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曚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4例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就诊年龄11~58岁,中位年龄21.0岁,平均年龄27.6岁;男女各7例;好发于下颌骨;最常见的症状是颌骨肿胀和疼痛。特征性影像表现:与病变牙根融合的类圆形包块影,可见完整的包膜影像,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晰。肿瘤实质一般为团块状高密度影。根据肿瘤实质密度不同可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此外病变周缘常可见骨质增生硬化,下颌下缘骨密质增厚。结论成牙骨质细胞瘤在临床及影像表现上有其较明显特征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一病变以免误诊。
- 许来青刘媛媛罗晶晶姜曚郭文豪郑广宁
- 关键词:牙源性肿瘤
- 唇腭裂患者上颌窦状况的CBCT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BCT)对唇腭裂患者上颌窦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2012年1~6月收治的用CBCT确诊为唇腭裂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上颌窦情况并分析。结果:唇腭裂患者上颌窦病变发生率为78.1%。根据病变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分为黏膜增厚型(51.3%),粘液囊肿型(19.3%)及积液型(22.7%)。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平均厚度为2.40 mm;粘液囊肿的平均最大径为7.60 mm。上颌窦病变可发生于单侧上颌窦,也可双侧同时发生。结论:CBCT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在对患者唇腭裂状况评价的同时,也可以准确地判断唇腭裂患者上颌窦情况。
- 姜曚王虎王敤王帅肖遥宗弋胡洪英
- 关键词:锥形束CT唇腭裂上颌窦
- 时间因素对口腔医生骨骼肌肉疼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不同从业时间、每日工作时长、连续工作天数等时间因素对口腔医生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影响,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177名口腔医生进行调查。由双人录入数据,统计并比较口腔医生骨骼肌肉系统的疼痛情况。结果被调查口腔医生中,工作20~30年者疼痛现惠率最高,工作1年内的口腔医生疼痛现惠率最低。在颈部,工作30年以上者的疼痛现患率高于工作1年以内和1—10年者;在肩背部,工作20~30年的口腔医生疼痛现患率高于工作1年以内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业时间20年以上的口腔医生颈部与肩背部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现患率更高。更长的从业时间是骨骼肌肉系统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
- 张雪峰李晋蒙姜曚
- 关键词:骨骼肌肉系统疼痛口腔医生从业时间
- 牙槽突裂患者口腔一般情况的影像学研究
- 姜曚王虎
- 下颌下腺阳性结石的锥形束CT诊断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结石在锥形束CT(CBCT)影像上的特征。方法收集84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与性别,以及CBCT影像资料,记录影像资料中结石的数目、形态、大小,以及位置情况,再进一步行统计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共计有阳性结石128个,22例患者(占26.19%)具有多发结石;结石形态可分为点状、类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以及不规则形,其中椭圆形最多;结石大小与其水平位置相关,越靠后的结石,其大小具有增大的趋势;发生在导管前段的结石有50个(占39.06%),发生在导管后段的结石有78个(占60.94%),结石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间存在相关性(P<0.000 1)。结论 CBCT对下颌下腺结石各项特征的评估,以及辅助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具有重要的价值。
- 游梦许来青姜曚李娜刘媛媛王虎
- 关键词:下颌下腺涎石病锥形束CT
- 腭裂患者鼻中隔偏曲的CBCT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腭裂患者的鼻中隔偏曲状况.方法:选取59例腭裂患者的CBCT图像进行测量分析,探究不同腭裂类型与鼻中隔偏曲程度、偏曲位置的关系以及腭裂侧与鼻中隔偏曲侧的一致性,探究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中,鼻中隔偏曲程度和偏曲位置的关系.结果:59例腭裂患者鼻中隔偏曲角度为1.41°~29.17°,相对偏曲度为6.5 %~66.3 %.完全性腭裂患者的鼻中隔偏曲程度较不完全性腭裂者严重: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中,鼻中隔均凸向裂隙侧,高、中位偏曲患者的鼻中隔相对偏曲度大于低位偏曲患者.结论:CBCT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对患者腭裂状况评价的同时,也可以准确地判断腭裂患者鼻中隔偏曲情况.
- 王帅王敤姜曚王虎
- 关键词:锥形束CT腭裂鼻中隔偏曲
- 口腔医生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口腔医生职业健康的危险因素。其中,腰背部的发病率为45%~60.1%,肩颈部的发病率为38%~72%,手腕部的发病率为14%~64%,下肢的发病率为6.3%~47.8%。分析显示,危险因素包括了口腔医生的临床操作体位和动作,工作负荷,社会心理因素等。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的口腔操作体位,合理休息,采用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口腔操作仪器等。本文就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对口腔医生健康的影响、影响口腔医生健康的危险因素、口腔医生健康的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姜曚张玲李继遥柳茜
- 关键词: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口腔医生体位预防措施
- 埋伏阻生牙的定位及诊断被引量:12
- 2012年
-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可以提供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三个轴面的诊断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三维重建直观地显示立体图像,从而能够精确地确定埋伏阻生牙的形状、位置、数目、阻生方向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 许来青姜曚丁虹李娜王虎
- 关键词:埋伏牙阻生牙锥形束CT
- 鼻腭管解剖形态多样性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了解鼻腭管的正常解剖形态并进行分类。方法:选取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289例CBCT影像资料,对鼻腭管解剖形态进行分析。结果:CBCT矢状面图像中鼻腭管呈管型者最多见(103例,35.64%);水平面图像中,切牙孔无骨突型者最多(154例,53.29%),中段孔也是无骨突型者最多(138例47.75%),鼻腭孔骨突型者最多(160例,55.36%);冠状面分支为单管型者最常见(204例,70.59%)。结论:正常鼻腭管形态多种多样,利用CBCT对其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术前分析,为前牙区手术提供重要信息,避免手术损伤鼻腭管。
- 王扬姜曚袁艺航张成晓雪张伟王凯利王虎
- 关键词:CBCT多样性解剖学种植术