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文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细胞癌组织中Numb、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Numb蛋白和p53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8例肝硬化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Numb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umb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C组织中,Numb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667,P<0.05)。结论 HCC组织中Numb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非HCC组织比较均有变化,两者可能均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 官成浓廖湘晖罗海清陈宝英张培文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肝硬化NUMBP53
- 良恶性原发肝肿瘤患者血IL-18及IL-18BP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IL-18、IL-18BP的水平与原发性肝癌、良性肝肿瘤及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揭示血清IL-18及IL-18B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原发性肝癌36例、良性肝肿瘤18例、肝硬化25例及正常人20例的血清IL-18及IL-18BP含量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AFP的含量,比较各组间IL-18及IL-18BP含量的差别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AFP与IL-18、IL-18BP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及良性肝肿瘤组,而血清IL-18B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和良性肝肿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IL-18及IL-18BP水平与其临床分期有密切联系:临床分期越晚,血清IL-18水平越低,血清IL-18BP水平越高;临床分期越低,血清IL-18水平越高,血清IL-18BP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另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与AFP含量成负相关(r=-0.7152,n=36,P<0.01),血清IL-18BP的水平与AFP含量成正相关(r=0.6315,n=36,P<0.01);肝硬化患者、良性肝肿瘤患者血清IL-18及IL-18B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血IL-18及IL-18BP水平可反映原发性肝癌、良性肝肿瘤及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及临床分期的有效指标,与AFP同时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符合率。
- 官成浓廖湘晖罗海清陈星明陈宝英张培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
- 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2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65~80岁)晚期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3例,21例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500mg/m2治疗,静脉滴注,d1;22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1000mg/m2治疗,d1、8、15。21d为1个周期,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二钠组和吉西他滨组临床获益率分别是57.14%和59.09%(P=0.897),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5个月和8.9个月(P=0.813),1年生存率分别是28.6%和27.3%(P=0.9244)。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培美曲塞二钠组中性粒细胞降低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Ⅰ~Ⅱ度:19.05%vs59.09%,P=0.0073,Ⅲ~Ⅳ度:9.52%vs27.27%,P=0.0261);培美曲塞二钠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Ⅰ~Ⅱ度:14.29%vs59.09%,P=0.0017;Ⅲ~Ⅳ度:4.76%vs40.91%,P=0.0050)。[结论]培美曲塞二钠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均较好,但培美曲塞二钠不良反应低于吉西他滨。
- 罗海清官成浓余忠华张培文
- 关键词:药物疗法培美曲塞二钠吉西他滨
- 抑癌基因DLC-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张培文官成浓
- 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负性调节作用恶性转化细胞增生肿瘤遗传学抗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