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春艳

作品数:41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4篇骨髓
  • 24篇骨髓瘤
  • 23篇多发
  • 23篇多发性
  • 23篇多发性骨髓瘤
  • 23篇细胞
  • 10篇肿瘤
  • 9篇干细胞
  • 6篇蛋白
  • 6篇造血
  • 6篇造血干
  • 6篇造血干细胞
  • 6篇基因
  • 6篇白血
  • 5篇造血干细胞移...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干细胞移植
  • 5篇白血病
  • 4篇预后

机构

  • 41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1篇孙春艳
  • 26篇胡豫
  • 6篇王华芳
  • 5篇方峻
  • 5篇游泳
  • 5篇洪梅
  • 5篇夏凌辉
  • 4篇徐健
  • 4篇张波
  • 3篇张纯
  • 2篇黄晓军
  • 2篇魏文宁
  • 2篇吴德沛
  • 2篇陈燕
  • 2篇黎纬明
  • 2篇郭涛
  • 2篇郑金娥
  • 1篇何爱丽
  • 1篇张小平
  • 1篇周芙玲

传媒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6篇国际输血及血...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第10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全...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浆细胞性白血病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浆细胞性白血病(PCL)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可分为原发性PCL(pPCL)和继发性PCL(sPCL)。PCL患者的预后较差,总体生存(OS)期仅为6~11个月,确诊后1个月内病死率较高。目前PCL尚无标准治疗方案,通常采取多发性骨髓瘤(MM)的传统化疗方案治疗。但是,传统化疗方案治疗PCL疗效差。随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以来那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剂(IMiD),以硼替佐米为代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PI),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等新治疗方法的应用,PCL患者的生存获得一定改善。笔者通过对传统化疗方案治疗PCL的现状,以及上述PCL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改善PCL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提供依据。
谭香玉孙春艳
关键词: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
组织因子在血栓及非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和靶向干预
胡豫洪梅王华芳方峻魏文宁宋善俊郭涛郑金娥孙春艳朱晓莹李军孙望强夏菱辉杨锐杨梅
该项目围绕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血栓性和非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从现象到本质、从基础到临床、从蛋白水平到分子机制、从表达水平的调控到基因靶向干预,对TF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TF...
关键词:
关键词:靶向干预血栓性疾病基因表达
塞利尼索联合化疗方案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探索——来自多中心、开放标签的LAUNCH研究中期数据结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塞利尼索、地塞米松(Sd)联合化疗药物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的临床研究,分为2个治疗臂:SDd组:塞利尼索80 mg d1,8,15,22,地塞米松40 mg d1,8,15,22,脂质体阿霉素25~35 mg/m2,d1;SCd组:塞利尼索100 mg d1,8,15,22,地塞米松40 mg d1,8,15,22,环磷酰胺300 mg/m2,d1,8,15,22。每28 d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等。结果:截止到2023年4月30日,共入组3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9(29~74)岁,患者应用塞利尼索的时间距离初次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5(0.5~15.5)年,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1~8)。其中6例(16.7%)患者伴髓外病灶,12例(33.3%)患者伴高危细胞遗传学,4例(11.1%)患者既往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8.3%)患者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既往药物暴露情况:硼替佐米(94.4%)、来那度胺(80.6%)、泊马度胺(41.7%)、达雷妥尤单抗(27.8%),阿霉素和环磷酰胺(19.4%)。1例患者已完成12个疗程治疗,4例患者治疗>10个疗程,12例患者仍在治疗中,最主要的出组原因依次为患者要求退出、疾病进展和治疗不耐受。在可评估的29例患者中,ORR为48.3%(14/29),包括完全缓解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例,部分缓解12例。治疗至缓解中位时间为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6个月,总生存期未达到,1年生存率为75.0%。其中SDd组(n=19)的ORR为52.6%;SCd组(n=10)的ORR为40.0%。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前2个治疗周期,多数为1~2级,通过积极的支持治疗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有所改善。其中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整体/3~4级)为:血小板减少(58.3%/25.0%),白细胞减少(50.0%/30.6%)和贫血(41.7%/22.2%);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整体/3~4级)为:恶心(52.8%/2.8%)、呕吐(38.9%/5.6%)和乏力(30.6%/2.8%)。结论:以Sd为基础联合脂质体阿
孙春艳房佰俊高广勋周芙玲何爱丽赵菲李俊颖张纯黎纬明程辉蔡惠丽陈斌郭静明胡豫
关键词:化疗
基于单中心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现状及相关风险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通过统计真实世界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措施和发生情况,探讨目前中国MM相关VTE预防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检验《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提出的VTE风险评分系统(简称为中国共识风险评分系统)对中国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NDMM)发生VTE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2023年8月在医院诊断的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特征、VTE预防用药以及是否出现VTE,根据中国共识风险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统计VTE事件发生率,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与IMPEDE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对比。结果:共428例NDMM患者,VTE发生率为9.58%,低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VTE发生率分别为3.35%、26.60%和40.00%,低危组与高危组和极高危组之间的VT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170例患者给予了血栓预防,164例使用阿司匹林,6例使用抗凝剂,高危组中60例患者给予了血栓预防,其中57例使用阿司匹林,3例使用抗凝剂,低危组与高危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比例分别为68.62%和60.64%。中国共识风险评分系统和IMPEDE模型预测NDMM患者V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670~0.850)和0.685(0.591~0.780),敏感度分别为70.70%和73.20%,特异度分别为80.60%和59.40%。结论:中国共识风险评分系统可以明显区分低危、高危及极高危患者,且预测效能优于IMPEDE模型,中国血液科医师对于MM相关VTE的分层预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合理地预防用药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进行探索。
王萌张波李群赵菲胡豫孙春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血栓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研究的新进展
2021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高龄、肥胖、遗传因素、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以及免疫调节剂(IMiD)和高剂量地塞米松的应用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MM患者并发VTE的风险增加。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指南推荐对接受IMiD为基础治疗方案的MM患者,应常规进行VTE风险评估,并根据其风险分层采取预防性抗凝或抗血栓治疗。因此,全面探讨MM患者并发VTE的风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及个性化选择合适且不良反应小的抗凝和抗血栓药物,对改善MM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赵宇虹孙春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静脉血栓栓塞免疫抑制剂血栓形成倾向
G91.基因沉默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影响的研究
艾利莎孙春艳严晗胡豫
文献传递
MiR-324-5p通过Hedgehog通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干细胞成分
唐博徐傲霜徐健黄海帆胡豫孙春艳
多发性骨髓瘤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6q缺失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2017年新诊断的3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较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并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的预后因素。结果6q缺失患者与非6q缺失患者比较,中位年龄较高(63岁对58岁,P=0.039),t(4;14)发生率较高(30.4%对16.4%,P=0.020),并伴有更高比例的复杂核型(22.2%对5.3%,P=0.001)。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6q缺失与较短的PFS期相关。但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6q缺失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对生存期的影响受到年龄、t(4;14)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中6q缺失多见于高龄患者,常伴随t(4;14)及复杂核型,但6q缺失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陈蕾孙春艳安博文余建明赵菲张纯胡豫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预后
“血性腹水的演变”--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淀粉样变一例
多发性骨髓瘤和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均属于克隆性浆细胞疾病,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本病例中,患者血免疫固定电泳提示LAM型游离轻链增高,KAP/LAM比值异常。肾脏病理提示肾脏淀粉样变,骨髓细胞学和免疫分型发现异常单克隆浆...
张波孙春艳胡豫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病理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检测:现状、挑战与对策被引量:1
2017年
长期的临床实践结果表明,获得传统意义完全缓解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有很大差异,有的患者在2年内很快复发,甚至死亡,而有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对微小残留病(MRD)的评估应运而生,实现了对个体治疗的严密监控和对预后更加精确的判断。MRD可用基于免疫表型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法聚合酶链反应、二代测序技术实现对骨髓内部情况的监控,也可用敏感的影像学技术对骨髓外部情况进行监控。文章就MM中MRD检测的临床意义、不同MRD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阐述。
孙春艳尹雪娇胡豫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肿瘤预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