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文杰

作品数:36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北京市财政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细胞
  • 13篇干细胞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间充质干细胞
  • 9篇骨髓
  • 9篇充质干细胞
  • 7篇血小板
  • 7篇间充质
  • 6篇淋巴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急性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血小板生成
  • 3篇血小板生成素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增殖

机构

  • 3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6篇尹文杰
  • 28篇沈建良
  • 21篇岑坚
  • 20篇宫立众
  • 16篇刘毅
  • 15篇黄友章
  • 15篇郑培浩
  • 13篇刘小鹏
  • 12篇赵德峰
  • 11篇杨平地
  • 8篇王立新
  • 7篇马巍娜
  • 4篇李莉
  • 4篇胡小山
  • 3篇黄有章
  • 3篇钱李仁
  • 2篇唐湘凤
  • 2篇向丹
  • 2篇马媛媛
  • 2篇王凯

传媒

  • 9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海军总医院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及成立诊断的依据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探讨。结果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被误诊。治疗方法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结论应提高临床医生对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识别能力,减少对此病的误诊。
刘小鹏尹文杰沈建良
关键词:病例报告
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CNS-A)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经过真菌培养和病理确诊的CNS-A,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相关不合移植后免疫残留升高,减停免疫抑制剂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加用免疫抑制剂后出现发热和癫痫,头颅MRI可见右侧额叶和枕叶两个长T1长T2病灶,给予伏立康唑后好转,立体定向下活检病理可见大量的曲霉菌丝,引流液培养出有丝真菌。结论:骨髓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不少见,发展迅速,预后恶劣,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快速诊断困难,一旦考虑CNS-A就应及时尽早使用伏立康唑治疗。伏立康唑和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CNS-A的有效手段。
宫立众杜亚楠路平尹文杰李莉陈晓平沈建良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侵袭性真菌感染
Survivin与 白血病被引量:2
2009年
Survivin是IAP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在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大多数的正常细胞中没有检测到。由于其表达的选择性引起人们的兴趣,认为是肿瘤细胞的分子标志之一。同样Survivin已经在多数的白血病细胞株和白血病标本中被检测到,并展示了其表达与白血病的关系。同其他肿瘤细胞一样,Survivin在白血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Survivin的检测可以提供有用的预后信息。现就Survivin的研究进展以及与白血病的关系做简要综述。
尹文杰刘小鹏杨平地
关键词:SURVIVIN白血病细胞周期增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将单独培养的HL-60细胞作为对照组,与MSC共培养的HL-60细胞作为实验组。在不同时间计数两组HL-60细胞,描绘其时间-数量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细胞比例及Surv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实验组HL-60细胞的增殖明显受抑,在第5-7天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HL-60细胞分布于G0/G1期的比例增加〔对照组(47.0±9.0)%vs实验组(70.0±16.0)%,P=0.003)〕,并且出现凋亡峰。实验组HL-60细胞Survivin和Bcl-2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cl-2表达率在对照组为(63.0±9.1)%,实验组为(50.0±14.1)%(P=0.045);Survivin表达率在对照组为(94.0±9.3)%,实验组为(77.0±11.8)%(P=0.006)。结论:骨髓MSC对HL-6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促进HL-60细胞凋亡。
尹文杰刘小鹏黄有章杨平地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HL-60细胞增殖凋亡
21例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的弥漫性肺泡出血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总结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弥漫性肺泡出血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4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血液科21例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的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重型再生障碍型贫血2例。15例发生于白血病化疗中或化疗后,3例发生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或移植后,4例发生于保守治疗期。临床表现:呼吸困难100%(21/21),低氧血症100%(21/21),发热90.5%(19/21),痰中带血71.4%(15/21),咯血19.1%(4/21)。胸部影像学:15例呈双肺实质弥漫性渗出,6例呈双肺磨玻璃样间质改变,7例合并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死亡率76.2%(16/21)。结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的弥漫性肺泡出血致死率高,呼吸困难、发热、痰中带血、咯血及肺部弥漫性浸润影为诊断提供线索,及早识别及治疗方能改善预后。
刘毅郑培浩岑坚李莉赵德峰尹文杰钱李仁马媛媛王立新沈建良
关键词:弥漫性肺泡出血白血病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
来源于骨髓、外周血与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目前研究报道所用细胞来源单一,培养方法差异大,得出的结果不一致,不能证明分离、培养出的细胞是相同的细胞,难以比较。目的:课题提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对同一个体来源的骨髓、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不同个体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的理论假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6/2008-12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血液科完成。材料: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10例,取同一供者的骨髓、外周血细胞,细胞体积分别为20mL与2mL。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产科10例健康初产妇脐带血细胞,细胞体积为30mL。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贴壁法分离骨髓、外周血、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当细胞生长汇合至80%~90%时胰蛋白酶-EDTA消化,制成5×108L-1细胞悬液,计为P0。重复上述操作,即为P1,依此类推P2~P5。主要观察指标:细胞生长形态观察,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细胞增殖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时间、汇合至50%时间、汇合至80%时间均早于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5~7d时呈漩涡状生长,而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无此生长特性。②初始培养和传代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为成纤维样细胞,仅有少量内皮样细胞;而传至第5代的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除有成纤维样细胞外,还有较多的内皮样细胞和单核-巨噬样细胞。③P1~P5骨髓、外周血及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PAS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苏丹黑B染色均呈阴性。④与P0细胞比较,传代培养至P5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多于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P<0.05)。⑤CD
黄友章沈建良宫立众尹文杰刘毅成海郑培浩岑坚
关键词:骨髓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幔性粒细胞白血病持续缓解二年余一例
2008年
患者男,50岁。2003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症状进行性加重,12月就诊血液科。入院体检:无贫血、出血和黄疸。胸骨中下1/3局限压痛,脾肋下5cm。血象WBC242×10^9/L,Hb109g/L,PLT433×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异常增生,以中晚幼粒为主,原始+幼稚粒细胞0.03,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t(9;22),Ph(+)90%,
宫立众杨平地沈建良岑坚兰雨尹文杰郑培浩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干细胞同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
骨髓细胞低温保存20年后细胞活力探讨
目的用不同保护剂、降温方法降温,并液氮中保存人骨髓细胞,观察20年后细胞相关存活指标,揭示细胞长期保存的规律。方法人骨髓细胞以DMSO-AuP(10%二甲基亚砜-10%自体血浆)或DMSO-HES-HuA(5%DMSO-...
黄友章沈建良宫立众尹文杰刘毅岑坚郑培浩赵德峰
关键词:骨髓低温保护剂
文献传递
HA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HA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HAA方案治疗的66例AML患者的资料,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层分析,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初治AML45例,可评价疗效41例,诱导化疗后36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0.2%(37/41);难治复发AML21例,其中9例获得完全缓解,有效率为42.9%(9/21)。HAA方案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白细胞数目和疾病亚型各分层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4例初治完全缓解病例随访2—19个月,中位随访10个月,持续缓解中位时间为9个月(2~17个月),其中5例(35.7%)巩固化疗期间复发。HAA方案的骨髓抑制中位时间为14d(3~23d)。主要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20%(13/66)],腹痛、腹泻【9%(6/66)】及化疗相关感染[53%(35/66)],未见其他严重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HAA方案对于初治及复发、难治AML均能获得较高的有效率,且安全性较好。
胡小山宫立众岑坚赵德峰刘毅尹文杰沈建良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初诊难治
离体造血干细胞活力维持措施研究
2018年
目的:探索离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活力维持的相关措施,为超远距离转运非血缘HSC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PBHSC)采集物按不同分组要求给予相应处理后,于4℃冰箱保存,并分别于0、24、48和72 h检测CD34+细胞比例、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相对集落形成率、氧分压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另设未经处理的PBHSC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D34+细胞比例在72 h内未检测到变化。对照组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和相对集落形成率均逐渐下降(r=-0. 796、r=-0. 883和r=-0. 815)。血浆稀释、抗氧化剂和充氧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对细胞活性和相对细胞增殖率,但充氧可降低相对集落形成率。2种或3种因素联合显示出更强的保护作用。细胞内ROS水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充氧在提高氧分压的同时,也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加入抗氧化剂可降低ROS水平。结论:CD34+细胞百分比不能作为细胞活力观察指标。血浆稀释、充氧和抗氧化剂可提高PBHSC存活和活力,但充氧可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不利于PBHSC集落形成能力维持。多因素联合可更好地维持细胞活力。
刘佳欣马巍娜谭奕梁永清尹文杰岑坚黄友章沈建良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细胞活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