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慧婧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串...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串联质谱
  • 2篇串联质谱法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物
  • 1篇等效性
  • 1篇等效性评价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代谢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曲美他嗪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机构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苏恩华药业...

作者

  • 2篇孙慧婧
  • 2篇宋敏
  • 2篇杭太俊
  • 1篇苏浩明
  • 1篇卢俊钢
  • 1篇杜明荦
  • 1篇吴春艳

传媒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盐酸曲美他嗪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曲美他嗪浓度的LC-MS/MS法,并用于盐酸曲美他嗪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双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20 mg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24 h间隔采集血样。以LC-MS/MS内标法(盐酸丁咯地尔)测定盐酸曲美他嗪血药浓度,采用Inert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含0.1%甲酸、0.2%醋酸铵的水溶液(55∶45,v/v);多反应监测[M+H]+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67→181(曲美他嗪)和m/z 308→237(丁咯地尔)。DAS 2.1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的LC-MS/MS法在0.5~2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5μg.L-1,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1.8±0.7)h和(1.8±0.8)h,Cmax分别为(60.1±10.7)μg.L-1和(59.6±10.5)μg.L-1,t1/2分别为(6.1±1.1)h和(6.1±1.0)h,AUC0-24 h分别为(518±126)h.μg.L-1和(518±120)h.μg.L-1。结论:建立的LC-MS/MS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曲美他嗪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孙慧婧苏浩明杜明荦杭太俊宋敏李琳珺马鹏程
关键词:盐酸曲美他嗪心肌细胞代谢生物等效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健康受试者口服酚麻美敏片后氢溴酸右美沙芬及其代谢物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2片酚麻美敏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25 mg,盐酸伪麻黄碱30 mg,氢溴酸右美沙芬15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后氢溴酸右美沙芬及其代谢物O-去甲右美沙芬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以盐酸克仑特罗为内标,采用LC-MS/MS法ESI正离子化,选择性反应监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及其代谢物O-去甲右美沙芬浓度;并采用β-葡萄糖醛酸酶酶解后测定O-去甲右美沙芬总量浓度,采用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测得血浆中游离氢溴酸右美沙芬和O-去甲右美沙芬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4.4±4.6),(9.7±5.4)μg.L-1;Tmax(4.2±3.3),(1.8±0.8)h;AUC0-τ(61.0±84.2),(59.4±25.4)h.μg.L-1;t1/2(9.5±2.9),(6.0±2.8)h;MRT0-τ(13.8±5.5),(7.6±2.8)h。酶解后测得O-去甲右美沙芬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536±165)μg.L-1;Tmax(2.1±0.6)h;AUC0-τ(3504±710)h.μg.L-1;t1/2(6.4±2.7)h;MRT0-τ(7.2±2.3)h。结论:建立的LC-MS/MS测定法准确灵敏。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酚麻美敏片后的血浆中葡萄糖醛酸结合型O-去甲右美沙芬的浓度显著高于游离氢溴酸右美沙芬和O-去甲右美沙芬。
卢俊钢吴春艳孙慧婧宋敏杭太俊
关键词:氢溴酸右美沙芬代谢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药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