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军
-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96例影像诊断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彩色多普勒相结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乳腺癌中,单发病灶83例,多发病灶13例。采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单独诊断乳腺癌80例,诊断符合率83.33%,采用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87例,诊断符合率90.63%。结论:乳腺X线与超声相结合,诊断乳腺癌95例,诊断符合率99.06%,此二种检查综合诊断,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 刘琳张艺军孙槟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彩色多普勒
- 慢性乙型肝炎磁共振扩散成像与病情程度的关系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磁共振弥散成像与肝炎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评价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慢乙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在1.5 T磁共振设备上行弥散成像,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弥散敏感系数b值取50、100、300及500、700 s/mm2。30例患者病理结果按Knodell HAI积分系统分级,比较各级的ADC值。结果不同分度的慢性乙型肝炎ADC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b值选700 s/mm2时,肝脏纤维化患者和无纤维化者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炎症积分和纤维化积分低级别和高级别间ADC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是一种有价值的慢性乙型肝炎分级的诊断方法。
- 张里杜富会雷军强张艺军郭玉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
- 磁共振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对微血管减压术前血管接触情况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的飞行时间(TOF)序列联合稳态构成干扰(CISS)序列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血管接触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三叉神经痛并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采用手术录像和磁共振TOF序列、CISS序列记录患者术前血管接触情况,采用TOF序列、CISS序列和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的3种诊断方法,对血管接触的情况分别与手术录像镜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录像确认96例存在血管接触,其中单根血管接触47例,复合血管接触49例,另有2例无明显血管接触。在手术前,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TOF序列,特异度显著低于TOF序列,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x^2=6.95;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P>0.05)。在手术中,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TOF序列,3种检验方法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x^2=8.73;P<0.01)。3种诊断方法判断小脑上动脉、单纯静脉和复合血管接触的血管类型吻合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9,x^2=0.25,x^2=0.03;P>0.05)。结论:磁共振TOF序列联合CISS序列可有效判断微血管减压术前是否存在血管接触,但无法判定血管来源,对手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袁有法房星宇张艺军张宝性刘琳
- 关键词:磁共振微血管减压术
- ^1HMRS在定性诊断乙肝后早期肝硬化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图像特点,旨在探讨^1HMRS成像技术诊断慢乙肝后早期肝硬化的可行性,为早期肝硬化的定性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首先,筛选出15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慢乙肝后早期肝硬化患者。并将15例患者依据肝穿结果分为S2期、S3期和S4期三组;然后,对15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慢乙肝后肝硬化组患者进行常规MRI扫描,包括三平面定位,横断面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于T2WI上选取感兴趣区进行单体素氢质子波谱扫描。分别采集各化合物峰,通过GE公司波谱分析软件校正,测量各波峰峰值和峰下面积,分析正常组和病例组各波峰和峰下面积变化特征。结果:正常组均得到谷氨酸和谷氨酰氨复合物(glumatic acid and glutamylamnnia complex,GIX)峰与胆碱/磷酸肌酸(choline/phosphoric creatine acid,Cho/Pcr)峰,病例纽除上述两峰外,还得到乳酸(Lactate,Lac)峰和脂质(Lipid,Lip)峰。经统计学分析正常组与病例组Glx、Cho/Pcr峰值及峰下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而Lac、Lip峰值及峰下面积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内的S2、S3及S4期三组各自的Glx、Cho/Pcr、Lac、Lip峰值及峰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创伤性定性检测慢乙肝后早期肝硬化的方法。
- 张艺军郭玉峰周怀琪雷军强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波谱学早期肝硬化
- 青少年梗阻性结肠癌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病例资料患者,女,15岁,腹痛伴停止排气、排便1d。既往间断腹痛1年,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就诊于外院,影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其间未行结肠镜检查,亦未行特殊治疗。本次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14.50ng/mL。腹部平片提示肠梗阻;腹盆腔CT平扫+增强检查:结肠梗阻,梗阻段位于结肠脾曲,局部肠管狭窄并肠壁不均匀环状增厚,考虑结肠癌可能性大(图1、2)。
- 张艺军唐志全
- 关键词:结肠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青少年
- 一种负荷穿戴装置
- 本申请公开一种负荷穿戴装置,其让人体验感好,能够模拟正常情况下人体被施加压力后的反应,获取更加准确的测量参数。这种负荷穿戴装置,其包括穿戴装置、加压张力带和压力测量设备,穿戴装置设置在人体的肩部和髋部,并通过加压张力带相...
- 唐志全房星宇张金萍王韶辉姬军张艺军刘明霞青祖宏
- 文献传递
- CT、超声误诊巨大腹壁纤维瘤病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病例男,14岁,因右下腹部肿块4年伴右下肢肿胀1年,于2012年8月13日入院。患者4年前在当地医院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家属发现其手术部位有一包块(大小、性质不详),患者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不适应状,未行特殊治疗。近1年来家属发现患者右下肢逐渐肿胀,
- 张艺军唐志全孙槟刘琳刘明霞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肺内含囊腔的肿瘤性病变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25例发现含囊腔的肺肿瘤性病变的胸部CT图像特征与病理类型对照,提高对具有此类特征性病变的认识,以及对囊腔形成的病理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及305医院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发现肺内肿瘤的病例,筛选其中25例含囊腔、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肺内肿瘤性病变。对其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发病部位、CT表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选取12例进行病理切片与CT图像对比,观察囊腔形成的病理基础。结果本组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2~75岁,平均(54±14)岁,CT表现:均为单发,病变大小1.0 cm^7.3 cm,出现分叶征22例(88%),毛刺征17例(68%),胸膜凹陷征19例(76%),血管集束征19例(76%),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17例(68%)。囊腔为主型6例,囊腔与实性病变混合型19例。临床分期:Ⅰ期12例(48%),其中ⅠA期7例,ⅠB期5例;Ⅱ期9例(36%),均为ⅡA期;Ⅳ期3例(12%);癌前病变1例(4%)。腺癌共21例(84%),光镜下,肿瘤内部坏死形成囊腔,或为肿瘤沿肺泡壁生长,肺泡壁破坏融合形成囊腔,2例含囊腔内的肺内结节,经6个月追随,囊腔消失,结节实变。结论含囊腔的肺内肿瘤,大部分为肺癌,CT图像上多具有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对于单纯以囊腔为主的病变,应与肺大泡或局限性气胸等良性病变鉴别,恶性病变的囊腔边缘多有磨玻璃密度,腔内有多发分隔。含囊腔的肺肿瘤,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囊腔通常代表肿瘤生长的早期阶段,病变继续发展,会形成肺内实性结节或肿块。
- 刘琳赵绍宏张艺军
- 关键词:肺肿瘤囊腔
- 单发少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比较影像学评价
- 2010年
- 目的分析肾脏单发少脂肪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影像学表现,探讨B超、CT及MRI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影像学表现。结果11例患者11个病灶均表现为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形态不一,其中7例为类圆形,4例不规则形;B超8例示低回声、3例稍高回声,CDFI示内部无或少许血流信号;CT平扫6例呈略高密度,5例呈等密度,其中5例内见小灶性低密度;所有病灶CT动态增强肾皮质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呈相对低密度;MRI显示所有病灶T2WI呈低信号,均未见假包膜,8例反相位病灶内部可观察到较同相位减低,MRI动态增强表现和CT相仿。结论B超与CT在RAM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可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 张艺军刘琳唐志全孙槟袁有法张明睿
- 关键词:脂肪瘤螺旋计算机
- 3.0T MR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3.0TMR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穿刺活检证实的12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序列、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12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病变均位于包膜内。T2WI抑脂像8例表现为T2WI外周带内异常低信号区,4例表现为中央带稍高信号,DWI序列10例呈高信号,2例等信号。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8例病灶于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为低信号,3例呈持续渐进性强化,1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结论:3.0TMR的常规T2WI序列、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联合应用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张艺军唐志全孙槟刘琳刘明霞赵承琳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