C_(max)和AUC显著降低,t_(max)显著延长,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显著增加,表明牛黄解毒片复方配伍对砷的药动学行为有影响。
- 张云静强淑萍宋敏杭太俊
- 关键词:砷形态血浆雄黄牛黄解毒片
- 比格犬口服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后血浆中砷形态及药动学的HPLC-HG-AFS法测定研究
- 目的 建立比格犬血浆中三价无机砷(As (Ⅲ))、二甲基砷(DMA)、一甲基砷(MMA)和五价无机砷(As(Ⅴ))的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PLC-HG-AFS)测定法,研究比格犬灌胃牛黄解毒片和雄黄后体内砷...
- 张云静强淑萍孙晶宋敏杭太俊
- 关键词:雄黄牛黄解毒片砷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