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漫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1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边坡位移方向的管形线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隔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出口及厂房高边坡上部为灰岩、下部为页岩 ,页岩部位的钻孔测斜仪监测表明 ,边坡地表位移的方向是朝山里 ,而不是呈一般向坡外位移的规律。针对这种反常现象 ,采用了测斜仪导管管形线分析方法 ,找到问题的原因是 ,边坡下部位移大 ,上部位移小 ,且在整理孔口累计位移时 ,采用了以孔底为参考点 (不动点 )的做法所引起。为此 ,在选取位移参考点前 ,须先作管形线分析 ,然后以位移小的一端作为参考点 ,得出的位移方向才是正确的。同时 。
- 张漫张保军李迪
- 关键词:钻孔测斜仪导管边坡引水隧洞
- 堆积体滑坡滑带启动变形分析被引量:14
- 2006年
- 根据钻孔倾斜仪深部变形监测资料,研究了清江水布垭工程堆积体滑坡滑带的变形机制。发现滑坡的变形起源于滑带的主滑面;然后自下(盘)而上(盘)依次缓慢发展,滑带中的各点自变形启动到变形峰值历时13~28月不等。变形-时间曲线可分成两种类型,其一有匀速、加速、减速、稳定4个阶段,其二没有加速阶段,只有上述其余的3个阶段。变形发展的各个阶段与施工开挖和滑坡加固过程有关,并随滑坡开挖,变形启动和发展;随滑坡加固,变形受阻和逐步趋于稳定。根据上面提出的变形传播特性,提出滑带上盘变形加速启动预警标准,这种标准使预警的变形阶段可控,对监控滑坡安全有重要意义。
- 李迪李亦明张漫
- 关键词:边坡工程滑带安全预警
- 清江隔河岩电站库岸滑坡稳定性监测实践
- 991年起,到1995年底,对清江隔河岩电站库岸的5个滑坡和两个危岩体开展了大坝蓄水前后和运行初期滑坡变化过程的监测,监测采取四个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即利用钻孔倾斜仪及时发现滑动面;通过地质调查分析了解滑动面的性质及滑...
- 张保军张漫李迪马水山李强
- 关键词:隔河岩电站水库滑坡
- 大坝变形监测遗传神经网络模型被引量:9
- 2003年
- 在简要介绍遗传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学习步骤的基础上,分别对大坝坝顶径向水平位移、切向水平位移和大坝坝顶沉降量监测数据进行了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特有的全局优化能力,可以较好地完成网络的学习,而且还减少了网络训练次数,缩短了网络训练时间。
- 王志旺张保军李迪张漫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大坝变形监测
- 隔河岩电站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监测被引量:12
- 2001年
- 隔河岩电站东侧自然边坡的潜在不稳定性 ,直接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运行 ,为此 ,对该边坡采取了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处理 ,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及深部位移监测仪器对边坡加固及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控。监测成果表明 :加固整治效果明显 ,目前 ,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 张保军张漫靳保章
-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水电站
- 确定边坡位移方向的管形线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边坡位移方向的管形线方法。在以钻孔测斜仪监测地层岩体深部位移时,由于地层内部地质条件不同,不能简单地沿用传统以孔底为位移参考点(即视其为不动点)计算累积位移,这样方法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本发明是利用钻孔...
- 张漫张保军马水山王志旺李迪李亦明
- 文献传递
- 大坝渗流监测遗传神经网络模型被引量:9
- 2003年
-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学习步骤,对大坝坝基渗流量、坝基扬压力监测数据进行了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特有的全局优化能力,可以较好地完成网络的学习,而且还减少了网络训练次数,缩短了网络训练时间。
- 王志旺吴盖化张漫张保军
- 关键词:大坝渗流监测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 长江堤防防渗工程安全监测数据处理分析
- 本文运用数学模型方法,结合堤防工程监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监测数据处理分析中寻求内在规律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证明使用该方法分析处理长江堤防安全监测数据是行之有效的.
- 李强陈锦曹荣祥张漫
- 关键词:长江堤防安全监测数据处理数学模型
- 文献传递
- 隔河岩水电站岩石边坡变形分析被引量:9
- 1997年
-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岩石边坡安全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影响岩石边坡变形的外因是施工开挖、爆破和水的作用;内因系岩体中的软弱夹层、断层和裂隙等软弱面的存在;认为该水电站高边坡目前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但应对边坡局部进行加固和加强监测;采用钻孔倾斜仪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 张漫张保军
- 关键词:岩石边坡安全监测水电站
- 安徽永赖圩堤段防渗工程安全监测成果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针对永赖圩堤防工程中所采用的水泥土防渗墙的渗控措施,对各监测断面历时3 a的水位孔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长江水位与堤基渗流的变化规律,汛期随江水位变化,防渗墙后堤基渗透变化速率明显小于墙前,墙前、墙后最大水位差为2.63 m,表明防渗墙起到了明显的防渗作用;而在枯水期,堤基渗透水位的升降主要受堤后地下水位的影响。对水泥土防渗墙截渗效果进行了评价。
- 杨健张漫曹骏
- 关键词:防渗墙测压管安全监测堤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