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浩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GF-Ⅱ、IGF-lR、IGFB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IGF-Ⅱ、IGF-l R以及IGFBP-3等的阳性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5例结直肠癌、33例炎性息肉、40例腺瘤以及3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予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IGF-Ⅱ、IGF-l R以及IGFBP-3检测,并统计结直肠腺瘤不同组织类型和结直肠癌不同Dukes分期的阳性表达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GF-Ⅱ、IGF-l R以及IGFBP-3表达均呈高阳性率,并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直肠腺瘤管状、混合型、绒毛状等不同组织类型IGF-Ⅱ、IGF-l R以及IGFBP-3表达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绒毛状腺瘤显著高于其他两型(P<0.05)。45例结直肠癌中,Dukes分期A、B两期显著低于C期和D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Ⅱ、IGF-l R以及IGFBP-3可能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及进展为结直肠癌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王全晖郭树军张春旭张元浩郭宁辉
- 关键词:阳性率结直肠癌
- 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OXA)联合亚叶酸钙(CF)及氟尿嘧啶(5-Fu)新辅助化疗方案(即FOLFOX4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普外科行FOLFOX4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0例,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中23例获得手术切除,16例获得根治性切除,临床有效率为53.3%;其中部分缓解14例(46.7%),病情稳定11例(36.7%),病情进展5例(16.7%)。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对症治疗后可缓解,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FOLFOX4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是安全且有效的。
- 楚理家王全晖郭树军郭宁辉张元浩刘坤龙宁涛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
-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PLC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组34例和开腹组34例,分别在不同方式下行肝肿瘤切除术。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Ig G、Ig A、Ig M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 FGF)和b FGF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术前,两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腔镜组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7.2±5.6)%、(46.9±7.2)%和(28.4±5.3)%,与开腹组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1.9±3.2)%、(41.2±6.4)%和(33.6±2.3)%,P<0.05】;血清VEGF、a FGF和b FGF水平分别为(18.4±5.1)ng/ml、(5.3±4.2)pg/ml和(6.5±4.3)pg/ml,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31.9±5.7)ng/ml、(8.7±5.2)pg/ml和(8.4±6.9)pg/ml,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PLC患者比,可能因为创伤小而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 王全晖张元浩袁守信乔师师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