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茂营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3篇拉莫三嗪
  • 2篇蛋白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肿瘤
  • 2篇脊髓背侧
  • 2篇脊髓损伤大鼠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半横断损伤
  • 2篇背侧
  • 1篇蛋白磷酸化
  • 1篇低血磷
  • 1篇凋亡
  • 1篇源性
  • 1篇源性肿瘤

机构

  • 6篇北京军区总医...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2篇张茂营
  • 6篇徐如祥
  • 5篇陈克恩
  • 3篇王向宇
  • 2篇彭静华
  • 2篇张鸿日
  • 1篇项永生
  • 1篇陈惠璇
  • 1篇姜晓丹
  • 1篇马全红
  • 1篇赵海林
  • 1篇唐国强
  • 1篇酉建
  • 1篇郭孝龙
  • 1篇贾伟强
  • 1篇文军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颈前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的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经前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的技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15例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颈椎椎旁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全切率及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143min,出血量为50~120 mL,手术切口长度为7~12 cm,住院时间为7~9 d。椎旁肿瘤切除率为100%。术后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副神经节瘤1例。随访12个月,本组患者无肿瘤复发、感染、死亡的病例。结论: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颈椎旁神经源性肿瘤安全且疗效确切。
贺丽群廖建成张茂营文军文军陈克恩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
人TN-R蛋白及其EGF-L片段抗血清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制备Tenascin-R(TN.R)蛋白的EGF-L功能片段及该片段抗血清,联合TN-R蛋白研究其在体外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作用,探讨该功能片段抗血清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l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人TN-R蛋白EGF-L片段抗血清,再以该抗血清联合TN-R蛋白包被多孔板形成不同的铺板状态,分EGF.L抗血清组、TN-R蛋白组、TN-R蛋白+EGF-L抗血清组,仅包被有多聚赖氨酸(PLL)处为对照组。单细胞悬液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24h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Ⅲ-tubulin,比较不同的铺板状态下所黏附的细胞数;7d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Ⅲ-tubulin,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并比较神经元突起主干、分支点数量及突起总长度。小组织块法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7d后观察包被的蛋白与PLL之间形成的边界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高浓度的TN-R蛋白EGF-L片段抗血清。4组所黏附的细胞密度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GF-L抗血清组和对照组比较,TN-R蛋白组所黏附的细胞密度、神经元的突起主干、分支点数量及突起总长度较低,TN-R蛋白+EGF-L抗血清组上述指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R蛋白组从组织块中迁徙出的细胞及细胞突起均几乎不能越过边界,TN-R蛋白+EGF-L抗血清组可见有少量的细胞突起越过边界生长。结论TN-R蛋白EGF-L片段抗血清在体外能削弱TN-R蛋白对于神经元生长的抑制功能,有望将该抗血清用于体内,为CNS损伤后轴突再生创造有利的内环境。
赵海林酉建唐国强张茂营姜晓丹徐如祥
关键词:神经元轴突再生
拉莫三嗪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以p-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不断增多的Ap和神经纤维缠结进一步引起慢性神...
张茂营
拉莫三嗪在小鼠脊髓背侧半横断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脊髓背侧半横断损伤模型小鼠的修复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小鼠80只中成功制作脊髓背侧半横断损伤模型小鼠79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27)、治疗组(n=261、对照组(n=26)。模型组小鼠在脊髓损伤后不予其他处理;治疗组小鼠术后1d腹腔注射拉莫三嗪(25mg/kg),连续7d;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d、7d、14d对各组小鼠行BBB评分;并在1d、7d、14d每组取6只小鼠处死,取出损伤的脊髓并制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接头蛋白1(1ba1)阳性细胞;术后7d每组取6只小鼠,ELISA检测损伤脊髓白介素(IL)-1、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术后7d、14d治疗组小鼠的BBB评分(5.1667±0.4083、6.5000±0.5477)高于模型组(4.0000±0.6325、5.5000±0.5477)和对照组(3.8333±0.4083、5.3333±0.5164);GFAP^+细胞免疫荧光面积百分比、每mm^2的Ibal^+细胞数量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治疗组小鼠损伤脊髓中IL.1和IL.10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小鼠的运动功能,可能是通过减少损伤脊髓炎症因子的分泌、降低胶质细胞的活化来实现的。
付强王兆涛张茂营徐如祥
关键词:脊髓损伤拉莫三嗪胶质细胞炎症因子
分化型甲状腺癌颅骨和脑转移各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1年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75%。甲状腺癌发生颅骨及脑转移极为少见,常因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使其诊断困难。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4月、6月分别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颅骨转移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脑转移患者各一例,笔者现将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罗一宁陈露吴嘉铭葛蕾程龙飞张茂营陈克恩
关键词:甲状腺癌颅骨转移脑转移
颅内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致骨软化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2年
肿瘤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hypophosphatemia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少见的副肿瘤综合征,以低血磷、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血钙正常为特征^([1])。TIO的发生与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影响骨质钙磷代谢紧密相关^([2⁃3])。PMT好发于四肢骨,也可发生于人体各个部位骨骼或软组织,罕见于颅骨和颅内^([4⁃5])。临床上对颅内PMT认识少,而且对其与TIO的关系不敏感,容易导致诊治延误。
陈露徐蓉吴嘉铭罗一宁廖建成李孟辉陈克恩张茂营
关键词:骨软化症副肿瘤综合征低血磷颅内
2ME2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2ME2治疗组,每组24只。后2组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1d 2ME2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2ME2(24mg/kg),连续7d。脊髓损伤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予干预。造模后1、3、7、14、21、28d应用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后肢功能进行评分。造模后7d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脊髓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组和2ME2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后1-28d随着时间的延长BBB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7、14、21、28d2ME2治疗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和2ME2治疗组大鼠脊髓p-Tau阳性细胞数、蛋白表达均增加,且2ME2治疗组p-Tau阳性细胞数、蛋白表达(19.05±1.34、0.283±0.0941明显少于脊髓损伤组(10.36±1.28、0.607±0.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ME2可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来实现。
张鸿日彭静华张茂营周洪龙徐如祥
关键词:脊髓损伤TAU蛋白磷酸化
儿童基底节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基底节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1例基底节生殖细胞瘤患儿,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特征。结果基底节生殖细胞瘤常以男性为主,少年多发,以一侧肌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伴智力下降;CT显示基底节区占位并压迫脑室和同侧颞叶萎缩;MRI显示T1相呈点、片状等信号或囊变样不均匀混杂增强信号,T2相可见明确的占位征象及同侧颞叶萎缩,脑沟、池增宽;生化检查HCG升高;诊断性放疗可以明显缩小瘤体,结合放化疗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结论影像学显示无明显边界的基底节区占位并同侧颞叶萎缩,11岁左右的男性,一侧肌力下降伴智力下降,且HCG异常升高,可初步诊断为基底节生殖细胞瘤,予行诊断性放疗明确诊断,完成化疗和放疗,减少手术风险。
程龙飞吴嘉铭张茂营项永生王向宇陈克恩
关键词: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化学治疗
2-甲氧基雌二醇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脊髓损伤组(n=24)、2ME2治疗组(n=24)。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1、3、7、14、21、28d应用BBB运动评分系统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造模成功后连续7天对2ME2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2ME2(24mg/kg),第7天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表达,应用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脊髓损伤组及2ME2治疗组损伤后随时间延长BBB评分升高,其中2ME2治疗组损伤后第14、21、28天BBB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4.583±2.234)比较,脊髓损伤组(33.417±4.274)及2ME2治疗组(22.250±4.048)免疫荧光染色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2ME2治疗组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12.25±2.67)相比,脊髓损伤组(49.17±4.75)及2ME2治疗组(38.67±4.44)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2ME2治疗组凋亡细胞数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ME2改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髓损后的运动功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ME2降低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髓损后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张鸿日郭孝龙彭静华张茂营徐如祥
关键词:2-甲氧基雌二醇脊髓损伤凋亡
拉莫三嗪对小鼠脊髓背侧半横断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在小鼠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小鼠80只采用脊髓背侧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脊髓损伤;治疗组:脊髓损伤后每天给予腹腔注射拉莫三嗪,按照25 mg/kg的计量,连续7 d;对照组:脊髓损伤后每天给予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按照25 mg/kg的计量,连续7 d。术后分别在1 d、7 d、14 d对各组小鼠行BBB评分,并分别在1 d、7 d、14 d在各组随机抽取6只小鼠,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胶质细胞变化,并在术后第7天各组取6只小鼠组织行ELISA检测,观察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损伤后7、14 d治疗组小鼠BBB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矢状切面损伤灶下游的GFAp+(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细胞的免疫荧光面积百分比,发现术后7 d和14 d治疗组(9.87±0.96,4.79±1.02)的明显低于模型组(12.34±1.72,7.46±1.28)和对照组(11.89±1.70,7.53±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术后7 d小鼠T9~T11的IL-1、IL-10、TNF-α表达情况,IL-1、IL-10的表达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小鼠的运动功能,通过前期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降低胶质细胞的活化来实现的。
付强王兆涛张茂营徐如祥
关键词:脊髓损伤拉莫三嗪胶质细胞炎症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