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香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CR、平板DR、CCD在泌尿系造影中的应用与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CR、平板DR、CCD在泌尿系统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CCD、平板DR、CR成像系统行静脉肾盂造影、逆行造影、膀胱、尿道造影及泌尿系瘘管造影,观察其影像显示效果及应用效率,以获取泌尿系统各种造影在不同数字化设备检查中的最佳方法,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取得优化的途径。结果:CCD成像系统在泌尿系统造影中的图像预览时间、图像观察效果、平均检查时间等方面优于平板DR和CR,工作效率较高。结论:泌尿系统的各种造影在临床应用价值方面,以CCD成像系统为优选检查方法。
- 罗志鸿杨俊余京元张桂香
- 关键词:CRDRCCD泌尿系造影
- MSCT技术在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病变的价值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技术对泌尿系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泌尿系病变患者行CT平扫、肾实质期扫描(80s开始)或直接行肾实质期扫描,根据肾脏积水程度决定延迟扫描时间,无积水者延迟8min~15min,积水者延迟40min~120min扫描,将原始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尿路立体图像。结果:50例中,肾癌3例,肾盂癌7例,输尿管癌7例,结石19例,炎症10例,先天性发育异常11例,膀胱阴道瘘1例。33例经手术病理,12例经临床证实,术中所见与多层螺旋CT显示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均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质量高及薄层扫描的特点,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张桂香林竹莫蕾余京元黎瑞彬
- 关键词:泌尿系病变X线计算机尿路造影
- 影像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14年
- 目的:比较和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12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与CT对上述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率。结果:观察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皆诊断为阳性64例,皆诊断为阴性22例,皆诊断为可疑5例;CT诊断为阳性、NRI诊断为阴性8例,MRI诊断为阳性、CT诊断为阴性16例,MRI诊断为阳性、CT诊断为可疑7例,MRI诊断为阴性、CT诊断为可疑2例。经优势性检验发现两种诊断方法的总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RI诊断阳性结果高于CT。结论:CT诊断的假阳性率较低,MRI假阳性率偏高且价格昂贵,不推荐使用。
- 张桂香陈汉忠罗志鸿徐宏刚
-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强直性脊柱炎MRICT
- DR在胸部肋骨骨折诊断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在胸部肋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摄影方法。方法选取50例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的病例,采用3种成像方式:①AEC高千伏摄影直接传送;②高千伏摄影图像经肋骨化后处理传送;③检查时采用低千伏肋骨摄影。3种方法所成图像进行评价并对辐射剂量的比较。结果3种方式所成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不同,AEC高千伏摄影对肋骨的显示及骨折的诊断准确性低,而辐射剂量较低,经过后处理的图像对肋骨的显示相对较好,辐射剂量较低;低千伏肋骨摄影对肋骨显示效果好,诊断准确性高,辐射剂量较大。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图像经适当的后处理能提高骨折诊断的准确性而不增加辐射剂量,必要时增加辐射剂量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 陈汉忠罗志鸿张桂香余京元徐向东
-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摄影影像后处理肋骨骨折
- 感兴趣区(ROI)绘制对基底动脉PC-MRI流动测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PC-MRI中感兴趣区(ROI)的绘制对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血流动力学测量的影响。方法:对31例健康志愿者BA行PC-MRI测量,采用TOF-MRA定位,扫描线垂直BA中间段。使用QFLOW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在T1FFE幅度(T1FFE/M)、血管幅度(PCA/M)及相位图像上沿BA边缘绘制ROI;分别在T1FFE/M像沿BA边缘、面积小于边缘、面积大于边缘绘制。比较各种绘制方法测得BA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PV)、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MV)、平均流量(mean flux,MF)的差异。结果:T1FFE/M、PCA/M及相位图像上沿BA边缘绘制ROI测得基底动脉PV、MV及MF间均无统计学差异(F(pv)=0.56,F(Mv)=1.34,F(MF)=1.78;均P>0.05)。在T1FFE/M像沿BA边缘、面积小于边缘、面积大于边缘绘制ROI测得基底动脉PV、MV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F(pv)=37.1,F(Mv)=18.5;均P<0.01);MF无统计学差异(F=2.31,P=0.49)。结论:PC-MRI测量BA血流动力学参数中,ROI面积影响流速的测量,不影响流量测量。
- 张桂香徐向东魏新华徐宏刚纪昌焕
- CR下肢全长图像拼接曝光参数的选择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数字化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数字化设备的软硬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CR长腿(一次性曝光)图像拼接技术,在临床骨科中对骨关节置换术、骨肿瘤截骨后骨移接术以及测量下肢骨的力线等方面有其重要的价值。由于下肢包含不同体厚的髋关节、股骨、膝关节、
- 罗志鸿余京元张桂香
- 关键词:下肢放射摄影术
- MSCTA与CT平扫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应用对比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比较MSCTA与CT平扫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急诊CT平扫、CTA及三维重建资料,均行全腹64排螺旋平扫及CTA检查,并对平扫及CTA进行独立阅片分析,计算两种方法血栓的显示率,结合MPR图测量血栓最大层面直径及血栓的累及长度。结果 17例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7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MVE)10例。SMAE平扫2例见血栓,敏感度28.6%,CTA均见充盈缺损,敏感度100%,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7.22 P<0.05)。SMVE平扫5例见血栓,敏感度50%;CTA均见充盈缺损,敏感度100%;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4.76 P<0.05)。7例CT平扫及CTA均显示的肠系膜血管血栓病例中,CT平扫显示血栓平均直径为6.8±2.3mm,CTA为9.1±3.8mm,两者均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3.51,P<0.05);CT平扫显示血栓的平均累及长度为24.6±8.9mm,CTA为41.7±15.5mm,两者均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4.84,P<0.05)。结论 MSCTA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有较CT平扫更高的敏感性,CTA能更准确地评价血栓的部位、形态及范围,CTA可作为肠系膜血管栓塞的首选急诊检查技术。
- 纪昌焕杨海南陈绵荣张桂香
-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栓塞急腹症MSCTACT平扫
- CT平扫对鉴别急、慢性输尿管梗阻的初步探索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平扫能否有助于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患者急、慢性输尿管梗阻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本院105例患者的中下腹+盆腔CT平扫资料,其中急性单侧输尿管梗阻、慢性单侧输尿管梗阻各35例,无输尿管梗阻3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急、慢性输尿管梗阻的继发CT平扫征象,测量上述病例双肾实质(上极、中份、下极)平扫CT值,比较其差异。结果:70例单侧急、慢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继发CT平扫征象有:肾周条带状改变、肾集合系统和/或输尿管积水扩张。肾周条带状改变在急性梗阻患者出现率较慢性梗阻患者高,前者为85.71%(30/35),后者为5.71%(2/35)。急性梗阻患者肾集合系统和/或输尿管积水扩张一般为无或轻-中度扩张,而慢性梗阻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扩张,以中度为著(25/35)。105例患者双肾实质平扫CT值测量结果经统计分析显示:急性输尿管梗阻侧肾实质密度明显低于慢性输尿管梗阻侧、同一病例对侧正常肾实质以及对照组肾实质密度(P<0.05),对照组及慢性输尿管梗阻患者双肾实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侧急、慢性输尿管梗阻CT平扫继发征象有一定特点,联合CT平扫双肾实质密度差这个客观的、可测量参数,有助于区分急、慢性输尿管梗阻。
- 张桂香杨蕊梦徐宏刚
-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