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所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胶质
  • 6篇手术
  • 6篇胶质瘤
  • 5篇干细胞
  • 4篇显微手术
  • 3篇血管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
  • 3篇细胞瘤
  • 3篇腺瘤
  • 3篇胶质瘤干细胞
  • 3篇垂体
  • 3篇垂体腺瘤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神经胶质
  • 2篇神经胶质瘤

机构

  • 18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20篇张所军
  • 14篇雷霆
  • 7篇舒凯
  • 5篇万锋
  • 4篇牛洪泉
  • 4篇谢蕊繁
  • 4篇郭东生
  • 3篇韩林
  • 3篇徐钰
  • 3篇叶飞
  • 2篇王胜
  • 2篇李朝曦
  • 2篇张华楸
  • 2篇万学焱
  • 2篇胡峰
  • 2篇高宝成
  • 2篇刘胜文
  • 2篇欧一博
  • 2篇王宝峰
  • 1篇吴欣宁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组37例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结果3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经鼻蝶27例,分期经鼻蝶2例,经颅4例,联合人路4例。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12例。术后症状改善28例,缓解5例,未愈4例。术后辅助治疗11例。随访5~51个月,中位时间25个月,复发13例,复发率35%,复发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35.8个月。肿瘤切除程度,术后是否予以辅助治疗以及是否有肿瘤包绕颈内动脉与预后明显相关。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经鼻蝶入路可以成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术后辅助治疗能够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
万学焱徐钰张华楸刘胜文肖群根张所军雷霆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外科手术
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及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
第一部分胶质瘤干细胞培养方式及其干细胞特性鉴定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胶质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差异。   方法:采用常规含血清贴壁、悬浮神经球、干细胞条件下laminin包被贴壁生长三种不同...
张所军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胶质瘤干细胞分化细胞细胞迁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体外侵袭抑制作用的比较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对常规贴壁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两者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一种三维胶原凝胶侵袭模型,将常规贴壁培养的胶质瘤细胞与无血清、悬浮细胞球条件下培养的胶质瘤干细胞(1. 0×104~1.5×104个/样本)分别接种于该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MP抑制剂GM6001(0、25、50、75、100 μmol/L)培养4 d,通过观察各组细胞侵袭距离及其差异,判断该抑制剂对两种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差异.结果 两组细胞对GM6001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75μmol/L GM6001对常规培养的胶质瘤细胞侵袭抑制最明显,而25 μmol/L GM6001对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抑制最显著.结论 MMP抑制剂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具有侵袭抑制作用,胶质瘤干细胞显示出对MMP抑制剂更高的敏感性.
谢蕊繁张所军高宝成万锋郭东生雷霆
关键词:胶质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凝胶侵袭模型对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研究的应用初探
2010年
目的 初步探讨凝胶侵袭模型用于人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研究的可行性,观察普通培养的胶质瘤细胞与胶质瘤干细胞在凝胶侵袭模型中侵袭力的差异,为胶质瘤的体外研究寻求新的实验手段.方法 经纯化的Ⅰ型和Ⅲ型胶原与MEM培养基混合制备凝胶液,将原代培养的胶质瘤细胞经悬滴法制成的细胞球和胶质瘤干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球种植于其中,每个细胞球含(10-15)×103个细胞,在添加含有不同药物浓度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0、25、50、75、100μmol/L)的相应培养基中培养4 d,测量不同药物浓度组肿瘤细胞侵袭距离及其差异.结果 不同处理组胶质瘤细胞在凝胶侵袭模型中生长良好,最初的细胞球形态呈规则圆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细胞侵袭距离逐渐增加;且对GM6001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以75 μmol/L GM6001对普通培养的胶质瘤贴壁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均P=0.000);而25μmol/L GM6001对胶质瘤干细胞球的侵袭抑制作用最显著(P=0.002,0.012,0.000).结论 凝胶侵袭模型适用于普通贴壁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球.
谢蕊繁张所军高宝成万锋雷霆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侵润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复合手术治疗髓内复杂动静脉畸形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髓内复杂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1例髓内复杂AVM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结合荧光引导,显微手术配合血管内栓塞,电凝切断表浅及可以显露的供血动脉,对深部难以显露的供血动脉和畸形团进行栓塞,切除其余可以显露的具有占位效应的大部分畸形血管团。术后DSA造影显示畸形团闭塞满意,病人症状缓解。结论复合手术治疗髓内复杂型AVM安全、有效。
丁卫徐昊张所军张华楸陈如东于加省牛洪泉雷霆
关键词:复合手术
基于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CRISPR-dcas9-DNMT3A)介导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TMZ)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CRISPR-dcas9-DNMT3A表达载体通过慢病毒包装感染TMZ耐药细胞系U251-R[U251(中国医学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通过替莫唑胺高浓度反复间歇诱导法诱导产生], 验证其对MGMT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程度, MGMT表达水平以及TMZ药物敏感性影响。结果慢病毒感染成功的U251-R细胞, MGMT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增高[44.7%(17/38)、63.2%(24/38)、77.1%(27/38)比7.9%(3/38), P<0.05], MGMT蛋白表达减少, 细胞对TMZ化疗的敏感性增加(P<0.05)。结论 CRISPR-dcas9-DNMT3A慢病毒感染的U251-R细胞可通过增加其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减少MGMT蛋白表达从而增加化疗敏感性。
陈勤孙炜张所军李朝曦
关键词:替莫唑胺
胶质瘤干细胞趋化神经干细胞迁移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向胶质瘤干细胞(GSC)及其分化细胞的迁移能力,探讨其趋化机制。方法干细胞条件培养U251和3例原代胶质瘤干细胞,以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对其鉴定;Transwell小室法检测GSC和其分化细胞条件培养液(CM)对NSC迁移的趋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分泌水平,并以表皮生长因子(EGF)、bFGF为对照分析CM对NSC的化学趋化作用;进一步以Dio和Dil分别标记NSC和GSC,体外混合培养观察NSC向GSC的迁移、以及对肿瘤干细胞球生长的影响。结果干细胞培养条件下的胶质瘤干细胞球,高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和/或CD133(11.02%-33.55%);分化后干细胞标志物表达下降,分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增加(P〈0.05);GSC与其分化细胞比较,分泌高水平的趋化因子VEGF和bFGF(P〈0.05),并对NSC有高度趋化能力;体外混合接触培养也显示NSC向肿瘤干细胞球的迁移和包绕,并且能够显著抑制肿瘤干细胞球的生长(P〈0.05)。结论GSC体外可趋化NSC向其迁移,其趋化作用较分化的肿瘤细胞更为显著,并且与其分泌高水平的生长因子有关;向肿瘤干细胞球迁移的NSC可抑制其体外生长。
张所军胡峰谢蕊繁王宝峰叶飞万锋郭东生雷霆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胶质瘤干细胞迁移趋化因子
维甲酸受体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维甲酸受体表达在维甲酸分化抵抗中的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80例原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维甲酸受体的表达。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维甲酸受体阳性细胞比例为(40±12)%,显著低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其阳性细胞比例约为(75±10)%(P<0.05)。约(85±10)%的分化肿瘤细胞呈现维甲酸受体阳性,约(50±8)%的胶质瘤干和(或)前体细胞呈现维甲酸受体阳性,阳性染色均一致的定位于胞浆。结论:胶质母细胞瘤中维甲酸受体的低表达以及异常的胞浆分布,可能是胶质瘤细胞维甲酸抵抗的可能机制。
曾令成吴欣宁叶飞韩林张所军雷霆
关键词:维甲酸受体脑胶质母细胞瘤
翼点入路神经内镜下鞍区血管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鞍区血管结构的解剖特点,探讨其在鞍区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具新鲜尸头和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上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在不同角度神经内镜辅助下解剖鞍区并对其内血管结构进行观察测量。结果通过不同角度内镜及间隙,能够在保全正常结构的前提下观察到鞍区血管各部。两侧颈内动脉间距离最短的部位75%.0(6/8)在床突上;大脑中动脉上、下干大小不一;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其管径变异较大,两侧相等者占50.0%(4/8);后交通动脉变异最大,约56.25%(9/16)发自颈内动脉终段的下面。结论神经内镜可以多角度全景式观察鞍区结构,可以在保护正常神经结构的前提下充分显露血管结构,为安全有效地处理血管病变提供保障,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
舒凯韩林游超张所军雷霆李龄
关键词:神经内镜鞍区血管显微解剖
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的临床特征、显微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2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5~52岁,平均年龄31.1岁。术前进行MRI、24 h视频脑电图(VEEG)和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等检查,综合评估制定手术方案,同时结合术中皮层电极描记(ECo G)探查异常放电确定致痫灶切除范围,对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结果、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肿瘤全切,其中7例行单纯病变切除;15例存在额外异常放电区域加行致痫灶切除。病理组织检查提示病变以低级别胶质瘤为主,部分病例合并颞叶内侧结构硬化改变。术后随访1~2年,患者癫痫缓解率满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颞叶胶质瘤继发癫痫患者,术前积极评估,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争取肿瘤显微全切,同时恰当处理致痫灶,是抑制肿瘤复发和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手段。
舒凯张所军欧一博邸方袁海涛肖小华牛洪泉雷霆
关键词:癫痫显微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