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咏梅

作品数:23 被引量:55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针叶
  • 5篇针叶林
  • 5篇土壤
  • 4篇岷江上游
  • 3篇亚高山
  • 3篇亚高山针叶林
  • 3篇演替
  • 3篇生态
  • 3篇CO_2浓度
  • 3篇川西亚高山
  • 3篇川西亚高山针...
  • 2篇低效林
  • 2篇低效林改造
  • 2篇有机氮
  • 2篇增温
  • 2篇植被
  • 2篇土壤物理
  • 2篇土壤物理性质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激素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四川省环境保...

作者

  • 23篇张咏梅
  • 8篇包维楷
  • 7篇庞学勇
  • 3篇冷怀琼
  • 3篇刘芙蓉
  • 3篇周国逸
  • 3篇潘开文
  • 2篇吴宁
  • 2篇张懿
  • 2篇吴彦
  • 2篇胡科
  • 2篇邓书林
  • 1篇赵云锋
  • 1篇丁建林
  • 1篇周云峰
  • 1篇陈宏志
  • 1篇乔永康
  • 1篇张德强
  • 1篇刘照光
  • 1篇何静

传媒

  • 6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山地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温和CO_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碳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对全球变化十分敏感,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于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净碳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进行模拟增温(ET)、CO_2浓度加倍(EC)以及增温^+CO_2浓度加倍(ETC)处理,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研究ET、EC及ETC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ETC、EC、ET均使总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52.8%、47.8%、31.3%.(2)ETC、EC和ET均使细菌、真菌、革兰氏阴性菌(G-)的PLFAs含量显著降低(P<0.01),ETC的降幅大于EC和ET;ETC、EC显著降低了革兰氏阳性菌(G^+)的PLFAs含量,但ET对G^+的PLFA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3)ETC使G^+/G^-比值显著升高,使真菌/细菌比值显著降低,但EC、ET对G^+/G^-、真菌/细菌比值没有显著影响;同时,ETC、EC、ET对放线菌和菌根真菌的PLFAs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ETC、EC、ET处理均能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并且ETC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单独的ET或EC.
邓书林刘芙蓉张咏梅
关键词:增温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川西亚高山针叶林
中国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被引量:2
2023年
唇形科含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药用类群.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部分药用植物野生资源大幅减少,中药材市场存在替代混用现象.为明晰我国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基于文献资料与网络市场数据调查,对我国唇形科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药用部位、药食两用情况以及混伪品等进行整理和分析.我国共有274种唇形科药用植物,遍布全国,以云南(154种)和四川(147种)最为丰富,其中有21种可药食两用.唇形科植物药用部位多样,多以全草(191种)入药.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唇形科药材20种,其栽培区遍布25个省,以河南、四川栽培种类最多.唇形科药用植物在药材市场中存在不同等级的替代混用现象.可见,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药用部位与药效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但利用率较低且用药情况复杂;建议加强唇形科药用植物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以及维护药材市场秩序、降低用药风险.
邱晓萍张懿陈煜林张咏梅
关键词: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利用药食两用
梨树感染茎沟病毒后生长速度与内源激素的变化被引量:4
2002年
对感染茎沟病毒的 2年生梨幼树和梨苗的干径、株高及枝梢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 ,同时还分析了接种茎沟病毒的梨苗内源激素 (吲哚乙酸、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的变化。结果表明 ,感染茎沟病毒 (SGV)后植株生长速度显著降低 ,其中 2年生梨树的干径生长速度降低 63 0 % ,茎高降低 5 8 0 % ,枝梢长降低 5 1 0 % ;梨幼苗干茎降低 11 7% ,苗高降低 13 5 %。试验还发现 ,梨幼苗感染茎沟病毒后长缓慢主要与生长期几种促进生长的内源激素大幅下降有关 ,其中IAA、GA3、CTK分别降低 15 0 %、19 0 %和5 9 0 %。
龚国淑张庆张咏梅冷怀琼
关键词:茎沟病毒潜隐病毒内源激素
紫杉醇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对紫杉醇原料药中多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用气相色谱法同时进行了测定.提出该药品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的标准及方法,本法准确、灵敏、简便、快捷,为紫杉醇原料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咏梅胡科吴彦吴彦胡海燕
关键词:紫杉醇原料药残留有机溶剂气相色谱
苹果茎沟槽病毒对梨树生长的影响
张咏梅
四川中亚热带扁刺栲_华木荷群系不同演替阶段林内小气候的比较被引量:33
2002年
对四川瓦屋山地区扁刺栲 (Castanopsisplatyacantha)_华木荷 (Schimasinense)群系不同演替阶段 (灌木、10年和 40年生扁刺栲_华木荷群落 )的林内小气候进行了连续 2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主要结果是 :40年生的扁刺栲_华木荷群落内的地温、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降雨等气候指标的数量大小及其变幅最低 ,10年生的次之 ,灌丛的最大。这些结果暗示了扁刺栲_华木荷群落在恢复演替过程中 ,随着植被的发育和各层次结构的完善 ,林内小气候环境朝着更为阴、凉、冷、湿的环境演进 ,且其波动性减弱 ,稳定性增强。
潘开文张咏梅刘照光张远彬
关键词:林内小气候演替阶段中亚热带
增温和CO_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研究了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氮(DON)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ET)、增CO2(EC)及两者的交互作用(ETC)均增加了DOC含量,增加强度为EC〉ET〉ETC〉CK,各处理对土壤0~15cm层DOC的作用大于15~30em层。(2)ET、EC和ETC对DON的影响与DOC相似。(3)不同土层DOC/DON差异不显著;EC处理显著降低了DOC/DON。(4)DOC、DON的浓度与土壤溶液在254nm处紫外吸光度值(UVA:254nm)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可用UVA值推测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溶液DOC和DON浓度。
刘芙蓉王红梅张咏梅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紫外吸光度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锥栗-荷木-黄果厚壳桂群落发展趋势探讨被引量:23
2003年
根据广东省中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锥栗_荷木_黄果厚壳桂 (Castanopsischinensis_Schimasu perba_Cryptocaryaconcinna)群落 8年的监测 ,用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的方法对群落个体数、生物量等进行了对比研究 ,初步揭示了群落真正时间意义上的变化 :1 )群落个体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1 992、1 994、1 999年分别为 3 979、3 82 2、3 531株·hm-2 ,1 994、1 999年比 1 992年分别减少了 3 .9%、1 1 .3 % ,经t_检验 ,差异极显著。类似的 ,群落生物量大体上也呈下降的趋势 ,1 992、1 994和 1 999年分别为 2 93 .1、30 4 .3和 2 4 8.5t·hm-2 ,1 994、1 999年分别为 1 992年的1 0 3 .8%、84.8% ,差异不显著。 2 )不同径级树木个体数和生物量年间存在差异。胸径≤ 30cm的树木个体数年间差异极显著。胸径 90cm以上的树木个体数在 1 992~ 1 999年间减少 50 %。胸径 40cm以下和 90cm以上树木生物量年间差异不显著。 1 994、1 999年中径级 (尤其是 40~ 50cm)树木的生物量有一定的发展 ,分别增长了 1 .36 %、8.7%。 3)黄果厚壳桂、云南银柴物种个体数极显著减少 ,锥栗 1 992~ 1 999年间生物量减少 31 .1 % ,黄果厚壳桂 1 999年生物量显著低于 1 992年。 4)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正朝着中生顶级群落演替。
张咏梅周国逸温达志张德强张倩媚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个体数
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机遇与挑战
2014年
在分析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生物资源和生物贸易特点基础上,本文就《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名古屋议定书》在本地区实施的主要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本地区各国在具体执行议定书时面临的困难依然严峻,应该不断在议定书的法律框架下规范遗传资源以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贸易、使用与共享机制。同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建立良好信用制度,提高遗传资源获取和鉴定的科学技术水平。
Krishna P.Oli吴宁张咏梅吕晓彤方自力徐庆
关键词:基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
增温和CO_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全自动微气候控制的"人工模拟气候实验系统"研究了增温和CO2浓度加倍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可溶性总氮(TSN)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种植油松苗木组,增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NO_3^--N含量,不同处理0—15 cm土层NO_3^--N含量均显著小于15—30 cm层;而在未种树组,增温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NO_3^--N含量,0—15 cm土层NO_3^--N含量显著高于15—30 cm层,这表明增温促进了油松苗对NO_3^--N的吸收。2在种植油松苗木组,增温(ET)、增CO_2(EC)及两者的共同作用(ETC)均显著增加了土壤NH_4^+-N、DON和TSN含量;在未种树组,ET显著增加了土壤NH_4^+-N、FAA、DON和TSN含量,EC和ETC对NH_4^+、FAA、DON和TSN含量具有微弱影响或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0—15cm层土壤NH_4^+-N、FAA、DON和TSN的含量显著大于15—30 cm层。3种植油松苗木组土壤NO_3^--N、NH_4^+-N、FAA、DON和TSN含量均显著低于未种树组,这是由植物对氮素的吸收消耗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EC、ETC主要通过植物根系作用促进了NH_4^+-N、DON和TSN含量增加,而ET处理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来促进NH_4^+-N、FAA、DON和TSN含量的增加。
刘芙蓉张咏梅邓书林
关键词:增温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有机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