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吉
- 作品数:225 被引量:65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及其家系HLA测定被引量:1
- 1997年
- 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及其家系HLA测定杨次颖张庆瑞宋芳吉神经纤维瘤病是由畸变显性基因引起的神经外胚叶异常的遗传性疾病,我们对一家系2例该病患者及HLA分型进行了检测,现将患者临床资料及HLA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先证者,男,30岁。1994...
- 杨次颖张庆瑞宋芳吉
-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家族史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TNF-α受体p75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03年
- 高奎斌刘继峰赵雨杰张士发宋芳吉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肿瘤坏死因子P75
-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瘦素、泌乳素及性激素的检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检测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瘦素、泌乳素及性激素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4例女性SLE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泌乳素及性激素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女性SLE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1.58±1.7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82±1.65)ng/mL,性激素中雌二醇(102.56±28.38)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2.80±25.29)pmol/L,睾酮水平(1.03±0.2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86±1.12)nmol/L。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泌乳素水平(32.53±8.51)μg/L高于正常对照组(15.20±3.29)μg/L(P<0.01)。相关分析显示瘦素水平与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睾酮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女性SLE患者瘦素水平可能与雌二醇、睾酮及泌乳素的变化有关。
- 李久宏李波王颖尚英彬翟宁宋芳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瘦素泌乳素性激素
- 多系统受累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被引量:2
- 2006年
- 李久宏李波尚英彬宋芳吉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系统受累成人患者病例
-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女性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女性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水平升高,神经降压素水平降低,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病情非活动期相比,病情活动期SLE患者神经肽Y水平显著升高、神经降压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3个月后,二种物质的水平趋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 李久宏李萍刘继峰宋芳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降压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性SLE患者放射免疫分析法
- 泛发性色素异常症1例
- 2006年
- 尚英彬牛红喜毕桂娇李久宏宋芳吉
- 关键词:病例
- 灰泥角化病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邱洁刘巨川李久宏李波宋芳吉
- 关键词:角化病灰泥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获得性鱼鳞病二例被引量:1
- 2005年
- 例1男,21岁,以面部红斑1年,伴发热4 d为主诉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开始起红斑,日晒后加重,伴瘙痒,以后皮疹渐扩展至前额.近半年来出现脱发,乏力,消瘦,双手红斑,同时周身皮肤粗糙、脱屑,以双小腿伸侧为明显.4 d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发热(体温未测),同时伴双手指关节疼痛.发病以来,双手指遇冷后先变白,后变紫,无口腔溃疡,二便正常.既往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史:否认有鱼鳞病史.
- 毕桂姣李久宏韩世新李波宋芳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症获得性鱼鳞病发热
- 疣状盘状红斑狼疮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李久宏李萍李波郑松宋芳吉
- 关键词:病例
- 银屑病的HLA等位基因及非HLA基因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HLA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复杂的人类遗传多态性系统,为基因学研究的理想标记物。银屑病与HLA等位基因及非HLA基因的相关性研究,提示银屑病易感基因可能位于HLA基因区内,或与HLA基因相连锁,亦可能HLA基因参与银屑病的发病。同时,银屑病与HLA等位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在不同种族、地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主要从HLA-I、II、III类等位基因、单倍型及非HLA基因等几方面扼要介绍银屑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银屑病的“保护因子”。
- 王岩翟宁宋芳吉
- 关键词:HLA等位基因HLA基因银屑病多基因遗传病基因学研究遗传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