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正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4篇癌患者
  • 3篇舌苔
  • 3篇胃癌患者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表皮生长...
  • 2篇化疗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电镜
  • 1篇新辅助放化疗
  • 1篇胸腺
  • 1篇胸腺嘧啶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叶酸
  • 1篇营养支持
  • 1篇营养支持治疗

机构

  • 8篇江苏省中医院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口腔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孙正
  • 5篇刘福坤
  • 4篇姜超
  • 4篇许哲
  • 4篇姚学权
  • 4篇李为苏
  • 3篇詹瑧
  • 3篇董伟
  • 3篇吴娟
  • 3篇张军峰
  • 3篇佟书娟
  • 3篇陈彻
  • 2篇陈亚军
  • 2篇杨学文
  • 2篇王瑞平
  • 2篇李谨
  • 1篇陈志伟
  • 1篇吴晓宇
  • 1篇杨亚平
  • 1篇田君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变化及其与对舌苔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舌苔变化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检测266例胃癌患者和252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EGF表达,记录舌象表现,分析舌苔与血清EGF水平的关系。结果:胃癌组患者厚苔比例最高,而对照组薄苔比例最高,剥苔最低。胃癌组血清EGF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胃癌组黄苔患者血清EGF水平表现为黄薄苔>黄厚苔>剥苔,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黄苔者血清EGF水平表现为黄厚苔>黄薄苔>剥苔,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较正常人群舌苔厚苔比例明显增高,血清EGF含量上升;血清EGF水平可能影响胃癌患者舌苔变化。
董伟吴娟张军峰孙正李谨佟书娟王瑞平杨学文陈亚军詹瑧
关键词:胃癌舌苔表皮生长因子
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8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的作用机制,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江苏省中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收治的83例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接受化疗者35例,接受联合放化疗者48例,比较两组的肿瘤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组织病理学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切除率和保肛率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间不良反应除腹泻和皮肤黏膜损伤发生率联合组高于化疗组外(χ2=10.816,P=0.007;χ2=14.040,P=0.002),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术后并发症中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率稍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18%vs.7.14%,χ2=0.943,P=0.332;11.36%vs.3.57%,χ2=0.531,P=0.466)。联合组肿瘤缓解率(χ2=10.133,P=0.001),组织病理学肿瘤消退率(χ2=5.193,P=0.023)及凋亡指数(P<0.001)均高于化疗组,联合组根治性切除率(χ2=6.152,P=0.013)及保肛率(χ2=10.535,P=0.001)高于化疗组;超微结构下联合组的细胞损伤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确切,具有更明显的细胞损伤作用,对于直肠癌的降期,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和保肛率具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严重手术并发症。
田君王志勇姚学权陈彻吴晓宇陈志伟孙正刘福坤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超微结构透射电镜
黑棘皮病合并贲门鳞腺癌1例
2008年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 disease,AN)是一种以色素沉着、过度角化、疣状增生、天鹅绒样增厚为特点的少见皮肤科疾病。
姜超刘福坤李为苏姚学权许哲孙正
关键词:黑棘皮病贲门癌
胃腺癌患者舌苔变化及其血清sE-cad水平和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舌苔形成与血清sE-ca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法,应用ELISA测定266例胃腺癌患者和252例对照人群的血清sE-cad水平,非参数检验分析血清sE-cad水平、临床检验指标和舌苔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组血清sE-ca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前者血清sE-cad水平显著高于术后者(P<0.05),胃腺癌未转移者血清sE-cad水平显著高于转移者(P<0.05).胃腺癌组血清sE-cad水平表现为白厚苔>白薄苔>黄厚苔>黄薄苔>剥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sE-cad水平表现为黄薄苔>黄厚苔>白薄苔>白厚苔>剥苔,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组临床检验指标异常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总蛋白异常的厚苔、薄苔胃腺癌患者的血清sE-cad水平均高于总蛋白异常的厚苔、薄苔对照组(P<0.05).结论:胃腺癌患者苔质厚薄变化、血清总蛋白和sE-cad水平检测对临床胃腺癌防治可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军峰吴娟孙正张春兵佟书娟杨亚平马宏跃秦蕾董伟詹瑧
关键词:胃腺癌舌苔临床检验指标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腹部手术后胃潴留的治疗,以12例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为治疗组(EN组),10例肠外营养的患者为对照组(PN组),两组患者均按体重每kg给予等额的热卡及氮摄入量,观察两组患者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状况的变化和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营养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而1周后EN组血清前白蛋白较PN组平均提高0.2g(P<0.05),两周后EN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则分别比PN组提高0.3g、0.4g和0.8×109/L(P<0.05);EN组为8~19d,平均治疗时间14d,P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1~28d,平均20d,EN组较PN组缩短6d(P<0.05);EN组日均治疗费用为(230±56)元,PN组(355±68)元,差异明显(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姜超李为苏许哲孙正刘福坤
关键词:术后胃瘫综合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5-FU相关代谢酶表达与胃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新辅助介入化疗前后胃癌组织内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midine dehydrogenase,DPD),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等5-FU相关代谢酶表达,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39例)和直接手术组(10例),对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组织标本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TS、DPD、TP和MTHFR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分为:化疗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12例),有效率69.2%;化疗前有效组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无效组相比均低,其中DPD差异较明显(P<0.05);化疗后有效组TS、TP、DPD表达较无效组低50.3%、51.3%和31.2%(P<0.05);有效组TS和TP较化疗前分别下降38.6%和48.7%(P<0.05),而无效组则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介入化疗前肿瘤内DPD表达或者介入后TS、TP、DPD表达以及介入前后TS和TP表达变化程度与化疗敏感性相关。
姜超孙正许哲陈彻姚学权李为苏刘福坤
关键词:二氢嘧啶脱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高龄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03例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高龄患者(年龄≥70岁)术前合并症发生率高达43.6%,对照组为2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对照组为12.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有合并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和21.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其术后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够使高龄胃癌患者耐受积极的手术治疗。
孙正许哲李为苏姜超陈彻姚学权刘福坤
关键词:高龄胃癌围手术期处理
胃癌患者舌苔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的舌苔变化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26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46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血清EGF水平,记录舌象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总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分析舌苔、血清EGF水平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厚苔比例最高(51.5%),而对照组薄苔比例最高(64.6%)。胃癌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总蛋白异常者,其薄苔比例下降,厚苔比例增高(P<0.01)。胃癌组血清EGF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胃癌组和对照组总蛋白降低时血清EGF均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相关分析表明,两组受试者总蛋白与血清EG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白细胞、淋巴细胞、总蛋白等临床检验的异常与胃癌患者舌苔薄厚及血清EGF水平具有密切关系。
董伟吴娟张军峰孙正李谨佟书娟王瑞平杨学文陈亚军詹瑧
关键词:胃癌舌苔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肝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