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双临

作品数:22 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穴位
  • 7篇针灸
  • 7篇埋线
  • 6篇穴位埋线
  • 6篇针刺
  • 5篇脂肪
  • 5篇脂肪性
  • 5篇脂肪性肝病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5篇酒精性脂肪性...
  • 5篇非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肝病
  • 4篇药饼
  • 4篇针灸疗法
  • 4篇术后

机构

  • 22篇杭州市第一人...
  • 3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浙江医院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22篇宋双临
  • 12篇黄振
  • 4篇洪媚
  • 3篇任晓明
  • 2篇石炎
  • 2篇胡晓晴
  • 2篇孟祥博
  • 2篇张狄
  • 1篇谢玺
  • 1篇楚佳梅
  • 1篇韩崇华
  • 1篇曾友华
  • 1篇金肖青
  • 1篇王于勇
  • 1篇俞迈红
  • 1篇刘芳
  • 1篇诸晓英
  • 1篇仝进毅
  • 1篇谭克平
  • 1篇鲁冰丰

传媒

  • 6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2
  • 2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90例。在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肝俞、太冲、丰隆、足三里、三阴交,7天埋线1次;西药组给予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228mg/粒),2粒/次,每天3次。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肝脏酶学及血脂水平、腹部B超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埋线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2肝脏酶学及血脂水平方面,埋线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比西药组显著下降(均P<0.05);3腹部B超检查方面,埋线组脂肪肝程度的改善较西药组显著(P<0.05);4临床疗效方面,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8%(79/88),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6.7%(69/90,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且优于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
黄振宋双临谭克平楚佳梅诸晓英曾友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穴位埋线疗法多烯磷酯酰胆碱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14年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受到众多医家及学者的关注。穴位埋线疗法作为针灸法的改良和延伸,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集针刺、埋针、刺血多种疗法于一体,发挥多种刺激效应,具有刺激性强,疗效持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可在NAFLD发病的不同环节、不同层次上多方位发挥作用。在现代医学对NAFLD尚无特效疗法的状况下,穴位埋线疗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黄振宋双临孟祥博韩金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穴位埋线疗法
针刺外关穴配合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外关穴配合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均针刺外关穴施以泻法,强刺激;同时配合腰部活动。结果本组50例,治愈3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结论外关穴针刺配合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廉价等优点。
洪媚宋双临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外关穴腰部运动
针灸配合骨宁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68例
1999年
宋双临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水针疗法
穴位埋线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妇科术后留置导尿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7天予以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关元、肾俞穴穴位埋线治疗。术后14 d拔除尿管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排尿情况、残余尿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主排尿显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后进行早期的穴位埋线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应用。
洪媚宋双临仝进毅鲁才娟
关键词:穴位疗法埋线手术后并发症宫颈癌术后
温和灸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观察温和灸双侧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以温和灸双侧风池穴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尼莫地平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期峰流速(LVA、RVA)、平均峰流速(LVA、RVA)、舒张期末峰流速(LVA、RV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眩晕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愈显率为6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双侧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显著。
张狄黄振宋双临
关键词:艾条灸
隔药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笔者2011-03~2012-03采用隔药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4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黄振宋双临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隔药饼灸
浅谈足三里穴保健灸被引量:11
2009年
从足三里穴保健灸源流、功效及用途、定位及取穴法、施灸方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操作不便之处,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黄振宋双临
关键词:足三里保健灸治未病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宋双临黄刚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疗法水针疗法
隔药饼灸结合针刺治疗术后肠粘连20例
肠粘连是腹腔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患者较为痛苦,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自2009年9月以来采用隔药饼灸结合针刺治疗术后肠粘连2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确诊为肠粘连的患者均来自本院普外...
黄振宋双临
关键词:肠粘连隔药饼灸针刺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