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国丽

作品数:9 被引量:2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土壤
  • 2篇土壤风蚀
  • 2篇降水
  • 2篇风蚀
  • 2篇白刺
  • 1篇典型草原
  • 1篇典型草原区
  • 1篇动态模型
  • 1篇氧同位素
  • 1篇遥感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盖度
  • 1篇三江源生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监测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数据库
  • 1篇水汽
  • 1篇水汽来源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巩国丽
  • 4篇刘纪远
  • 4篇邵全琴
  • 3篇陈辉
  • 2篇朱建佳
  • 2篇黄麟
  • 1篇王立亚
  • 1篇葛劲松
  • 1篇曹巍
  • 1篇曹巍
  • 1篇翟俊
  • 1篇邢星
  • 1篇赵国松
  • 1篇徐新良
  • 1篇吴丹
  • 1篇张富强
  • 1篇樊江文
  • 1篇刘纹瑕
  • 1篇李瑞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51年来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选取大柴旦、德令哈、都兰、诺木洪、格尔木为研究的5个站点,并利用五站点1960~2010年逐年与逐月的温度、降水量及日照时间数据,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间变化趋势,季节中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年份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1年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均有增加的趋势,而日照时间则呈减少的趋势;不同年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在一定程度上呈上升趋势;四季中的气温对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大小依次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在四季中,夏季降水量的增多对年降水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春季降水量;在四季中,夏季日照时间的减少是影响年日照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纹瑕陈辉巩国丽朱建佳邢星李瑞
关键词:气候特征温度降水量
Sand-fixing Function under the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a Wind Erosion Area in Northern China被引量:18
2014年
Using meteorological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ver during the wind erosion season in northern China, a 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soil erosion and conservation since the 1990s, and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the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on the wind erosion control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soil erosion in norther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2010 was 16.01 bil ion tons and was decreasing. The most seriously eroded area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large desert areas or low cover grasslands. Most wind erosion occurred in spring, accounting for 45.93% of total wind erosion. The average amount of sand ifxation service function for norther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2010 was 20.31 billion tons. Given the influence of wind erosion forces, the service function for sand fixation cannot effectively highlight the role of sand ifxation from the ecosystem itself. The retention rate of service function for sand ifxation reveals the role of the ecosystem itsel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retention rate are similar to vegetation cover, which shows a gradual decrease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in the study area. Improved spring vegetation cover was observed mainly on the Loess Plateau,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northern Hebei,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northeast China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system projects. The soil retention rate in most areas showed a signiif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grassland vegetation in spring (r>0.7, p<0.01). The increments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for various ecological systems are different. Increments for the grassland ecosystem, forest ecosystem, farmland ecosystem and desert ecosystem are 2.02%, 1.15%, 0.99% and 0.86%, respectively.
巩国丽刘纪远邵全琴翟俊
2000—2010年中国三北地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0
2016年
基于遥感解译反演、模型模拟估算等方法,以地面调查作为主要验证手段,分析了21世纪前10年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质量及关键服务变化状况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三北地区林地面积净增加了0.69万km2,草地面积减少了0.13万km2,湿地面积净减少0.21万km2,耕地面积减少了0.87万km2,人工表面增加了0.57万km2,其它类型面积持续减少了496.5km2。(2)近10年,三北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地上植被生产力总体呈现轻微增加趋势,特别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然而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微弱减少趋势。(3)近10年,三北地区单位面积土壤风蚀模数下降了27.25%,减少速率为每年1.13t/hm2,由于风蚀力逐年减弱导致防风固沙服务量呈现减弱趋势。三北地区水蚀区近10年土壤水蚀模数总体呈现微弱增加趋势,而黄土高原区和风沙区则呈现降低趋势,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土壤保持服务量呈现增加趋势,年增速0.28t/hm2,说明土壤保持能力有所提高。(4)三北地区近10年气温变化斜率为0.02℃/a,适度增温、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植被恢复;东北华北平原农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类负向扰动指数呈现减少趋势,说明人类活动对这两个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有所遏制。
黄麟曹巍巩国丽赵国松
关键词:生态系统遥感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邵全琴樊江文刘纪远曹巍黄麟葛劲松吴丹巩国丽李志强徐新良田俊量聂学敏鲁子豫罗淑英王立亚唐洪波张富强祁永刚杨永顺颜亮东
自2005以来,由青海省环保厅牵头的生态监测工作组,多部门协作经过近八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三江源区生态监测体系;在“资源整合、填平补齐”的基础上,建立满足生态监测与评估要求的站点体系;开展监测能力建设及年度地面监测、遥感...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系统
基于RWEQ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土壤风蚀研究被引量:71
2014年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典型风蚀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本区成为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锡林郭勒盟全区均划入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了更好地阐明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力侵蚀过程,指导区域的荒漠化防治,,基于气象、遥感数据,利用RWEQ模型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时空格局,揭示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锡林郭勒盟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3.39亿t。土壤风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主要集中在植被较好,风蚀力较低,降雨量较高,雪被覆盖地表时间较长的东、中部地区以及南部地区。侵蚀强度为中度以上的侵蚀区集中在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和正蓝旗的浑善达克沙地;9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强度总体上呈减弱趋势,主要与风场强度的减弱,植被盖度等的变化有关。土壤风蚀多发生于风蚀力较大的春季,风蚀强度较大区域的春季植被盖度与风蚀量呈显著负相关(r>0.7,p<0.01),且近20年植被盖度提升有效降低了该区域的土壤风蚀。
巩国丽刘纪远邵全琴
关键词:土壤风蚀植被盖度
柴达木盆地东部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被引量:31
2015年
稳定性氢氧同位素可以作为示踪剂来判断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本研究选择柴达木盆地南部的格尔木和东北部的德令哈两个区域,在分析这两个地区2010年6~9月降水同位素组成特征、时间变化以及降水中δD与δ18O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柴达木盆地降水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1格尔木和德令哈地区6~9月大气降水线分别为,格尔木:δD=7.840δ18O-4.566(R2=0.918,P<0.001),德令哈:δD=7.833δ18O+8.606(R2=0.986,P<0.001).两地区6~9月大气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低于全球大气降水线,而格尔木地区的截距仅为-4.566,反映出格尔木极其干旱的气候特点.2格尔木降水的δ18O在7月初较高,表现出一定的重同位素富集;在7月中下旬至9月初,δ18O较低;9月中下旬更低.德令哈降水的δ18O在6~8月相对较高,9月中下旬较低.3格尔木和德令哈地区水汽来源有一定的差异,格尔木地区可能是西南季风能够到达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德令哈地区水汽来源主要为局地蒸发.
朱建佳陈辉巩国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氢氧同位素水汽来源大气降水线过量氘
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定量区分白刺水分来源的方法比较被引量:50
2011年
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对植物水源的研究有助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了解植物的时空分布格局。根据同位素质量守恒,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可以确定植物水分来源,相关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利用三源线性混合模型、多源线性混合模型、吸水深度模型以及动态模型分别对格尔木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水分来源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格尔木白刺主要吸收利用50—100 cm处的土壤水及地下水。在研究方法上,各模型都有自己的应用范围和局限:三源线性混合模型一般只能在植物吸收的水分来源不超过3个的情况下运行;多源线性混合模型弥补了三源线性混合模型的不足,可以同时比较多种来源水各自对白刺的贡献率及贡献范围;吸水深度模型弥补了混合模型中不能计算白刺对土壤水的平均吸水深度的缺陷;动态模型则会为未来降水格局变化对植物的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起很大作用。针对不同的适用范围,模型的选择及综合应用会更广泛。但是,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结合测定土水势,富氘水的示踪等方法来弥补。
巩国丽陈辉段德玉
草地覆盖度变化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为例被引量:46
2014年
锡林郭勒盟为我国北方典型草原区,草地的退化与恢复影响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为了便于制定区域生态恢复的防治措施,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防治土壤风蚀危害,本文基于气象、遥感数据,运用RWEQ(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模型,结合锡林郭勒盟的草地覆盖度变化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草地覆盖度变化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锡林郭勒盟土壤风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主要集中在植被盖度较高、降水相对较多,风场强度相对较低的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中度以上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的荒漠草原区与浑善达克沙地区,且侵蚀面积随侵蚀强度的增加而递减;防风固沙服务功能量的分布趋势与土壤风蚀模数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保有率的分布特征与植被盖度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表现为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气候暖干化背景下,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影响,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的草地覆盖度减小区转为以微度和轻度为主的覆盖度增加区,轻度和中度以上侵蚀为主的草地覆盖度减小区转为基本持衡区;草地覆盖度的降低与增加对土壤风蚀的加剧和抑制作用明显,大部分地区的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保有率的下降(提升)与风蚀季节草地覆盖度的减小与提升呈显著正相关(r>0.6,p<0.05)。
巩国丽刘纪远邵全琴
关键词:土壤风蚀防风固沙
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定量区分白刺水分来源的方法比较
水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因为任何一种植物都需要水来支撑它的生长。在缺水严重的地区,水会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不同生活型的植物有不同的水分利用来源,当某一地区植物利用的水源减少时,该地区植物的分布范围也必然会减少。...
巩国丽
关键词:白刺动态模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