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忠

作品数:2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文学
  • 3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诗歌
  • 4篇艺术
  • 4篇唐代
  • 3篇唐诗
  • 2篇儒学
  • 2篇儒学思想
  • 2篇山水
  • 2篇山水诗
  • 2篇审美
  • 2篇盛唐
  • 2篇诗歌创作
  • 2篇诗人
  • 2篇书法
  • 2篇唐代诗人
  • 1篇大雅
  • 1篇代书
  • 1篇导师
  • 1篇道教
  • 1篇道教情怀
  • 1篇地理

机构

  • 2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学...

作者

  • 25篇张学忠
  • 2篇刘凌
  • 2篇殷海卫
  • 1篇白锐
  • 1篇康瑾娟
  • 1篇吕辉
  • 1篇于展东
  • 1篇易军
  • 1篇毛妍君
  • 1篇李锦

传媒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宗教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唐都学刊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西安联合大学...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当代教师教育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世民的审美价值观与初唐诗风的嬗变被引量:1
1999年
李世民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开国君主之一。但其审美价值观却与其战斗经历及功业形成极大的反差。由于受传统文化和时代风气的影响,他在审美上崇尚优美型的价值观,缺乏阳刚之气。他仰慕南朝文化,带头创作宫体诗,致使初唐前期宫体诗泛滥诗坛。直至初唐国杰、沈宋、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从创作上和理论上逐渐摆脱和彻底批判了盛行数百年的宫体诗风,才结束了李世民崇尚优美的价值观对诗坛的影响,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张学忠
关键词:宫体诗审美价值观
书法
2005年
张学忠
论李白在盛唐书风转变中的推动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李白不仅是唐代的伟大诗人 ,在书法领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初唐以来第一个敢于公开否定王羲之的人 ;他的书法创作亦自成一家 ;在诗歌和书法两种不同艺术领域的贯通方面 ,树立了“诗中有笔 ,笔中有诗”
张学忠
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被引量:1
2006年
张学忠毛妍君
关键词:道教情怀白居易诗歌魏晋南北朝科举考试兼容并包
情理两极徘徊挣扎的唐士子——从唐传奇婚恋主题看唐士子心态被引量:3
2005年
唐传奇中的士子们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其心灵始终深陷于内在欲求与社会规范,即情与理的矛盾冲突中。尽管创作了这些形象的男性作家们,为他们笔下的人物,同时也是他们理想化了的自身,设计了三种解决矛盾的方式,即妥协、变形和合理化,但实际都是选择了向理性的屈从与回归。
李锦张学忠
唐宋绝句议论化的差异及衍变被引量:1
1996年
绝句议论化从唐至宋呈现一定的差异。盛唐绝句寓议论于写景、抒情或记叙之中;中晚唐议论化渐趋明显,多寓咏史之中,为宋人风气的滥觞。宋代议论化已成为绝句创作中的主要特色。
张学忠
关键词:议论化
唐代律诗课堂分析方法刍议
2006年
熟练掌握近体诗的分析方法,是提高本科生对近体诗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分析法以及杨载的“起、承、转、合”法与金圣叹的“前解后解法”。
张学忠
简论张说的山水诗创作被引量:4
2007年
张说是唐代文学由初唐转入盛唐过程中的一位关键性作家,他在开元初年遭贬时期所作的山水诗歌,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为山水诗向个性化方向发展迈出了一大步。他在艺术上能够博采众长,从诗歌形式、诗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山水诗歌向盛唐风格迈进做出了贡献。
张学忠于展东
关键词:山水诗歌
王国维意境理论述评
2011年
在王国维看来,批评词的标准就是意境的有无,关键就是具备深厚的情和真实的景,这样的词才是有意境的作品,这都是对传统意境理论的继承;除了对意境中情与景的介绍,王国维还发展了意境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意与境浑"、"以意胜"和"以境胜"这三种意境类型。此外,他还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王国维那里,意境可以作为其境界理论的一个层面,专门用以描述词的艺术特质,为其境界理论服务。
刘凌张学忠
关键词:文学艺术性情景意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韩昌黎“陈言务去”及成因之管窥被引量:2
2005年
韩昌黎之“陈言务去”,前人已多有论述。有的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其语言的艺术创新;有的从文体学角度,探讨其散文或诗歌的艺术创新。但笔者对此等探索仍有意犹未尽之感。通过韩愈全集的阅读,结合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笔者认为“陈言务去”实乃一种革新精神贯穿于韩愈的整个文学创作及学术活动过程中。这一革新既是文学、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
张学忠殷海卫
关键词:韩昌黎儒学思想禅宗思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