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玫玲

作品数:41 被引量:342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创新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6篇气象
  • 14篇污染
  • 8篇污染物
  • 6篇大气污染
  • 5篇污染物浓度
  • 5篇供热
  • 5篇采暖
  • 5篇大气污染物
  • 4篇供暖
  • 4篇边界层
  • 4篇PM2.5
  • 3篇统计特征
  • 3篇气溶胶
  • 3篇气象条件
  • 3篇污染特征
  • 3篇空气污染
  • 3篇城市
  • 3篇臭氧
  • 3篇大气污染物浓...
  • 2篇电采暖

机构

  • 35篇天津市气象科...
  • 6篇南开大学
  • 6篇天津市气候中...
  • 5篇天津市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天津市气象台
  • 2篇建科环能科技...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天津市工业微...
  • 1篇中国铁路北京...

作者

  • 41篇孙玫玲
  • 16篇姚青
  • 9篇黄鹤
  • 8篇张长春
  • 5篇刘爱霞
  • 5篇樊文雁
  • 5篇韩素芹
  • 5篇穆怀斌
  • 3篇解以扬
  • 3篇边海
  • 2篇吴振玲
  • 2篇曹经福
  • 1篇刘淑梅
  • 1篇杨艳娟
  • 1篇冯银厂
  • 1篇刘德义
  • 1篇熊明明
  • 1篇李伟芳
  • 1篇孙扬
  • 1篇陈跃浩

传媒

  • 3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天津科技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气象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1
  • 9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199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津市气象局科研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天津市气象局科研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天津市气象科研的优势、发展特色气象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全面落实科技兴气象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孙玫玲赵嘉俊马云波
关键词:气象事业
天津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
利用2007年10月10日~2008年9月30日天津边界层气象观测塔得到的PM2.5质量浓度、O3和NO2体积比浓度梯度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高度上各污染物浓度统计特征,并对各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垂直分布进行了讨论。...
黄鹤孙玫玲张长春姚青樊文燕
关键词:边界层污染物浓度统计特征
文献传递
天津秋季地面O3和NOX的浓度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利用2006年秋季天津市区近地面大气O3、NOX和气象因素等观测数据,研究了O3浓度的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分析了O3与NO、NO2和NOX等前体物及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并对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拟合。结...
姚青刘爱霞张小玲孙玫玲张长春韩素芹朱玉强
关键词:秋季臭氧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采暖对天津近地层PM_(2.5)污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为探讨天津城区冬季采暖对近地层颗粒物污染特征的影响,于2006年11月采用TEOM系列RP1400a环境颗粒物监测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并使用DX-120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溶性无机离子。结果表明:天津城区PM2.5污染较为严重,其垂直分布特征为120m处PM2.5质量浓度最高,40m处次之,220m处最低,显示出与北京气象塔观测实验的明显差异。PM2.5质量浓度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非采暖期逐时变化呈单峰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采暖期呈现多峰态,可能是取暖燃煤(油)的24h连续排放与人为源叠加所致。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显著,低风速,高相对湿度有助于PM2.5质量浓度的增大。水溶性离子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显示,采暖期存在明显的二次离子生成特征,SO42-、NO3-和NH4+三种离子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采暖期。
姚青张长春孙玫玲黄鹤
关键词:PM2采暖水溶性离子
蓟县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及满意度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依据蓟县2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以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满意度和效益为基本评估对象,以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为基本方法,对气象服务调查内容和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和客观评估分析。结果发现,暴雨或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的时效、预测的准确性和气象预警覆盖率是地质灾害关注最高的气象信息;对目前气象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程度达88%,手机短信以其传输便捷、迅速等优势仍然成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并希望从气象部门获得相应的气象预报预警、灾害易发区自动雨量监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服务。
周慧孙玫玲李健化王宏蕊刘美佳王颖
关键词:地质灾害
天津市大城市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以2022年为例
2024年
针对天津市道路交通、港航、能源行业,通过调研等方法,从行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各行业部门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以及评价等方面量化评估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效益。结果显示,行业部门对气象部门提供气象预报和气象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满意度较高,气象服务在行业防灾减灾和产能增效两方面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苗芮孙玫玲任丽媛王雪娇
关键词:预报预警防灾减灾
天津气象铁塔PM2.5垂直观测分析
利用2006年12月17日至2007年1月1日天津250米气象铁塔40米、120米、220米高度PM2.5浓度监测资料及铁塔边界层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背景下PM2.5随时间、高度变化的分布特征,研究了铁塔边界层气象条...
吴振玲赵宏张长春孙扬孙玫玲吴彬贵刘宝强
关键词:PM2.5浓度边界层湍流输送
文献传递
天津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2007年10月10日~2008年9月30日天津边界层气象观测塔得到的PM2.5质量浓度、O3和NO2体积分数等梯度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高度上各污染物数据统计特征,并对各污染物数据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垂直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天津市PM2.5污染严重,且易发生光化学污染事件.各高度层PM2.5浓度在12、1和2月份存在较大差异,其他月份差异较小;O3体积分数均表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典型特征;NO2体积分数在220m高度处变化较为复杂且全年波动较大,120m处变化平稳,40m处则表现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特点.PM2.5体积分数和NO2体积分数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峰值的出现与早晚出行高峰以及边界层的变化有关,且污染物出现峰值的时间由低到高存在2~3h的延迟.O3体积分数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密切,各层均在14:00前后达到最大,而夜间的还原反应使各层臭氧体积分数下降.40m和120m处NO2体积分数变化较为一致,全天波动很小,而220m处波动较大,昼夜差异明显.
黄鹤孙玫玲刘爱霞张长春
关键词:边界层污染物浓度统计特征
天津市城区静风与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分析被引量:46
2007年
利用2000—2004年天津市城区气象和污染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区静风分布及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风分布有明显的日、年变化规律,在华北地形槽或低压、高压前部和高压的天气形势下易出现静风天气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即风速越大、污染物浓度越小。但风速达到一定临界值时,TSP与风速呈正相关,大风可以引起二次扬尘并增加了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PM10,SO2和NO2三种污染物在静风日的浓度值均高于非静风时的浓度值。
孙玫玲韩素芹姚青边海
关键词:静风污染物浓度
采暖期间区域气象条件与天津大气污染概率关系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2002-2005年11、12、1月冬季采暖期NCEP气象分析资料和同期日空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在开设的关键区、识别区内,分析区域污染气象特征,探讨区域气象条件对天津大气污染的影响。采暖期大气污染高发是与冬季的污染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区域污染环流特征、大气动力特征、热力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积累、输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区域大气环流南北到西北气流向西到西南气流转换时,大气稳定度逐渐增加,区域大气扩散能力随之减弱,天津大气污染概率增大。另外,区域风速与天津污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北区域污染对天津污染的贡献。
吴振玲周梁丹解以扬孟冬梅孙玫玲
关键词:气象条件大气污染污染物积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