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其林

作品数:19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地壳
  • 7篇地震
  • 5篇地球物理
  • 4篇地幔
  • 4篇上地幔
  • 4篇测深
  • 3篇地震测深
  • 2篇地壳与上地幔
  • 2篇地球物理场
  • 2篇地球物理探测
  • 2篇地热田
  • 2篇地幔结构
  • 2篇上地幔结构
  • 2篇热田
  • 2篇人工地震
  • 2篇人工地震测深
  • 2篇桩基
  • 2篇桩基检测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场

机构

  • 19篇福建省地震局
  • 4篇北京大学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9篇廖其林
  • 13篇邱陶兴
  • 11篇王振明
  • 3篇边银菊
  • 3篇刘宝诚
  • 2篇吴宁远
  • 2篇杨成林
  • 1篇袁定强
  • 1篇柯龙生
  • 1篇郑德刚
  • 1篇王洪涛

传媒

  • 4篇华南地震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震研究
  • 1篇海洋学报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1990年中...
  • 1篇1991年中...
  • 1篇1992年中...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5篇1992
  • 5篇1991
  • 6篇1990
  • 3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雷-石城地区地壳与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正>本文是1986年古雷-石城剖面及嵩口-宜城剖面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初步研究结果。对古雷-石城地区的纵剖面资料,分析了震相特征,共识别出五个波组:P9、P20、 P30、P40及Pn(Pn0).通过对波的走时反演、正演拟...
边银菊刘宝诚廖其林
文献传递
台湾海峡海洋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最新成果评述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基于台湾海峡地区岩石圈结构(P,S 波速度结构、介质泊松比、Q 值结构),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重力场、地磁场、居里面结构、大地热流值与地温场分布、地震活动性),全面评述了该区海洋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
廖其林
关键词:台湾海峡地球物理场地磁场
福建沿海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特征被引量:9
1991年
本文根据福建沿海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单分量地震记录,对S波信息进行开发研究。通过对地震记录重新采样,数字处理与分析,获得了该区地壳S波速度模型,结果发现: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与上地慢S波速度结构可分为三层,即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3.4——3.5km/s的低速层,厚度约3—4km;MOHO面深度,泉州以北最浅,仅为28km,宁德以南最深,为32km。 结合P波速度模型,我们获得了该区地壳平均泊松(Poisson)比模型。漳州盆地和福州盆地平均泊松比值表现出异常高值,而泉州、渔溪地带的平均泊松比为相对低值,结果显示:泊松比值的大小与断裂交汇区,特别是地热异常区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邱陶兴廖其林王振明扬成林
关键词:地壳S波速度结构人工地震测深地质构造
福建长乐—诏安断裂带地壳上地幔结构与地热远景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1989年
本文根据在福建长乐—诏安断裂带开展爆炸地震得到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如地壳低速层、壳幔混合物层、深断裂在莫霍面隆起区交汇,结合地球物理场,如重、磁、居里面分布、水热活动和温泉点分布,初步探讨了该带地热资源远景很可能介于现代裂谷和古裂谷之间,并指出该带的福州盆地、漳州盆地、德化—安溪—永春区是有希望的地热田远景区。认为因热源的成因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导致台湾海峡和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两次热活动幕有关。
廖其林吴宁远王振明邱陶兴
关键词:断裂带地壳地幔结构
古雷—石城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及莫霍面特征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是1986年古雷—石城剖面及嵩口—宜城剖面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初步研究结果。 对古雷—石城的纵剖面资料,分析了震相特征,共识别出五个波组:P_2、P_3~0、P_4~0、P_5~0及P_n(P_n^0)。通过对波的走时反演,正演拟合和理论地震图方法等计算,得到了该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模型。 古雷—石城地区地壳具有多层结构,并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古雷炮点给出的厚度分别为1.0km、15.7km、12.8km,地壳平均速度为6.29km/s,深度为29.5km,上地幔顶面P_n波速度为7.83km/s。石城炮点给出厚度分别为1.8km、18.3km、12.4km。地壳平均速度为6.29km/3,深度为32.4km,土地幔顶面P_n速度为8.00km/s。 在中地壳下部存在一低速层,其厚度为2.8km,速度为5.85km/s。根据其它研究结果,初步判断低速层介质是半熔融物质组成。 测区内横向变化比较强烈。从东向西有长乐—诏安、政和—海丰和邵武—河源三个大断裂穿过该区,并且都深切至莫霍面;在漳州盆地之下莫霍面隆起约3km,戴云山区下莫霍面凹陷近2km;永安—梅州莫霍面隆起接近3km。莫霍面分布显示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 宜城—连城—嵩口非纵剖面显示了莫霍面在两处有明显断错,错距约2km邵。表明昭武—河源断裂是切割莫霍面的深大断裂。
边银菊刘宝诚廖其林
关键词:地壳上地幔结构地震波
最大熵谱分析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1990年
本文简述了最大熵谱法的原理及其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给出了程序编制流程,并对几个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满意效果。
邱陶兴王振明廖其林
关键词:桩基
桩基检测中的最大熵谱分析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法的原理对桩基检测信号进行谱分析,结果表明,与付氏谱相比,最大熵谱具有更高的精度.
邱陶兴王振明廖其林
关键词:桩基
漳州地热田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990年
本文综述了福建漳州地热田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最新成果:热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深断裂展布;地球物理场特征;远景预测和热源成因。笔者认为,为了对漳州地热田远景预测和开发利用等方面作出科学评价,必须开展垂直深反射法探测研究工作,重点探测区应是龙海—漳浦一带。
廖其林
关键词:地热田地球物理
三瞬剖面法在人工地震测深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简述了Hilbert变换原理及三瞬剖面的制作方法(又称复数道分析法),并对理论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处理,得到三瞬剖面,分析了这些剖面的特征以及利用这些特征进行地震解释的可能性,对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处理,着重探讨了地震记录中来自中地壳低速层上下界面的反射波,P_3~0,P_4~0在剖面上的反映,结果发现;(1)P_3~0在相位剖面上出现相位反转,从波的动力学特征上证实了P_3~0是来自低速层预界面的反射波;(2)P_3~0的频率在频率剖面上相对稳定,大致在12—14HZ之间,而P_4~0的频率略小,一般在11—13HZ之间,这说明地震波经过低速层后,频率有所下降;(3)P_3~0的振幅在振幅剖面上表现出稳定的幅值,P_4~0则变化比较大,来自Moho面的反射波P_4~0包络明显。基于以上结论,作者认为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的数字处理中,应用三瞬剖面法,可从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上为判别地壳内低速层的存在提供有意义的证据。
邱陶兴廖其林王振明
关键词:人工地震地震
华南大陆边缘地壳低速层特征
<正>根据在福建及其相邻区获得的3000km人工地震剖面资料初步研究,作者等提出在华南大陆边缘某些地区可能存在着地壳低速层。测区主要震相为:Pn波,结晶基底首波或回折波;P30和P40反射波,中地壳反射波,P50波,下地...
廖其林邱陶兴王振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